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血债血偿(1 / 1)

加入書籤

谁都没有见过朱慈炯生气。

今天还是第一次,哪怕常在他身边的张贲军等人也是如此,立刻有人便下去准备朱慈炯需要的东西。

他们一刻都不敢怠慢,生怕最后朱慈炯把怒火发到他们头上。

薛子敏也是如此,他刚才其实没有说完,这一战,不仅仅李仁刚战死,其他两名副将也一同战死,另外还有特战旅第一营营长,副营长,第二营副营长,突击连连长,副连长,以及侦察连全连官兵,就只有一人回归。

可以说这一次,特战旅被打得元气大伤。

好在对战场上发生的一切,他了若指掌,不至于在朱慈炯询问时,弄不清楚。

朱慈炯很久都没有这么大的心理波动,他来不及回到营房,就在机场开始复盘。

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天明,朱慈炯这才放下笔,长长地出了一口浊气。

经过一页的复盘,他得到一个答案,这场失败并没有谁有过错,从一开始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战术运用,李仁刚都没有错,错就错在天空突然下雨。

是的,暹罗主将也没有想到,他们已经炸毁的堤坝居然还能发挥二次作用。

堤坝内部水源消失太快的原因,引起了堤坝周围的滑坡。

看起来好像是堤坝放水,实际上完全是自然形成。

其实暹罗在这次的战斗中死亡士兵也不少,最少也有3000人打底。

比起特战旅这边还要更多点。

弄清楚怎么回事,朱慈炯没有迟疑,就地宣布道:

“追封李仁刚为辛武侯,受国葬,灵柩运回北京吧!另外,朕全权接受暹罗战场事务!”

“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炯脸上的神色并不好看。

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依旧严峻,特价旅行从来都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失败。如今军心涣散,他必须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大家重新找回自信。

李仁刚之前的战术战略各方面都无懈可击,他唯独失败的一点是对天气推断时误。

并没有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事件进行进攻。

自然也没有想到过暹罗为了阻止大军前进,居然自掘堤坝。

成功地造成了水泛区,这也为后来出现灾难,留下了隐患。

朱慈炯仔细地分析来一下地形,他发现李仁刚之前走的路并没有错。

天姥爷可以帮助暹罗一次,相信不会帮助第二次,如今整个区域已经晴空万里。

并没有任何下雨的可能,之前的水泛区经过几天的阳光照射,淤泥已经开始干涸。

步战车上去还有些困难,普通的士兵和马匹在上面走已经不成问题。

不过这里面又出现了一个另外的麻烦,那就是失去重火力该怎么办。

朱慈炯很快想到了,空军不过在攻打贡天城时,空军已经将所有的航空炸弹都投放干净。

哪怕把空军调过来,他们也不可能像攻打贡天时一样,发挥巨大作用。

朱慈炯拧着眉,手中拿着马鞭,来回踱步。

他的样子就能够看得出很焦虑,身旁站着的张贲军,薛子敏等人,则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谁也不敢在此刻上去多说什么。

他们没想到的是朱慈炯凝眉,沉思了一阵突然停住身形,把问题抛给他们。

“薛子敏!你作为特战旅的指挥官,有没有什么进攻的办法。”

这帮人已经在这里待了很长时间,对于周围的地形比较了解,朱慈炯暂时想不到更好的进攻办法,倒不失为可以去问问他们。

能够成为特战旅副旅长的人自然是有些本事的,哪怕他只是顺位第三的副旅长,但能力还是很足的。

听到这话,立刻向前迈出一步,双手抱拳。

“陛下!当初将军临出发之前给我们制定三套计划,期间使用第一、第二套,如今尚有第三套未曾使用。”

“哦,第三套计划是什么?说出来听听。”

朱慈炯微微蹙眉,心中更有酸涩,李仁刚这样的国之栋梁就这么没了,真是太可惜了。

薛子敏侃侃而谈,其实李仁刚给他们设定的计划也并不是多么的复杂。

李仁刚之前设定的计划一共有三套,第一套便是强攻,第二套则是强攻不下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这两种办法都不能够取得胜利,那么第三套战术便是坚壁清野,时间慢慢地拖,待到暹罗对方人困马乏时,发动闪电攻击。

朱慈炯眉头微微蹙在一起,不得不说李仁刚所想的这三个战术都很不错,当然最好的是第一、第二战术。

他们投入少,收获时间快,收获也是最大的。

第三战术要稳妥许多,相对而言消耗和时间也都是最大的。

朱慈炯这时候没有占领百越其他各国,第三套战术绝对用不了。

指望着从大明内部调拨粮食过来,到时候各种消耗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

可不一样,朱慈炯已经把百越其他国家占领,各个国家都有西北军驻扎,正在清点战利品。

可以让他们将占区域粮食、军械、物资加急运过来,短暂维持住西北军消耗应该不难。

想到这里,朱慈炯轻轻的点点头。

“薛子敏!委任你为此次进攻总指挥,全权处理战线事宜。”

“诺!末将必将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薛子敏领命走下去,朱慈炯此时则伸手揉揉下巴,这时他也应该开始为后勤做准备了。

百越这些地方有不少军械物资,但这里有个天然缺陷,交通极为不发达,大规模让他们支援粮草并不实际。

大明的公路还没有修到这里,想要让交通变好,最少需要半年以上时间。

只能够翻山越岭设法把粮食运过来。

朱慈炯必须为更长远战争做准备,立刻转头看向张贲军。

“电传北京,让四川蜀地大理区域各地方州县筹集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张贲军同样领命一生退了下去。

若是这些地方储备的粮草,用不到自然最好,若万一真需要,也可以第一时间调配过来。

既然想要打胜仗,就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每一项都要仔细斟酌。

朱慈炯认真思考片刻后,觉得没有什么纰漏,这才满意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