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去不行?”
“赶紧吧,几百口子的人命都交给你了,连场地都不看,像什么话。”
烦!
赵小满顶着一张不情不愿的脸去了。
在大山里想找个隐秘的地方还是很简单的,位置就在靠山屯外面那大片荒凉的树林子之内。
见到作坊的要求也不复杂,无非就是足够大,保持干燥,不见明火,距离水源近,然后就是一些需要将硝石原材体纯的东西。
这边在建造作坊,坝山那边也是。
赵小满朝大山那边去过一次,见他们把伐木的位置定得很近,一竿子支到另一个山头上去。
颜景正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要他们别一窝蜂,谁干谁的,而是一个或者几个人承包这件事,这样伐木的地方就能集中,木材伐完了之后还能开荒。
开了荒之后那地儿就是他们的了,而且头三年还不用交税。
坝山上的事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赵小满才知道,苏清河也在。
没几天的功夫,木材作坊有了,用废材料加工包装纸的作坊也有了。
准备工作就绪,就等赵小满一声令下开始生产。
赵小满:“着什么事急?”
宣传工作还没做呢。
要做也简单,当着别人的没有拿出火柴那么一划,这事就妥了。
而且火柴这玩意儿卖的也不贵,一包30根儿,也就才5文钱。
这玩意儿一出来,有人算了一笔账。
一根火折子省着点用,能用一两年。一块火石搞不好能使一辈子,30根火柴也就能用一个月,但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出现了火柴是咋回事儿呢?
俩字:方便,好使,还稀罕。
那往来随州府的客商们,把船和车装得满满当当,运的不是碱面,就是火柴
跟火柴这个稀罕物一块出现的,还有另一个稀罕物——冰棍。
这炎炎夏日,大夏天的,哪来的冰棍?
这么问的人就是少见多怪,经常不出门。
那挑着担子吆喝着冰棍儿的人都满大街了。
那白白的,带甜味儿的,两文钱一根儿。
那冰里面冻着果子的,三文块钱一根儿。
花花绿绿吃起来什么绿豆味儿,红豆味儿,芝麻味儿的,5文钱两根儿。
炎炎夏日,热死个人,小孩为这玩意儿都疯了。
这玩意儿还就跟传染病似的,起初街面上只有三五个,后来10来个,再后来不光是府城,周边所有县,哪条街上也得有好几个。
一度发展成不用小贩喊,只需要看到有挑着箩筐,上面盖着大白被子的,就知道那是卖冰棍儿的。
坝山上做火柴的作坊对做制冰的作坊嫉妒得要命。因为从半夜起,过来批发冰棍的小贩就在外面排起长龙了,这种长龙一天往往要出现2~3次,谁要是敢在这儿插队,那一准儿要打架。
但做火柴的作坊嫉妒个啥呢?他们的货大多数都买出随州了,弄得做都做不出来,才没这种拥挤的场面。
从头到尾都参与其中的颜景正,每次不厌其烦的感叹:“这天底下,每个地方都有一个赵小满就好了。”
那,每个地方是不是也都有一个他?
“……”
苏清河被自己的想法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