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针锋相对,真相浮出(1 / 1)

加入書籤

次日清晨,医院学术厅内气氛凝重。

院长面色沉重地宣布:“鉴于沈老病例引发的争议,院方决定召开听证会,邀请主治医师白昊与张启明当面辩论。”

张启明缓步走上讲台,神情倨傲,嘴角带着一丝志在必得的笑容。

“白昊,你以为你能靠运气一直走下去吗?”

而坐在听众席上的白昊,则静静望着台上,眼神平静。

“医学不是儿戏,一个实习医生也敢质疑资深专家?”张启明站在台上,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动不动就想挑战权威,这不是治病救人,这是哗众取宠。”

他说话时微微仰头,嘴角勾起一抹讥笑,整个人透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听证会由院方高层主持,几位权威专家列席旁听。

他们神情各异,有皱眉沉思的,有低头翻阅资料的,但都保持着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听众席上那个青年身上——白昊。

他缓缓起身,衣角在阳光下泛起一丝微光,仿佛体内真有什么灵气流转。

眼神平静,却又藏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

“张医生说得对,医学确实不是儿戏。”白昊缓步走上台,声音沉稳有力,语气中带着几分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坚定,“但正因为是生命攸关的大事,才不能让错误继续被掩盖。”

张启明眉头一挑,嘴角扬起讽刺的笑容:“哟,还挺能说?那你倒是说说,你想证明什么?”

白昊没有多说,而是打开手中的平板电脑,调出沈老的原始病历和一系列治疗数据。

“沈老入院时的症状表现为全身水肿、四肢乏力、心悸气短。张医生判断为肾功能衰竭,并开具利尿剂进行治疗。“但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常规治疗没能阻止病情恶化?”

他点击屏幕,一张张微观气血流动的图像浮现出来,这些影像来自他的“诊脉透视”能力,在普通人无法察觉的层面,精准捕捉到了肾络瘀阻的变化轨迹。

那些线条仿佛有生命一般,在屏幕上交织、游走,像是某种古老符文的现代演绎。

“真正的病症在于‘隐性肾络闭塞’,这是极为罕见的中医症候,现代医学尚无明确诊断标准。”白昊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语气略显沉重,“张医生开出的利尿剂虽然缓解了表面症状,却导致了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最终恶化病情。”

张启明脸色微微一变,但仍强作镇定:“你说得倒是头头是道,可你当时有证据吗?还是你凭空想象出来的‘肾络闭塞’?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谁信?”

“我当时的确没有确凿证据。”白昊淡淡一笑,语气不急不躁,“但我有一颗治病救人的心。我相信直觉,也相信患者的身体会说话。”

他再次滑动屏幕,展示出一张丹方推演记录表。

那是一份详细的药材配伍分析,记录着他如何根据患者体内灵气变化调整药方,精确控制药物反应。

“我调配了改良版‘回春散’,并配合灵针术对沈老的经络进行疏通。“经过三次施针后,患者的气血运行明显改善,肾络逐渐通畅。”

张启明的脸色终于变了。

他能感受到四周投来的目光正逐渐从支持转向质疑。

“你以为几张数据图就能证明你的医术比我还高?”张启明咬牙低吼,“不过是事后总结罢了!”

“事后的总结,往往比盲目的坚持更有价值。”白昊冷静地看着他,“如果你愿意放下成见,或许也能看到真正的医学之路。科学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场下一阵沉默。

突然,一位年长的专家开口:“这位实习医生所展示的数据,确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一位专家点头附和:“而且他对病情演变的推理逻辑严密,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启明脸色铁青,拳头紧握,额角渗出细汗。

他万万没想到,一场本应成为自己胜利演讲的听证会,竟成了对方展露锋芒的舞台。

就在这时,一道柔和却坚定的声音响起:

“医学的进步,往往始于对权威的质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汪苏苏站起身来,她穿着淡蓝色的医用衬衫,发丝整齐地束在脑后,神情认真。

“如果因为害怕担责而拒绝尝试新方法,那我们永远只能停留在过去。”她的目光落向白昊,眼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今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诊疗思路,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它值得被学习。”

大厅内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后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

白昊微微颔首,心中却并未放松。

他知道,这场辩论只是开始。

阳光渐渐隐去,学术厅的喧嚣也随之平息。

人群陆续散去,白昊站在原地,看着汪苏苏在讲台上与几位专家交流几句后,朝他走了过来。

“你今天表现得非常冷静。”她语气柔和,眼神中透出一丝欣赏,“我没有想到你能将‘诊脉透视’和丹方推演结合得如此巧妙。”

白昊轻轻一笑,道:“只是把看到的东西,如实呈现出来罢了。”

“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汪苏苏轻声道,“医学的进步,往往始于对权威的质疑。但敢于站出来的人,却少之又少。”

她顿了顿,从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白昊,“我刚刚向院方提议,将你这次的治疗方案纳入我们正在推进的‘现代中医诊疗融合研究项目’,并邀请你作为特聘研究员加入我的团队。如果你愿意的话。”

白昊接过文件,翻开一看,上面详细列出了研究方向、资源分配以及合作机制。

这不仅是一个研究平台,更是通向更高医学境界的跳板。

他抬起头,看向汪苏苏那双坚定的眼睛,缓缓点头:“谢谢你,我会认真考虑。”

会议结束后,众人纷纷离开,走廊上只剩下一盏盏昏黄的顶灯亮着。

白昊刚走出大楼,身后传来一声低沉的冷哼。

“你以为赢了一场辩论就安全了?”张启明从阴影中走出来,脸色阴沉如水,声音压得很低,“医院不是你一个人的舞台。”

白昊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神色平静:“我只是想救人,不是为了跟你争什么面子。”

张启明嘴角抽搐了一下,他转身离去,背影中带着几分不甘与忌惮。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渐次亮起。

白昊独自走在医院的小径上,脚步缓慢。

他抬头望向天际,星星尚未显现,只有深不见底的黑暗。

“事情远未结束……”他低声自语。

夜色渐浓,白昊独自走进位于地下一层的实验室。

门推开时,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混合着仪器运作的嗡鸣声,让人感到既熟悉又安心。

这是他在医院申请的一间临时研究室,用于整理白天的数据和药材样本。

不多时,门被轻轻推开,是汪苏苏。

“没想到你也下来了。”白昊有些意外。

“这些数据值得仔细分析。”她一边坐下,一边将平板连接到主屏幕,“尤其是你在针灸过程中捕捉到的灵气波动频率,或许可以为我们打开新的研究方向。”

两人开始忙碌起来,一边整理病例数据,一边讨论如何优化灵药配伍。

时间悄然流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偶尔传来键盘敲击声与低声交谈,营造出一种专注而和谐的氛围。

忽然,汪苏苏停下手头的动作,若有所思地看着白昊:“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比别人更早察觉这些异常?比如那些微观气血变化、经络走向……你的感知,几乎像是天生就超越常人。”

白昊一怔,心头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低声说道,“也许,是因为我父亲留下的血脉吧。”

“九曜堂的医术传承,在你身上觉醒了。”汪苏苏轻声说,目光复杂。

白昊没有回答,心中却隐隐浮现出一个猜测——或许是某种远古医者血脉的觉醒,让他拥有了“诊脉透视”这种超常能力,也让他能在危机时刻准确判断病情,甚至感知药材灵气。

他正要继续说话,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加密信息。

【黑日组织】正在调查你与汪苏苏的关系,建议近期减少接触。

白昊眉头瞬间紧锁,迅速收起手机,抬头望向窗外。

夜色沉沉,玻璃上映出的是自己模糊的身影,而在那一片黑暗中,似乎有双眼睛正静静注视着他。

他猛地起身,走到窗边,外面只有风吹动树影,仿佛什么都没有。

可他知道,真正的威胁,才刚刚开始浮现。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西京三院门口,空气中还带着昨夜残留的寒意。

一辆黑色迈巴赫缓缓驶入医院前广场,车门打开,一位身穿红色西装的女子踩着高跟鞋大步走来,气场凌厉而张扬。

她是——苏瑶。

医院保安还没来得及上前询问,她已经径直走向急诊楼大厅,手中拿着一份盖着红章的合作协议草案。

“我找白昊。”她淡淡开口,语气不容置疑,“告诉他,苏瑶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