第235章 利弊得失(1 / 1)

加入書籤

葡萄牙人此时还控制着台湾。

之前朱慈炯攻打郑芝龙时,曾经答应高山族帮他们一起夺回自己失去的土地。

不是朱慈炯不靠谱,战争结束,朱慈炯发现大明劳动力极其短缺,就把人都留了下来。

他们在大明的这段时间,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同样也不急着走了。

如此一来,收复台湾的事情就暂时被搁置了。

这些葡萄牙人正是前往台湾时和施元海部遭遇了。

北洋水师打风帆战舰,朱慈炯还是感到了莫大的震惊。

“你们获得的消息对么?怎么可能会有损失?”

朱慈炯没有关心葡萄牙人那边怎么样,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军舰上面。

按理说,朱慈炯的军舰大部分都是水泥建造的。

水泥造价实在是太便宜了,船体的水泥厚度达到了1米。

有的地方甚至都已经到了两米。

葡萄牙人的炮弹是实心的铁球,他们所使用也仅仅是黑火药,威力射速什么的都不够。

怎么也不应该如此吧?

来报险的是北洋水师驻扎在北京的联络员,此时他也有点狐疑。

“陛下,具体情况我们也不知道,电报里没有详细说明!”

“这就有点不太应该了!”

朱慈炯站起身,凝眉沉思,脸上的表情却不怎么好看,施元海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既然他说,那肯定就是真的。

倒是让朱慈炯有点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不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的说清楚。

只是寥寥片语,这很不对劲。

“去,发电报,让施元海把那边的具体情况详细到细节全都说一遍,不准漏掉任何!”

“诺!”

打发走了信兵,朱慈炯没有在皇宫里呆着,这段时间他发明的各种机械工坊已经够忙一阵子了,他现在有清闲时间。

“通知下去,备车,我要去一趟营口!”

“诺!”

马跃群赶紧答应一声,下去准备了。

时间不长,火车准备好,朱慈炯带着马跃群和甲乙丙丁及一百名黑衣卫,赶往营口。

这段时间,朱慈炯已经给营口造船厂下达了最新命令,他们开始放弃水泥,采用钢铁造船。

大明钢铁产量此时已经达到了一个之前难以企及的高度。

按照现在每年钢材产量,朱慈炯每年都可以制造10艘左右2~3万吨级别的战舰。

朱慈炯想去看看营口造船厂现在造出了多少铁皮战舰?

这东西的数量可直接关系到未来海战的利弊得失。

火车通过山海关一路开向营口。

这里已经成为了大名的工业重镇。

营口距离大连并不远,朱慈炯为保证这些战略资源的足够安全,东北军主力就在附近驻扎。

同一时间,白千秋进攻朝鲜的2万主力已经有15,000人被调到朝鲜边境。

把这一片完全封锁成了一道铜墙铁壁。

经过一天一夜,火车终于到达营口。

这里最大的工厂便是造船厂。

同时它也是北洋水师的驻扎地。

“陛下不至于您突然到访,下官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负责营口的是北洋水师,副水师都统闫可信。

朱慈炯没有和他废什么话,直接走下了汽车,迈步向的营口,码头内部走去。

“跟我说说现在铁皮建建造的如何?”

“回陛下!铁舰已经全部上码,现在已经有两艘建造完成,就在港口外面的潜水区域舾装,预计最快10天后便可以首航。”

闫可信小心翼翼的说话,他额头甚至都有一些汗渍流淌下来。

真没想到皇帝陛下会突然之间出现在他这儿,一上来就问铁皮战舰的事情,还好前段时间他兢兢业业把铁皮战舰全都提上了马。

现在面对朱慈炯的问话,他对答如流,心里也踏实不少。

“很好。”

朱慈炯满意的点点头,随即看向了闫可信。

“战舰在什么地方?带我过去。”

“若陛下请跟我来。”

闫可信在前面带路,很快便把朱慈炯带到了港口,靠近边角的一处位置。

这里相当的宽广,两处有山,同时能够避开海面上看过来的视线,也能够阻挡海风。

不仅如此,山上还有着数门大口径的岸炮。

这里的防守各方面都相当不错,此刻两艘银白色的战舰静静地停在那里,有工人正在船上不断的忙碌,偶尔还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

朱慈炯站在岸边举起望远镜,放眼看去。

铁皮战舰的样子和水泥战舰差不多,看起来要比水泥战舰更加的苗条,也更加具有美感。

水泥战舰水泥比较厚的缘故,战舰一般都是比较宽,看起来圆嘟嘟胖乎乎。

看着好像很好,实际上这样对于战舰自身影响很大,战舰在水面航行时会它过关影响航行的速度。

本来朱慈炯所使用的战舰动力多数都是蒸汽机,只有少量的柴油发动机,所能提供的动力有限,一般达到2万吨以上的舰艇,航行的速度居然只有12节。

比起风帆战舰只强点不多。

哪怕是特意制作航行速度最快的战舰也22节。

朱慈炯心里想着目光在,铁皮战舰上面扫了几眼铁皮战舰,采用的是,四座三联装主炮。

大炮口径一直没有突破,他们的主炮口径只有202毫米,和2万吨的巨大体型相比,他看起来无比不协调。

朱慈炯心里面多多少少有些不太满意,他也知道202毫米的主炮在如今的海战中,也绝对够用了。

况且他们所要面对的战舰极少数有足够坚挺的,火炮射出去的炮弹大多数还要使用爆炸弹头穿甲弹根本无用武之地。

更大口径的主炮暂时真没必要。

“做的不错,我希望能在三天之内让军舰进行海试,海试时间只允许有两天。”

“啊这这陛下这太不可能了,根本做不完,还是时间最少得要1~2个月才行。”

闫可信真不知道,海事这么重要的事情被掠过,对军舰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但他现在却也只能把期盼的目光投给朱慈炯,他知道说什么,都不一定有用,还要朱慈炯,点头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