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雨霁,旷野里静得出奇。
尽管山岗另一头仍有轻风吹拂,田地里则依然沉寂。倒伏的苞谷杆毕竟无法发出声响,它们长势堪忧,最终只能歪七扭八,泡在泥沙里无人问津。
偶尔出声的仅有一只布谷鸟,以及沙土里的寥寥虫鸣,它们本该在盛夏喧嚣无比。
‘咚咚咚咚…’
打破寂静的是柴油引擎嘶吼,一台满载乘客的赣江拖拉机陷进泥泞中,黑烟飘得老远。对李家坡的村民来说,车上都是些新面孔。风尘仆仆,看着却很有精神。
当这些满身泥浆的访客终于来到红苗村,魏德顺家的院子内外也随之热闹起来。
因为村子没有接待处,老魏只能端出几条长凳,另外两个大婶忙里忙外烧水泡茶,倒还忙中有序,显然这院里经常召开村民会议。作为村长,他当然觉得自家院子太过于简陋,简直有些怠慢了今天的客人,不过方圆几十里地,这已经算是最好的招待条件了。
“胡主任,你们一路辛苦了,辛苦了…”
老魏迎上去握手,又客客气气摸回怀里,拆开一包双喜,散到众人手里:“同志们先随便坐坐,吃顿便饭再说开会的事。”
这位胡主任笑着把他拉住,表示现在还是按照时间安排,尽快召开村民小组会议。
“早上都在镇上招待所吃过了,你们不用费心。”
魏德顺赔笑两声,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稍等稍等,人还没来齐,我再去喊一下。”
院子外已有稀稀落落的村民聚集,但大都不是参会代表,只是手拿农具路过歇息顺便看热闹。好几天前,村民们就大概知道会有这么一群人过来,却也懒得打听他们是谁。
只有老魏清楚,这是市里派来的考察队。领队胡勇从口音来听不像本地人,他们到此是为了给一项闻所未闻的新政策打头阵。
听闻胡勇执意先办正事,老魏也不再絮叨,脸色虽有些为难,但还是跑去隔壁的水泥小平房里打开大喇叭。
“喂…喂…咳咳,呸。”
刺耳的尖啸过后,魏德顺念起了名单,语气颇为不耐烦。
“…请刚才念到这些还没到位的,赶快来村委会报道!昨天都喊了几次,叫你们最迟中午两点过来,不要耽搁人家市里领导同志的时间!”
再从广播室出来时,老魏脸色依旧不好看。因为他再清楚不过,刚才在广播里就算喊破喉咙,也最多只能叫来住在附近的三五人。红苗村聚居人口不多,大都是随地形四散,横跨好几个山梁外,如果他们现在还没赶到,只能说明今天就根本没打算过来。
耽搁了半个多小时,老魏终于把院门关上,看样子不打算再等下去。
“先开始吧,这几天都在收洋芋收苞谷,可能忙不过来。”
胡勇没再多说,他还准备在那块破烂小黑板上写些什么,但半天找不到粉笔只好作罢。
“算了,都是大字认不得几个,写了也没用。”老魏干咳两声,叹了口气连忙坐到胡勇身边,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考察队员们坐在前面,场面就像被围起来参观,浑身都有些不自在,只好自顾自整理着文件资料。村民中选出的参会代表连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眼神呆滞迷茫,像是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来开会。倒是有不少小孩好奇心满满,正趴在墙头上看热闹。
但人群中却有位十五六岁的少年,虽一言不发,却又始终瞪大双眼期待着新消息,好像不愿漏掉任何一个字。男孩皮肤黝黑,手里紧紧握着一只短锄把子,时不时看向院门口,又顺着道路望着远方,也不知是在等谁。
“村长,是不是要发放前年洪水的补偿金了?”
“对啊老魏,我记得你说减灾办也要发修缮款,今年也该到位了吧?”
大家七嘴八舌,有一句没一句咕哝起来,很明显误解了考察队的来意。
“补偿款目前还没下发,到了我肯定通知你们,一个个都急啥嘛。这次会议是林业局特别组织的,大家都注意听,我们要好好落实退耕还林的新政策。”老魏将文件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半晌也就憋出一句:“都安静一下,别乱插嘴。”
其实别说是村民,就连他自己也不太清楚‘退耕还林’究竟是啥意思。他只知道近些年村里只剩下些老弱妇孺,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逃出李家坡。似乎外面的世界才有更多机会,而这片穷乡僻壤若是再不做出一些改变,大家迟早被贫穷落后困在群山之中。
胡勇瞥了一眼手里的红头文件,随后又将它合上。他埋着头思索一番,并未照着纸面内容宣读,应该是打算说点心里话。
“乡亲们,今天确实有重要内容要宣读,但在开会之前我想先问两句,你们今年的收成咋样?大家种得完自家那些地吗?”
沉默良久,几乎没人吱声,大家仍是满脸漠然并频频摇头。但从村民们那种忧虑的神色来看,这两个问题应该不用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