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两条腿相当软活地挽来挽去,跳上跳下,蹦左蹦右,一点一点趋于大功告成似的将皮筋在两条纤细的腿上绷紧,直到绷得不能再紧时,未羊不免为之心头一紧,他想,“糟了,要完了!”他浑然以为女孩就像他家母鸡脚上不小心缠扯的麻绳一样,越缠越多,越多越乱,越乱越紧,直到不能动弹,最后只剩一跟头栽倒在地的份儿。
“到底在哪棵树上啊?你若是再不说我可真走咯。”童乐惯常性地威胁道。
此时,未羊眼前一亮。他见女孩无不像老师宣读成绩单时的诡异一笑,稍作喘息,忽地跳将起来,在空中一个漂亮的转身,旋即停留几秒,继而便轻飘飘地,颇似一团棉花稳稳地落至地面。随后,皮筋便随女孩弹跳的那一刻起开始哗啦啦地收缩起来,迅速又摊开,又收缩,又摊开,直至平行。在此期间,旁观的女孩不无羡慕有加地抿嘴笑着,有的还激动地拍手鼓掌称赞;当然,未羊也为之歆羡不已;同时,又将因惊讶而张开的大嘴转而换成抿嘴微微一笑。
“嗳!童乐,”麦草垛男孩猛然指着三年级教室方向,无不大惊小怪地对童乐说,“快,快瞧那里,看到底有多稀奇!”
童乐慌忙朝麦草垛男孩手指的方向望去,结果什么也没瞧见,便一脸错愕地问,“看什么?什么跟什么啊?什么稀奇不稀奇的?!”
“当然是三年级二班一个男生拉一个女生的手咯!如果当真有这么回事,我想必定稀奇,因为我至今还一次未曾见到过哩!当然,我此前也不是跟你讲过么?”
事实上,如若三年级二班当真有那么个男生拉女生手,那的确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对于未家村,乃至整个未家村毗邻的其他村落来说,这无疑是个忌讳,所谓忌讳,正是祖祖辈辈多年流传下来的所谓的‘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不杂坐’、‘男女无媒不交’、‘男女无市不相见’、‘叔嫂不通问’、‘寡妇不夜哭’等等。
正因在这里曾经盛行着如此传统的风俗习气,所以未家村如今的后辈们对男女观念相当强烈;譬如未羊父亲哪天跨出大门走在巷落里,他就断不能用眼睛刻意去瞧除了未羊母亲以外的任何女人,尤其是与未羊母亲年龄相当的女人;一旦被未家村人瞧见或撞个正着,必然会被左右乡邻在背地里说闲话(闲话自然忌讳一传十、十传百)。除了见面适可而止地招呼一声,简单的道个‘今天去哪儿了’、‘上午干什么来着’、‘您今儿瞧着精神有加’等等诸如此类的寒暄话,以表敬意以外,多余的话几乎不能多说、乱说、胡说,即便是与年长者或年幼者都一律不能,但凡只要是女人都大有可能会被牵连其中。
当然,一旦未家村整个大人圈子里产生了如此村风村俗,那么小孩圈里自然少不了受到熏染。因此,孩子们在一起豆耍嬉乐时对男女有别也界定得相当明显。于是,男孩自然就跑到男孩圈子里,女孩自然就跑到女孩圈子里,男孩和女孩两相互不干扰。从而一旦哪个男孩或女孩跑错了圈子(女孩跑错圈子的概率几乎等于一步登天;相反,大多都是男孩才那么干)便会被所有孩子指着鼻子从头骂到脚,耻笑到永远抬不起头,而且从此便会留个‘张三李四动过女人手’的绰号;继而那孩子便至始至终都背着这个绰号,直到换学校,或者即刻从校毕业,绰号适才会消失。事实上,消失也只不过是一码事,更重要的是会留此孩子记忆深处,成为永不可磨灭的伤痕。
然而,对于如此风俗习气,在学校这个小环境中也未可幸免。因此一旦耳闻有男女授受不亲之事发生,几乎无疑就成了未家村小学的一大奇闻乐事;大家必然会争先恐后着拔高脖子看个够。与此同时,每个人几乎都会给男女主人公准备一个‘深刻难忘’的绰号。
“好,”童乐稍事犹豫后便说,“走,去瞧瞧吧。”
“好。”
“走。”
未羊见童乐和麦草垛男孩嘴里叽里咕噜了两句,未见掏鸟窝之事有个眉目,便风风火火、意气风发着前往所谓的三年级二班。因此,未羊也只好糊里糊涂地跟着他俩屁股后面去了。
正如麦草垛男孩所言,三年级二班就近在垃圾场前方。但要顺利抵达,他们须得经过一片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因为从垃圾场的小路经过便是捷径,唯一一条捷径,除此之外,绝无仅有。当然,倘若不遵循就近原则,远点的路自然也有。但必须得从原路绕一大圈回去,再从学校门口重新入门一次,入门后左拐,再右拐,再沿学校围墙一直往里走,百米后右拐,再左拐事实上,一前一后少说也得近乎半个多钟头。
如此以来,这对与童乐和麦草垛男孩来说便无疑成了笑话。因为他们一个个号称孙悟空,飞天入海,天不怕地不怕,绝无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他们年少轻狂的决心。事实上,一旦他俩其中谁提出走远路的馊主意,势必会被另一方笑掉大牙,看低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