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长远利益,大家都明白狡兔三窟的道理,分散投资嘛,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步协就是最好的例子,几十年的经营,最后,一篮子鸡蛋,在西陵全都鸡飞蛋打了,除了眼下的地盘和老家的宗族,在外面再投资一个盈利点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而且,谁都不是傻子,知道孙皓并不放心一些势力过于庞大的世家,尤其是陆家,我们几个呢?声望值还没冲到那个境界,要收拾的话,也是要收拾最引人注意的那几个嘛,一旦可以收回庐陵,那就意味什么?意味着哥几个可以趁机布局陆凯的荆州地盘了,零陵这些不是都丢了吗?好办,我们帮你打回来,到时候,在一些地方安插一下自己人,布局一些产业你能说什么?恐怕我们三个对付你陆家,陛下更是乐不得吧?
换言之,这三位,目光都没有局限在庐陵,而是放眼到了荆州一带,这么一算计,利润更大,积极性自然也就更高了,自然要冲到最前面——当然了,同样闻到了血腥味而激动不已的三四流豪强们也要带上,不分一杯羹岂不是要人心背离了?而且,炮灰,哪里都需要啊。
于是,三家沟通了一下,准备联合出战,尽可能在孙皓的中央军摘桃子之前,把陆凯园子里的桃子都吃光,兵源,要尽可能的调动起来,最终,朱诞决定,出动官军5000人,地方八家豪强合资出动民团6000人,合计11000人,蔡机出动官军5000人,地方六家豪强合资出动民团5000人,合计10000人,纪陟最狠,不仅自己出动官军、民团13000人,还将前任豫章太守谢斐之孙,翼正都尉谢秀给说动了,这样就等于将一支不小的世家势力,山阴谢氏给请了出来,谢家出动了多少人?足足5000人!这样一来,三路大军,总计将近40000人之众,纪陟谢秀合体最强,有18000之众,自然做了中路军领袖。
经过一番沟通联系,谢秀从平都出发,进军东昌;纪陟以豫章民团7000人为炮灰抢占石阳,自己领军直扑阳城(具体的战斗交给儿子纪孚负责,次子纪瞻要不是年纪太小,危险太高,这次也该出场的,想想还是算了);蔡机以民团自新建出发,援助兴平(这个时候兴平还没有沦陷),自己率军从安蒲出发进军吉阳;离得最远的朱诞(庐陵南部所受的戕害要小很多,战火主要是在庐陵北部)作为预备队稳步向西昌方向推进,随时根据战局的变化向其余几路做出支援。
如此一算,三郡派出的援军其实就是分成了五路,再加上苟延残喘的洪臣,吴军在庐陵的力量已经增加至将近60000之众,援军的到来给了洪臣很大的“动力”,都是官场老油条,你们这帮人到底为什么目的来的,热锅上的洪臣当然是一清二楚,再不努力抗住的话,同伴们就要在自己的尸体上开party了,抗住,活着,就还有希望保留出一份产业。于是,强行给自己续命,无需考虑什么爱惜民力了(之前所谓爱惜民力,还是没调动起来,怕逼得太紧直接跳反),涸泽而渔,强行规定,各地年满十三,六十以下的男子,但凡是喘口气的,统统应征入伍,而不是之前要求的那样,敌军攻城的时候在后面协助,搞好后勤运输就可以了,如有藏匿,全家连坐,家产充公,同事,还鼓励民间举报(有奖,奖励从充公的家产里出),结果,虽然是腹诽颇多,可是还是有无数或者稚嫩、或者垂垂老矣的男子,拿着粗糙的武器走上了战场,大有“一寸山河一寸血”,誓要与李特这等侵略者死战到底的架势。
这新召集起来的将近20000之众,有战斗力可言吗?没有,纯粹炮灰,洪臣已经考虑不了那么多了,只求能够阻滞一下李特攻势,而且,自己不用,到头来也会便宜别人,要么便宜李特,要么便宜日后给自己收尸的友军部队。
老百姓们就不想反抗或者归顺李特吗?想啊,但是一些人还没来得及付诸于行动就被街坊邻居举报了,而且,投降了又能如何?不还是成为带路党当炮灰?
草民,处于食物链底层的草民,永远摆脱不了被吞噬的宿命,区别仅仅在于被谁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