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变迁,斗转星移。
医术并非一成不变。
虽然前朝战乱,医术进步迟缓,但大萧建国后,南北交融,药材流通、医术交流频繁,不似前朝闭塞阻滞。
顾君宁虽医术高明,但她的部分医家观念还停留在五十年前。
五十年,沧海桑田。
闭门造车自然不可取。
明崖老人看到的,正是她的这处短板。
在得知顾君宁的医术皆为自学后,他不禁感慨后生可畏,摇头叹道:“可惜小娘子晚生了五十年,否则家师如果能遇到你这样的徒弟,罗出过去一年用坏的东西,什么笤帚衣物,全都堆在院子里。
顾叔陵本要帮忙扔掉,冯氏急匆匆地拦下。
“二郎别动,放着放着,这些东西可不能丢出院墙外去。”
晚上要点火堆烧了,这样新的一年里,家里的仓库才能够装满。
顾叔陵只好去准备柴火。
这些规矩,虽然前朝也有,但顾家无人迷信,很少照做。
顾君宁第一次见,颇有兴致。
冯氏神秘兮兮地带她在角落里挖了个坑。
“三娘啊,老人们都说,穿破了的鞋得埋在院子里。”
“这样,家里就会出当大官的儿子。”
刚好今年顾叔陵要参加省试。
冯氏早就盼着他一举高中,风风光光地穿上官服。
埋完鞋子,备好柴堆,外面天色已晚。
街上钟鼓齐鸣,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哎呀,该去看驱傩了。”
冯氏忙将兄妹俩往外撵,嘱咐他们好好跟着驱傩的队伍,接些祥瑞福气回来。
今晚,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燃起火堆。
火光接天,热闹喧嚣。
兄妹俩刚出巷曲,便遇到坊间的驱傩队伍。
戴着面具的老翁老妪领队前行,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
傩翁和傩母身后,跟着一两百个戴面具的小孩。
他们像模像样地唱着驱傩词,蹦蹦跳跳地走在队伍中间。
还有不少男女,头戴妖魔鬼怪的面具,且歌且舞,欢声笑语不断。
有唱曲的,有跳舞的,吹拉弹唱,一应俱全。
众人跟着队伍,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顾叔陵怕人潮把他俩冲散,便紧紧抓着妹妹的手,将她护在身边。
顾君宁也回握住兄长温暖干燥的手。
驱傩词唱的是百姓驱鬼的故事。
“……适从远来至宫门,正见鬼子一群群,就中有个黑论敦,条身直上舍头蹲。耽气袋,戴火盆。眼赫赤,着绯裈。青云烈,碧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