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越与黑翼教的谈判,因为种种因素,本来是举步维艰的,可是,百密一疏的王迪,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以一记神助攻促成了谈判迅速达成一致。
在徳麦克麦看来,这是坐实了汉人得卑鄙无耻,那么,对本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即便有,也是误会,这笔账要记在汉人的头上)的黑翼教退他个海阔天空又能如何?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戮力同心在汉人身上狠狠咬一口,怎么着都收回本了,这点儿投资,值!
在范贲看来,黑翼教只要发展下去,迟早要和汉人有一决战,虽然说眼下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但是,有头脑发热认了死理的山越人诚信合作,借着东吴元气尚未恢复的时候来一下子也不是不可以,再说,庐陵整个郡都双手奉上,同意了自己的“无理要求”,怎么也要给点儿面子不是?这一步迈过去,不说一马平川也差不多了,走上轨道节奏的双方,又不约而同的将攻击方向选在了扬州。
没办法,口号喊的再是慷慨激昂,还是要捡软柿子捏的,王迪的荆州军团多年来一直在韬光养晦,虽然说没真正体验到这支军团在战场上的威力,但,正因为神秘莫测,才不敢,不想轻易招惹啊,这远比刚刚结束一场浩劫的扬州难对付——而且,二人都想到了,得罪扬州,以后万一不顺,事情未必没有转寰余地,但是,和王迪撕破脸了,那就真是要血拼到底了。
敲定了大方向之后,接下来就看如何切分胜利果实了,额,如果最后真的获胜了的话。
简单一句平分天下就想糊弄过关,开玩笑,这么笼统,哪有点同盟“诚意”?当年吴蜀迫于形势不得不再次同盟的时候,明知道很难实现,即便实现了也会打个头破血流,但依旧规规矩矩的把魏国的地盘给“瓜分”了:对于魏国所占据的北方9个州(”雍州”不在两国瓜分的范围之内的是因为,雍州设立在兴平元年,当时东汉朝廷仍被李傕、郭汜所把持,吴蜀不承认雍州正统性合法性),吴国和蜀国各平分得4州,对于首都所在的司州,两国以函谷关为界,各得一半(司州管辖范围为:三辅、三河诸郡,其界西得雍州之京兆、扶风、冯翊三郡,北得冀州之河东、河内二郡,东得豫州之河南、弘农二郡。”从地理位置上看,在分割司州时,最东边的洛阳必属东吴,而蜀汉向来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理想,所以长安必须要给蜀。函谷关历来是关内、关外的重要分界点,所以,吴蜀才以函谷关为界,两大都城洛阳、长安双方各得一个),唯有这样的职业和权责明确,才好意思喊出“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是汉伐之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的纲领口号不是?
所以,范贲授意谈判代表,一旦灭了吴国,扬州都是你们山越的,而黑翼教“只需”一个“区区”荆州,考虑到两个州综合实力差出太多,届时将在其他层面给予补偿,包括事成之后每年支付钱1000万,粮草50万石,连续支付十年、目前黑翼教盘踞的扬州范围全部转交,不越雷池一步……
其实一点同盟诚意都没有的范贲(连真面目都不示人),不仅很详细做了诱人的远景规划,还很理性的指出,鉴于对手实力的强大,这个只能定义为最高目标,如果无法实现的话还有一个最低目标,即彻底实现现有区域(也就是范贲不知道的底特律郡)高度自治,届时,山越配合黑翼教转攻交州,东吴中央政府不得“干涉”,一旦干涉的话,那么山越要负责在后面做好掩护,保证黑翼教能够全力拿下交州,拿下交州,则黑翼教势力便可以保证退出现有区域了——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交州拿不下来,我们就不走了,什么时候拿下什么时候走。
“单纯”的德麦克麦,并没有注意到范贲这隐晦的言外之意,更因为没有好好学习领悟当年刘备猥琐无耻的忽悠孙权那段历史,没有多想便欣然接受了这个胜利果实划分方案。
有了共同目标,又有一个都能接受的利润分割分配,工作积极性自然提高,下面才进入了正题:怎样合作出兵。说白了,就是谁出多大力。
范贲提出的就是,鉴于目前山越能够调动的一线作战兵力有45000人(德麦克麦提供),黑翼教能够调动的一线作战兵力有32000人(范贲提供),所以,在未来的进攻作战中,山越,将是主力军,黑翼教配合作战,为公平和安全起见,双方各留下4000人坐镇后方以防可恶的吴狗偷袭(其实就是为了防备盟友背后捅刀子)。鉴于山越投入的兵力更多,又是“主场作战”,范贲特意强调,在41000人的进攻兵力基础上,每增加5000人的投入,则事成之后每年支付的钱粮比例相应的上调。
……
于是,谈判,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结束了,大家都自觉得自己的利益和权益得到了最大程度保护,同时,也都以为自己的小心机成功的瞒骗过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