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梁帝着急了,谢姝的嫁妆(1 / 1)

加入書籤

北苑猎宫。

“你是说,老五亲自跑去谢府,把那谢姝抱回了家?”

听到苏忠汇报的消息时,梁帝的脸色很难看。

“果然是个蠢货,堂堂大梁亲王,这个时候,竟然玩起了怜香惜玉,他难道不知道,若是那谢姝此刻病死了,他老五就成鳏夫了?”

苏忠低着头站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

“谢家那群伪君子,之前的时候,张口闭口规矩礼法,百般推诿,如今,那谢姝眼看不成了,老五在成婚前带她回府,他谢家就不说规矩和礼法了吗。”梁帝冷冷的说道。

说到这里,梁帝又长叹了一声,有些无奈。

“他谢家,此番必须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所谓满意答复,无非还是钱财。

国事艰难,终究还是需要依仗谢家这些老牌世家的。

“你即刻回京,代朕为老五跟那谢家女证婚,让他们今晚就完婚,还有,你替朕问汉王,他准备何时就藩。”两地看向苏忠,吩咐道。

……

皇帝证婚。

这本来是无上荣宠的事情,只是吧,到了刘承安和谢姝这里,多少显得有些敷衍。

除了大太监苏忠带来的那几件御器,再没有其他赏赐。

刘承安能感觉到,父皇在生他的气。

“汉王,陛下问,汉王何时就藩?”苏忠面无表情的询问道。

刘承安赶忙躬身。

“到今日,朝廷答应汉王府的钱货,户部迟迟没有交付,臣几次去户部讨要,户部百般推诿,臣气不过跟他们争吵,户部郎官竟要动手打臣,如今,王爷手中无钱无粮,如何就藩。”旁边的卫庄答道。

作为王府长史,帮助王爷处置事务,是他分内之事。

“我会原原本本,将此事告知陛下。”苏忠点头说道。

苏忠并没有逗留,连酒都没有吃一口,就离开了,真是匆匆来,匆匆去。

“看来,父皇是真急了啊,瞧这样子,怕是汉州真就朝不保夕了。”刘承安站在府门的台阶上,目送着苏忠离去的背影,笑着说道。

卫庄深以为然的笑着点头。

“还是王爷英明。”

刘承安收敛了笑容,手指划拉着鼻梁。

“本王现在对那给图雅递消息的人,是越来越感兴趣了,可惜,那丫头粗枝大叶,都不知道,那纸条是怎么突然到了她桌子上的。”

对于图雅,他是绝对信任的,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彼此知根知底。

“既然对方愿意暗中相帮,多半,是友非敌,想来,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主动现身的。”卫庄笑道。

其实两人都心知肚明,那传递消息的,很大概率是那些前朝余孽。

也只有这些人,有这个能量,有理由这么做。

“王爷,谢家的大管家来了。”侯青赶过来。

“看样子,谢家这是来给王妃送嫁妆了,王爷重情重义,明知她谢家女病重,还主动迎娶回门,周全了他谢家的清誉,他们总不至于小家子气吧。”卫庄笑道。

刘承安不置可否的一笑。

“你先去盯着,本王去看看王妃。”

虽然明知道谢家送来的嫁妆不会少,不过,刘承安也没有去在意,毕竟,哪个正常爷们,会去打自家媳妇嫁妆的注意呢。

幽静的院落。

门窗上已经贴上了喜字,各处挂上了帷幔和灯笼彩灯。

看上去,一片喜气洋洋。

厢房里,谢姝还在沉沉的睡着,凌乱的头披散着,遮住了半面脸。

有种唯美的破碎感。

“王爷。”

此时的翠微,少了上午时的惶惶不安,多了几分的喜色。

“嗯,总算是不那么烫了。”刘承安走上前去,伸手抚摸谢姝的额头。

翠微巴巴的瞅着汉王,心里头满充满了好奇。

王爷到底给小姐喝的那到底是什么药,这么神奇,只是喝了两次药,小姐就开始退烧了。

“王爷,您回来了。”

谢姝悠悠的醒了过来。

“父皇派苏公公过来,给咱们证婚了,从现在起,你就是本王的媳妇了。”刘承安在床边坐下来,笑着说道。

谢姝强打精神,想要坐起来。

“谢家把王妃的嫁妆送过来了,你跟嬷嬷们去帮王妃清点入库,等王妃大好了,再作处置。”刘承安对翠微吩咐道。

翠微嘻嘻笑着,行礼后,小跑着出去。

刘承安伸手,将谢姝扶起来,让她靠在自己的胸膛上。

靠在那宽厚的胸膛上,此时的谢姝,内心一片的宁静,一种久违的安全感踏实感包裹着她。

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就再没有体验过这种被人保护的安全感。

“谢谢王爷。”

“你我夫妻一体,何须说谢,况且,你本来可以在这京城中过安逸的日子,如今,却要跟着本王去冒险,过那朝不保夕的日子,是本王对不住你。”

对于眼前的女人,刘承安终究是带着一份的愧疚。

如今,也终于说出来了。

谢姝吃力的仰起头来,那纤纤玉手抬起,捂住了刘承安的嘴,美目看着刘承安的脸。

“既是夫妻一体,又何须说抱歉,奴既已嫁给王爷,便是王爷妻,王爷去那,奴便去那,自此,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那带着疲倦的声音,却无比的坚定。

刘承安轻轻的抚摸着那张绝美的面庞,感受着怀里小女人的温度,有那么一瞬间,心中小小的成就感。

这无数青年才俊仰慕的女子,如今,成了他的妻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羡慕嫉妒恨。

这一夜,京城内,不知道多少青年才俊失眠了。

又有多少世家男,搂着酒壶,喝的酩酊大醉,借酒消愁。

刘承安睡得很香。

这个时代里的人,或许是因为身体里还没有抗药性的缘故,服用大蒜素后,药效特别的好。

到第二日。

谢姝的高烧已经退了,虽然还咳嗽,但咳嗽的痰里面已经不见血色了。

种种迹象表明,她的病情在快速好转。

幽静的屋子里。

桌前,素面的谢姝,再次拿起了毛笔。

笔锋落下。

娟秀的字体。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低着头看着这句诗词,她突然笑了,那笑容,如那春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