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往后啊,不会了(1 / 1)

加入書籤

而李玉琴这边,出了学校大门,却没有立刻回家。

她脚步一转,径直朝着镇上的邮局方向走去。

重生一回,她有太多事情要做,太多遗憾要弥补。

大女儿乔锦锦,是她心头最深的痛之一。

她从口袋里摸出纸笔,趴在邮局的柜台上,一笔一划,认真地给远在部队随军的乔锦锦写了一封信,让她近期有空就回来一趟。

寄完信,李玉琴只觉得心头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悄然落了地,连呼吸都顺畅了不少。

她迈着轻快的脚步,哼着不成调儿的小曲儿,心情愉悦地往家里走去。

此刻,老屋子里。

乔明远见院子里有些零散的柴火和落叶,闲着也是闲着,便拿起角落里的那把旧扫帚,慢悠悠地打扫起来。

他干活向来仔细,不一会儿,院子就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

隔壁的王大婶端着个空碗,正准备去井边打水,一眼就瞧见了他高大的身影。

“哎哟!明远?”王大婶有些诧异地扬高了声音,“你们这是……回来了?”

她快走几步,凑到两家共用的那道半人高的篱笆墙边,探头探脑地往院里瞅了瞅,然后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问:“这是不打算回城里了?要搬回来长住啊?”

王大婶想起昨天刘翠花那副气势汹汹、仿佛要吃人的模样,再一联想到是自己多嘴,告诉了刘翠花他们一家在城里的新地址,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一股浓浓的自责和不安涌了上来。

她脸上露出几分愧疚,试探着,小心翼翼地问:“明远啊,你跟婶子说实话,是不是……是不是你那个丈母娘,又上城里去找你们了?”

“她……她是不是又逼着玉琴,把城里那套好好的房子,让给你那个不成器的小舅子李国勇结婚用了?”

“所以你们才……才实在没办法,不得不搬回这老屋来住了?”

王大婶越说越觉得是这么回事,懊恼地一拍大腿,声音里都带上了哭腔:“哎呀!这可怎么好!都怪我!都怪我这张破嘴!要不是我多那一句嘴,你们哪至于受这份罪啊!”

乔明远见她急得快掉眼泪了,连忙放下扫帚,摆了摆手,憨厚地笑了笑:“王大婶,您快别这么说,您误会了,没有的事儿。”

“我们就是趁着这几天有空,回来看看老屋子,顺便收拾收拾,过两天……可能还要回城里去的。”

“啊?”王大婶一听这话,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了一大半,长长地舒了口气,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那就好,那就好!可吓死我了!”

她缓过神来,又忍不住好奇地追问:“那……那你那个厉害的丈母娘,还有你那些个小舅子,昨天没来找你们闹腾啊?”

乔明远挠了挠头,依旧是那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实话实说道:“来是来了。”

顿了顿,他看着王大婶,咧嘴一笑,补充道:“不过嘛,房子他们可没要到。”

“啥玩意儿?!”王大婶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满脸的不可思议,“没……没要到?”

她往前凑了凑,声音都拔高了八度:“这怎么可能呢!就玉琴那软柿子一样的性子,她爸妈说个东,她敢往西挪一步?以前不都是她爸妈说啥就是啥,让她把心肝掏出来给她那三个宝贝弟弟,她都得咬着牙乐呵呵地照办吗?这次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乔明远想起自家媳妇儿这两天那雷厉风行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就往上翘,眼神里充满了温柔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骄傲。

他语气肯定地说道:“王大婶,玉琴她……跟以前不一样了,她是真的变了。”

“她亲口说了,以后这个家里的东西,一针一线,都是我们两口子的,谁也别想再从她手里抠走一分一毫,去填补娘家那几个无底洞了。”

王大婶张大了嘴巴,半天都合不拢,那表情,活像是大白天见了鬼。

她指着乔明远,又指了指自家屋子的方向,结结巴巴地问:“这……这……明远,你说的……是真的假的?玉琴她……她真能狠下这个心?”

王大婶被乔明远的话震得一愣一愣的,半晌说不出一个字儿来,心里头却翻江倒海,琢磨着这李玉琴莫不是真转了性子?

乔明远看着王大婶那副惊疑不定的模样,只是憨厚地笑了笑,也没再多解释。

有些事情,说再多,不如亲眼见了来得实在。

他相信,往后大家伙儿有的是机会,亲眼看看他家玉琴的改变。

而李玉琴这边,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一路“嘎吱嘎吱”地从林城高中往回赶。

想到家里空荡荡的,连口热水都未必有,更别提吃的了。

她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于是,到了镇上,她特地拐了个弯,去了供销社旁边的国营卤菜店。

这年头的卤菜店,可不像后世那样琳琅满目,花样繁多。

柜台里摆着的,大多是些卤猪头肉、猪耳朵、猪下水之类的,油汪汪的,看着倒也实诚。

李玉琴要了半斤卤猪头肉,又称了二两猪耳朵,还顺手买了四个白面馒头。

中午就先这么对付一口,下午还得赶紧回城里去,老屋这边,可不是久留之地。

付钱的时候,她眼角余光扫过那些卤肉,心里却微微一动。

这些卤菜,怎么就没点后世那些年轻人爱吃的鸭脖、鸭翅、鸭肠、鸭胗呢?

她记得上辈子,这些东西可是夜市摊上的抢手货,利润也相当可观。

要是能把这些东西做出来,在这镇上试试水……

李玉琴越想,眼睛越亮。

这年头,养殖场里的鸡鸭下水,多半是没什么人要的,价格肯定便宜。

如果能低价收一些回来,自己琢磨出好吃的卤料配方,做出来卖,说不定真能闯出一条新路子。

要是市场反应好,完全可以跟养殖场达成长期合作,这可比单纯指望乔明远那点死工资和补贴强多了!

她心里盘算着,一个初步的计划已然成型,连带着对未来的日子,也多了几分热切的期盼。

揣着这点心思,李玉琴脚下蹬车也更有劲了。

拐过几个弯,熟悉的破旧小院遥遥在望。

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院子里传来男人说话的声音。

她心里一暖,知道是乔明远。

推着自行车进了院门,果然看见乔明远正和隔壁的王大哥,也就是王大婶的男人王富贵,蹲在墙根下,就着几缕稀疏的阳光唠嗑呢。

“明远!”李玉琴喊了一声。

乔明远一听见她的声音,眼睛“唰”地就亮了,立马从地上站起来,也顾不上跟王富贵说什么了,大步就迎了上来。

“回来了?”他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欢喜,伸手就要去接自行车。

李玉琴把车把一歪,躲开了他的手,将挂在车把上的网兜递给他,里面是刚买的卤菜和馒头。

她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你起来干啥呀?脚上的伤还没好利索呢,又想折腾了?”

乔明远接过东西,咧着嘴,也不说话,就那么嘿嘿地看着她笑,眼睛里像盛满了星星。

王富贵也站了起来,拍了拍裤腿上的土,笑呵呵地开口了:“玉琴回来了啊。”

“哎,我说,以前明远一个人回来的时候少,还不觉得。现在你们两口子一起回来,我瞅着啊,你们这感情可真是不赖!”

王富贵是个实在人,说话也直。

他咂了咂嘴,像是想起了什么趣事,继续说道:“不怕你笑话,玉琴,早些年明远可跟我念叨过来着。”

“他说啊,当初跟你们家相亲的时候,他可是一眼就相中你了!”

“噗——”李玉琴刚想说点什么,被这话呛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她猛地扭头看向乔明远。

只见这个快四十岁的男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腾”地一下就红透了,跟煮熟的虾子似的,连耳根都烧得慌。

“咳!咳咳!”乔明远窘迫地干咳两声,粗声粗气地打断王富贵:“王哥!这都……这都几十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还提它干啥!再说了,我这都四十好几的人了,说这些,也不怕孩子们笑话!”

王富贵哈哈大笑起来,指着乔明远道:“你瞧瞧,还不好意思了!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喜欢自个儿媳妇,天经地义!”

笑完了,王富贵又看向李玉琴,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多了几分认真:“玉琴啊,刚才明远跟我说了,说你……跟以前不一样了,想明白了。”

“这就对了!你们两口子好好过日子,劲儿往一处使,比啥都强。”

“可千万别再跟你以前似的,啥好东西都紧着你娘家那几个弟弟了。不是我当邻居的说嘴,我早就觉得你那几个弟弟,一个个的,都不是啥省油的灯,更不是什么好东西!”

李玉琴听着王富贵这番实在话,心里也有些感触。

是啊,上辈子她就是太糊涂,太软弱,才落得那样的下场。

她对着王富贵笑了笑,笑容里带着释然和坚定:“王大哥,你放心吧,以前是我拎不清,犯糊涂。”

“往后啊,不会了。我们两口子,会好好过日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