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最新情报和战后反思(1 / 1)
入夜。
双方依托在堑壕和工事,后面彼此停止了战斗。
朱慈炯把前进营指挥部安在了河对面,和前线阵地仅有一条河的距离。
此刻他坐在帐篷里脸色平静眼神却盯着桌面思索着什么?
在他的身旁李若琏,赖一夫,丁兴和施同华分立左右。
朱慈炯不说话,他们谁也不敢出声。
片刻后,他放在桌面上的手指轻轻动了下,在桌面扣除有节奏的响声。
李若琏这才思索片刻,询问道。
“陛下,你是不是有办法了?”
今天的战斗,虽然明军过河成功并抢占第一道阵线,为此付出接近6000人阵亡。
这个数字未免太大了。
李若琏都在担心朱慈炯会怪罪他。
只是无奈,谁能想到对方阵营里面有那么多的修道者。
他们一出来就造成如地狱般的恐怖场景。
还好被他们派出去的是西北军精锐中的精锐,不然6000的阵亡数字可能只是开头。
浅滩登陆成功的接近2万人,能回来几个都不好说。
朱慈炯确实给对方造成巨大的杀伤,但修道者的主力还在,明天的战斗还是这么打,又要有大几千人阵亡。
这话他并没有说,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李若琏期待的目光看向他,等待着他能给出答案。
却不想朱慈炯轻轻摇头。
原本满脸期待的李若琏看到这幕,叹了口气。
“难道陛下也没有办法吗?这些修道者实在太难对付了,该怎么办呢?”
朱慈炯飞到空中对敌人进攻时,李若琏看在眼里。
那时的他被震惊的差点原地跳起来。
同时他也相当振奋,朱慈炯的存在,对付对方的修道者不成问题。
但等战斗结束,一些被他忽略的情况又重新显现出来。
朱慈炯毕竟只有一个人,对方有大几百上千人。
就算一个个站在那里任他砍,也足够把他累坏。
指望一个人对付上千人可能吗?
但他还是把希望放在他身上,觉得他应该能有办法。
直到这刻,他在朱慈炯的眼中也并没有寻找到答案。
不仅仅是他,其他几位副将参谋也纷纷长吁短叹。
倒是朱慈炯看众人的表情不禁充满诧异。
“你们干什么?我们输了吗?”
一句话,在场的人纷纷一凛,收敛心神,不敢正视。
却在此刻朱慈炯深吸口气,一道命令也随之从他的口中被传达出来。
“马上致电吴国华,让他将在杭州、南京的空军连夜派过来,我要在第二天拂晓之前看到空军轰炸机在对方头顶上投弹。”
“啊?诺!末将马上去安排。”
在场的人纷纷诧异。
他们居然都忘了大明还有空军。
从大明分裂被那些大小诸侯分出数十个国家后,他们长时间的战斗都没有指望空军。
主要是大明空军的总部被设在杭州、南京两个核心地带。
大明朝廷出世,他们便和这些地方失去了联络。
但这些地方却被吴国华牢牢地掌控在手中。
如今吴国华手里轰炸机的数量达到1200,架战斗机400架另外还有100多架运输机。
空军士兵的数量就有7万多人。
李若琏答应一声后马上命手下去发电报。
同时他也想起在瓦剌没有可以供飞机降落的机场。
立刻派人连夜去修建临时机场。
从南京杭州飞来的飞机中途会在百越停留,加油。
到瓦剌执行任务后,就不会有飞回去的油料。
他们必须做好妥善安置。
一切布置好后,李若琏又把目光重新放在朱慈炯身上。
他们以为刚刚的沉默,是在琢磨如何对付沙俄的修道者。
但实际上,他所想的是如何让大明部队也拥有那么多的修道者。
至于现在和他们对峙的沙俄士兵和近千名修道者,他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既然陆地陆军作战吃力,就换一种作战方式,用空中用航弹。
他就不信这些修道者还能起作用。
朱慈炯如果愿意,他可以将河流截流,修建一座临时土桥,把军队后面的那些坦克步战车开过来。
轻步兵对付修道者不占优势,但坦克和步战车可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加上这些武器上面都有手摇式加特林。
精准射击无法击中速度快的修道者,那就用密集火力形成弹幕,不信这些人还不被打成筛子。
只是那么做,多多少少要耗费一些时间,没有空军来的容易。
再说朱慈炯也不打算多在这里耽搁时间,让空军把沙俄士兵连带修道者和大面积的油井一次性全毁了。
他也算完成战略目标,接下来就是继续北上,派出一支队伍堵住沙俄南下的路径。
随后主力便绕道赶往阿拉伯核心区,毁掉一切沙俄在这里的原油设施。
想明白了具体情况,朱慈炯对李若琏又一番命令。
做完这些后他才倒背着手,示意所有人可以离开。
他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建造出一支修炼者大军。
他可以依靠道法能力,在未来一个月时间内培养出6000修道者军队。
但这些人大多数只能坚持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后他们又变成普通士兵,这是朱慈炯不愿意接受的。
即便在这些人里会有一部分人成为永久修道者,但这些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少,说是凤毛麟角也不为过。
所以这方法并不可取。
在北美有过一次实验已经够了,他不想再做第二次实验。
当初北美的6000人中,只有最后不到200人成为了永久修道者。
占总数的1/30。
效率太低,按照这个效率,一年时间朱慈炯也不过才能培养出2000多人。
“白妍究竟用的什么办法?为什么他们的修道者数量会这么多?看来我应该再去一次莫斯科。”
思索片刻后,朱慈炯心里一个念头一直压不下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终他下定决心看来这趟是一定要走。
只有亲自看过后才能确定方式。
至于去莫斯科多多少少有些危险,朱慈炯已不放在心上。
之前他还不是修道者时,他都敢去,更别说现在。
即便是修道者,都不一定能阻挡他,还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