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倒霉的白妍(1 / 1)
如今的马岭就像是一个神经病。
确切点说,他已经把自己弄成了一个神经病。
跟谁经历了这么多,也不会安然无恙,现在的他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的生命。
尤其是已经尝到过权力的好处,让他的心没有办法再沉淀下来。
马跃群他十分客气,重新给了他希望在他那里知道,之所以马跃群会这样,是朱慈炯的要求。
曾经朱慈炯也想直接杀了他俩事儿,这样的人留着他简直没有什么用处,
完全是浪费粮食,但是转念一想朱慈炯觉得自己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有的时候。只因为他的消失或暂时失踪,就有各种各样的麻烦。
他哪里知道朱慈炯已经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朱慈炯使用分封制,南方诸侯都已经恢复大明,实际上在名义上已经重新保持统一。
当消息传出去,那些原本对大明蠢蠢欲动的国家,一个个的也都泄了气。
同时他们也明白一个道理,大明简直太强大了,不管他几次被打倒,最终他还是会走向统一走向强大。
与此同时在靠近澳洲的一片海滩,一道人影奋力地游到岸上,她刚一上岸就趴在沙滩上重重喘息。
“终于……终于回来了,终于到陆地上了。”
白妍时候心情相当的复杂,她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如果不是他已经成为修道者,恐怕早就因为精疲力竭,在海中淹死。
不过即便是他成为了修道者,这段时间也让他尝尽了世间最大的苦难。
这半个月的时间饿了他只能在海中抓鱼,渴了只能祈求天空下雨,如果这两种都没有能够达到那么自己到最后只能硬挨。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他的心中早就已经把朱慈炯恨透了。
此刻看着周围的场景,他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不过下一瞬间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周围的景象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虽然这是海边,但是这里的海水温度并不寒凉,心趣充满了燥热。
陆地上远处还有几只硕大的蜥蜴。
看到那些蜥蜴,白妍终于明白过来。同时他整个人甚至有一丝想要骂娘的冲动。
“我怎么会在这里,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即便他对地理再不熟悉。能看得出来,他现在所在的地方应该是澳洲。
经过了半个月的漂移,他并没有回到欧洲也没有来到美洲,反而到了最不想去的澳洲。
这里沙俄的势力并没有辐射过来。
甚至在周围海线上都没有海船。
如今他登陆澳洲想要回去,基本上已经无望。
这让他怎么能够接受得了。
“混蛋……混蛋……”
另一边朱慈炯并不知道白妍并没有死,又捡了一条命。
不过即便知道了,他也不会有什么表示。
此刻的他,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到了收复那些大明湿地上。
虽然给这些人都封王封爵,但是朱慈炯却并没有放弃,将自己的势力渗透过去。
最主要的便是将军队通通派往各个位置。
这些诸侯被朱慈炯封杀,他们一个个都兴奋无比,期间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朱慈炯给他们的承诺也是派兵,进驻他们所在的国家,并且这些派过去的兵都归他们自己使用。
但实际上朱慈炯把每一支分散的部队,指挥权统统攥在自己的手中。
这些是他未来将这些诸侯国统统消灭的根本。
有些地方,得知朱慈炯想要派人过来时,也纷纷选择了拒绝。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郑芝龙。
和别人不一样,郑芝龙相当的聪明,他经历过的事情也非常的多。
朱慈炯给他提出办法的时候,郑芝龙便直接发电报拒绝。
老狐狸相当的聪明,他拒绝并没有说的很死,反而留出了许多迂回的空间。
可朱慈炯仔细看过他发过来的电报后脸色变,有些不太好看,这家伙虽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他所做的全都是堤防。
他不仅将自己现有的部队全都派往边境并封锁边境,任何诸侯国的人都不准入境,哪怕就是商人也不行。
得知这一情况,朱慈炯便明白他猜到了朱慈炯的想法。
不过朱慈炯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猜到了又能怎么样,到最后能不能够阻挡自己还是另一回事儿。
不过有了他一个开头的,和他一样拒绝朱慈炯把士兵安插进去的诸侯国也有不少。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个,但是很快便形成了风气短短的时间便有十几个国家全都拒绝,不过还好,最终选择同意的国家数量远远的超出这些。
其实这也完全说得过去,因为这些国家自身并没有什么强大的防御能力,他们需要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士兵,尤其朱慈炯给他们的这些士兵,还个个都带着武器,可以算得上是装备精良。
如此一来,那些诸侯国怎么可能看着这么多好处选择放弃呢?
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了接受。
与此同时,西北军已经从北面出兵,首批士兵12万人已经来到了北京城外和中央军汇合。
在沙俄东方面军面前,中央军西北军组成了一支拥有49万人的庞大军队。
另外还有波特衣所带领的7000人,修道者部队。
如此一来,整个北京城外面围的像是铁桶一样。
东方面军本来就没占到什么便宜,在和中央军进行加油战的时候,他们甚至连丢了几座城池。
并不占任何优势,东方面军甚至派出一支部队深入鞑靼,似乎想要从居庸关方向绕过来。
但让他们没想到西北军就在时派了12万人过来,这12万人看起来人数并不是特别多,但12万全都是精锐部队。
战斗力强大远远的不是东方面军普通士兵能够比拟的。
这些人过来和中央军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彻底的形成了一道屏障。
消息传出去,沙俄东方面军显然没有做好前期预料在得知消息后,东方面军将主力后撤,一直来到了山海关。
不过这帮家伙似乎还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山海关,虽然在山海关修筑了各种各样的工事,看起样子他们想把山海关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消息很快传给了朱慈炯,得到消息后他紧锁眉头,东方面军这么做还真有点不太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