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你不知道,我特么的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也惊呆了,王迪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根据姓氏和族群来判断,应该和后来那个石勒有关系,具体的信息就不得而知了,这个时间点,估计石勒还没出生吧(四年之后),这怎么和你罗宪解释?总不能说认识他那个没出生的孙子辈石勒后来是摧残华夏文明和大汉子民的刽子手吧(还不能确定,只是猜测)?
见王迪沉默不语,罗宪也知道,这是信息太少,反而安慰道:“区区一个什么羯胡,别看有四万众,又能掀出多大的风浪?司马氏再是不济,也不至于如此无能。”
“那么,石勒配合犯边的于夫罗之子,刘豹又如何呢?”王迪问道。
“刘豹?”罗宪终于认真起来。
“这刘豹……”罗袭也傻眼了:“莫不是那个匈奴左部帅?”
没办法,刘豹这厮名气太大,不过不是大在战斗力和破坏力,而是大在超长待机时间,75年前就接管了被曹操割裂成五部的南匈奴之一部,现在居然还有精神头造反?这是熬过了多少个姓曹的啊?比司马氏还要狠。
当然,罗宪父子的认真和惊讶也仅仅是因为其寿命长,别的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因为这南匈奴部众汉化程度已经很高了,没那么令人讨厌,所以,即便是兴风作浪,也不是什么心腹大患。
而王迪,对之高度重视,是因为刘豹还有个已经二十多岁的儿子刘渊。
刘渊现在只不过是小有名气,但是,原时空却能在并州趁着八王之乱自立,进而称帝,再有其子刘聪灭杀西晋,完成匈奴人对大汉的逆袭。
王迪最担心的不是这个,毕竟,司马氏虽然没有大权独揽建立晋,但是也正因此,还有点战斗力。这要打过来,也有段时间。
真正恶心的在于姓氏的问题。刘渊是西汉时期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当年汉高祖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冒顿单于相约为兄弟,所以,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刘雄,毕竟还是沾了自己这个隔壁老王血脉,心虚是难免的。万一被他控制了中原,以其强大的手腕能力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帜,将会很大程度抵消本方的优势啊。
况且,在他看来,只会喊打喊杀的匈奴人不可怕,汉化了,开始尝试着融入汉族的匈奴人,才更有威胁。
只是,印象中这刘渊应该还在给司马氏当人质啊,这刘豹怎么就造反了?难道已经被放回去了?
“此外,做乱的还有羌族?”罗宪继续往下看:“不过也是不足为惧,连个拿的出手的都没有,一群乌合之众而已,旦夕可破。”
不怪罗宪看不起,羌族已经比不上以前了,虽然人数非常多,但是分布的十分散漫,自己内部还没有统一,一部分羌族不光对汉人区域下手,还跟氐族因为地盘不断开干。
对于罗宪的不以为然,王迪有些头疼,路途遥远,诸多阻隔,这信息太过简略,详细内情根本就无法探知。但是,看这架势,怎么有点五胡乱华(其实不止五个,只不过,这五个破坏力最强,影响最大)提前上演的节奏呢?
当年是因为有八王之乱做铺垫,让各个内迁民族有了可乘之机,现在,两位司马氏斗的你死我活,为了补充有生力量,也没少利用、纵容蛮夷部落,算是给提前上演制造了最大机会。
区别就是在于,前世的五胡乱华中,真正打响第一枪的氐族领袖李特已经完蛋了,李雄更是被自己控制了,而鲜卑的高潮时期代表人物还没有机会搞事情,他们的先驱秃发树机能也已经被搞掉了,算是个利好吧。
这么一盘算,王迪心中也是稍微安定下来,只是,这种心态不能表露,要让罗宪重视这个问题。
“伯父,”王迪还是一副正经的样子:“毕竟,羯胡、西羌各部、匈奴都趁着司马氏内讧纷纷作乱,中原我大汉子民到时候势必生灵涂炭,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打出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旗号,是不是可以更早实现先帝匡扶汉室的远大理想呢?”
“但是依照目前的实力,立刻挥师北伐,难度很大吧?”虽然被谯周洗脑过,但罗宪也是血性男儿,不过,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好。
“集中目前的资源都用在北伐这件事上,其他的都往后放一放,找准北伐路线,未尝不可。”
“子均想从哪里北伐作为突破口?雍凉那里阻碍太大,除非张翼将军有重大突破。”罗宪依旧持悲观态度。
“如果从荆州作为突破口呢?”王迪的脑洞还是比较大的,跳出了几十年来从诸葛亮到姜维的思维局限。
“子均这是要放弃益州?”听了这话,罗宪没有高兴,冷冷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