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蛛丝马迹(1 / 1)
“从今日起,你是我在这宫中的眼,是我手中的刀。”
“是。”
“回去后,你便开始查一查……皇后这些日子在宫中养了什么花。”
“当然,养什么花不是重点。”
“我只要知道,她与谁一道赏花。”
听出熹贵妃的言外之意,沈扬尘低首应下:“奴才明白。”
不是查花,而是查人。
这花只不过是一个线索而已。
熹贵妃虽未明言,但在宫中谁能不懂这句“眼与刀”背后的意味?
从今往后,他这条命就不会再攥在自己手中了。
见沈扬尘如此乖顺的模样,熹贵妃瞥了他一眼,忽又展颜一笑,语气似嗔非嗔:“你若查不出来,本宫也不会怪你……”
“只是这宫中啊,从来不是靠力气活的地方。”
她说完便抬脚缓步前行,沈扬尘紧随其后,面色带着些许微妙,眼中闪过一抹无奈。
他又如何没有听出对方口中的威胁之意。
不过正如同熹贵妃所言,这宫里确实不是靠力气活的地方,而是靠心眼、靠算计、靠命的地方。
他虽勉强攀上这高枝,但是实则如履薄冰。
熹贵妃今日对他或许有几分信任,明日若觉得他不忠,只怕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么不算一种伴君如伴虎呢。
…………
…………
当沈扬尘回到流云殿后,第一件事便是瞧瞧召来了几名常在御膳房、御花园走动的内侍。
“昨日皇后娘娘是否去了御花园?”
随着沈扬尘一个问题提出,几个内侍顿时面色一白,扑通一声就要跪下。
贵人的事儿,又岂是他们这些小奴才能妄议的?
但现如今沈扬尘居然敢如此直接的开口问他们……分明就是做好了灭口的打算啊!
想到这里,他们一个两个纷纷俯首磕头,颤颤巍巍的却是一个字都不肯开口。
见到眼前几人这一幕,沈扬尘心中只觉得一阵好笑。
“你们若是好好回答,我还能在熹贵妃面前保你们一条小命。”
“但若是推三阻四……”
沈扬尘微微眯起双眼开口说道,语气中的意味不言而喻,他当然知道眼前这几个小太监在担心什么。
自己现如今是熹贵妃跟前的人,说话做事都代表着熹贵妃的意思。
就算是要处死几个小太监,无非也就是找人说句话的事儿。
他当然知道,若是眼前几人口风不严实,明儿个就有可能出现在井里。
但是如果自己查不出来,明儿个在井里的就会是他自己。
“回公公,昨日未时,皇后娘娘确曾携数人前往玉桂亭,停留约莫一炷香。”
听到沈扬尘的话,为首那内侍咬了咬牙,视死如归的开口说道。
说了是死,不说也是死。
倒不如搏一搏,至少现在先活下去再说。
“何人谁随行?”
“这……奴才只瞧见林嬷嬷和礼部尚书家的五小姐,余人便不大认得清了。”
“礼部尚书家的五小姐?”
沈扬尘闻言不由得微微皱眉,心中升起几分思索。
他隐约记得那人名叫谢秋吟,正是谢皇后族中得宠的庶侄女,年方十六,前阵子刚入选入宫教习。
虽然说起来是跟着寻常秀女同一批入宫的,但只要沾上某个妃子母族中的身份,那就格外耐人寻味了,尤其还是皇后这个分量。
仅仅是入宫不过十日,谢秋吟在这后宫中也已经算得上是小有名气。
甚至平日里仰仗着谢皇后的背景,她一个小小秀女已经开始和后宫中的娘娘们走动,在皇帝面前也偶有露脸。
若非如此张扬,沈扬尘倒还真的不会知道此人。
看样子这件事远比自己想的还要复杂一些啊……
“她近日可常往来寿安宫?”
沈扬尘眼神动了动,微微颔首开口问道。
虽然这个问题几乎已经有了答案,但他仍旧还是多确认两句。
“常去。”
“上回内务府送来的锦鲤绣屏,便是谢小姐随林嬷嬷亲自送至寿安宫的。”
说到这里,沈扬尘心中已经有了七八分的定数。
他挥了挥手事宜内侍们可以离开,几人顿时如获大赦的行礼离去。
…………
…………
夜色深沉,流云殿只是点了一盏宫灯,显得气氛昏昏沉沉。
软塌前,熹贵妃听了沈扬尘的回禀后后,眸光暗了暗,并未作声。
她的指尖轻轻摩挲案上铜炉,过了许久才低声道:“谢秋吟……谢家的庶出之女,幼时养于东厢。”
“原本入不得谱系,如今却忽得圣眷。”
“这一步,谢家走得未免有些太急了。”
熹贵妃深吸一口气,似是略带些许失落的开口问道:“陛下是否见过她?”
听到熹贵妃这话,沈扬尘迟疑了些许,随即缓缓开口答道:“奴才听闻……三日前寿宴,陛下曾在赏乐时随意一言。”
“说前头执扇的那位,倒是长得清秀。”
这些宫中乱七八糟的舌根子,平日里沈扬尘也鲜少去听,但一些传的盛的难免会落入耳中。
如今一想,倒是还真的都能对的上号了。
“哦?”
“一个小小的秀女,进宫不过十日,也已经能得到陛下的青睐了。”
“不愧是谢家出来的丫头,一个两个都是好心机。”
熹贵妃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语气中似是有几分咬牙切齿:“如此浅试便得应声……皇后果然沉不住气了。”
“眼下陛下龙体不稳,宫中更不许谈及储位。”
“可皇后已将棋摆至眼前,她以为这叫未雨绸缪……却不知,恰恰为我所趁。”
她深呼一口气,袖中指尖隐隐泛白。
熹贵妃坐起了身,声音也冷冽了几分:“你去查一查,那谢秋吟入宫前曾于何处习礼读书,交往过何人。”
“若能翻出蛛丝马迹,便立即告诉我。”
见熹贵妃态度如此,沈扬尘连忙应声,眼神则是沉了沉。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后宫中谢皇后和熹贵妃针锋相对,而在宫外谢家和赵家也同样是势同水火。
若是将熹贵妃被投毒一事和谢家关联起来的话……貌似一切都有迹可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