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的战将不少,但是,钟会精心挑选出来的,是庞会、夏侯咸和杨欣,虽然,没有进修过心理学之类的学科,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对每个人的能力和心态,拿捏的真准。
庞会就不用说了,能利用的是仇恨。
这夏侯咸,倒霉就倒霉在了姓氏上面,要不是因为在家族中旁支的都没边了,也没机会在军中捞个一官半职,即便没被收拾,可要想在司马氏当政的时候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机会也是白日做梦。但是,来了蜀中之后,就是一系列的计划外事件爆发,令夏侯咸就这么不咸不淡的在蜀中混到了今天,居然还有了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夏侯咸算是看出来了,钟会早晚会和北边划清界限,说不定,作为夏侯氏的旁支,一个改变命运的时机到了,那么,在这一天到来之际,是不是应该尽可能捞取一些政治资本呢?
所以,对于钟会主动投递过来的橄榄枝和天大的诱惑,夏侯咸就没有拒绝的必要了。
杨欣,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但是,这个本事,在邓艾周围的那几位之间,却是很难显现,现在好了,排在自己前面的都挂的差不多了,终于熬到了老艺术家的档次,那么,也该争取点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地位了,虽然说危险系数是有的,可刘谌、罗袭、关彝这样的水准,在自己看来,还不算台面上的,至少,不会像那个不知死活的钟毅一样下场就是了。
所以,对于钟会的指示,三人,不准备像诸葛绪他们那样阳奉阴违,而是实实在在的执行。
老一代的干部们暮气沉沉,各有打算,积极性很难调动了(再调动起来,成本太高),所以,钟会的想法就是:另起炉灶,用一批“新人”的冲劲去改变局面。
庞会,这位快六十岁的老将,抖擞精神,第一个出场了,复仇,是他目前最大的精神支柱,当初进了蜀中后,是准备将关羽后人的男丁尽数斩杀的,只可惜,被关彝带着一走了之了,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杀起来也没什么劲,现在好了,敌人就在眼前,到了了解一段恩怨的时候了!
庞会的这些想法基本都在钟会的预判之内,只可惜,少估算了一点,那就是这个坏得很的糟老头子居然执念那么大,领军出来后,压根就不想解救被困的刘钦:你小子不是在雒城里面待得好好的吗?救你干啥?
于是,专门盯着关彝部队的动向,以至于到了对罗袭丝毫不感兴趣,放到眼前都不看一眼的程度。
偏偏在雒城一带围攻的是罗袭,而关彝,则是在罗袭的侧翼游弋打游击……
于是,庞会还真是舍命陪君子,不顾自己的年老体衰和部下逐渐蔓延开来的怨声载道,翻山越岭,心甘情愿的被关彝牵着鼻子走起来。
钟会的鼻子都要被气歪了:本将军是要你尽快将敌人势力清扫干净的,你这个老小子在干什么?
无奈,只得令夏侯咸出动,庞会就不要援助了,反正现在鬼知道他钻到了哪个山沟里,还是赶快和刘钦配合,将雒城外围的罗袭势力驱赶走了再说。
夏侯咸倒是蛮听话的,循规蹈矩的奔着雒城就去了。
在他的计划中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罗袭围攻甚紧,刘钦闭门不出,死死抗住,然后自己突然出现在罗袭的后方,杀他个措手不及,然后,刘钦再从城中杀出,两面夹击,定可将敌人逼退(夏侯咸也是比较现实的)。
然后,现实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差不多三年了,夏侯咸手下这群士兵差不多休(死)养(宅)了三年,别说大阵仗,连个土匪都没剿杀过,夏侯咸本人,压根就不是一等一的猛将,以往团战的时候连个辅助都没打过,连个抢人头的兴趣都没有,就是个蹭经验值的,这样的将军和这样的士兵组合在一起,打个顺风仗还行,碰上硬茬就要倒霉了。
罗袭,经过数次战火的淬炼,在夏侯咸这样的选手面前,硬茬两个字还是担得上的。
于是,夏侯咸突如其来的冲击,完全没有效果,初次碰撞的一阵慌乱之后,罗袭很快便稳住了阵脚,随即,将手下的2000多人继续围在城下保持对刘钦的压制,集中了剩余的人马向夏侯咸部发起了反击。
夏侯咸虽然比较废,手下这几年也宅了点,不过底蕴还是有的,创造不出什么惊喜,却也能勉强压住阵脚,一时间,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城中的刘钦大胆出击的话,胜败仍未可知。
只可惜,连战连败的刘钦早就丧失了这样的勇气,像只兔子一样躲在城中,哪怕城下的敌军已经放弃了攻势,将注意力放在了野战上,依旧不敢出城。
窝囊的友军模样,被野外奋战的诸位尽收眼底,所以,半晌也没有等来支援的夏侯咸部终于在罗袭的连续的攻击下,战意全无——我们放弃了在成都的快乐生活跑到这里来拯救你们,结果就是这样报答我们的?于是,也不听夏侯咸的号令,败退下来,再加上指挥无序和罗袭的趁势掩杀,败退,成了溃败,要不是钟会有先见之明,先一步将杨欣这张底牌打了出来,夏侯咸的小命就要交代了。
见敌军连续增援,雒城又是易守难攻,罗袭见好就收,索性撤围收兵,后撤二十里,伺机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