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女生
  3. 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4. 第361章 千叟院
设置

第361章 千叟院(1 / 2)


千叟院,是应天府近些年最大的面子工程。

皇帝陛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仁政,重视老年人的安养天年之事,而应天府作为大明最富庶得地带之一,百姓得生活相对富足,在第一次统计得时候,八十岁之上得老人竟是超过了一千人。

在官方数据上,第一次超过了北京城得的八百九十二人,这一下子,南都的排面一下子就起来了,由南京户部与内阁中枢,工部的相互沟通下,开始了千叟院的大工程。

当时,这个事情于谦是看在眼里面的,本想制止大兴土木,可却被李贤劝阻,皇帝陛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你可以劝阻,这民间为感朝廷之仁政恩典开始修建,你还组织,这不就是等着南京的官员反扑,等着各道监察御史弹劾的吗?

本来计划修建千叟院所需银子为二十五万两白银,南京一个碎银子都没有从府库里面拿,而是催捐,应天府的大户,官员,公职人员,都要拿银子来帮忙,不到半个月竟然收了三十八万两白银。

大家伙的积极性高,动功的速度也快。

即便是面子工程,也是在一方面能够凸显成化一朝的变化,既能彰显陛下的仁德,又能给李贤跟于谦的工作做出肯定,还能给本地的工匠创造一份不菲的收入,于谦对此不重视,李贤可很是重视。

当时建设的时候,可是南京城最大的工程,既是千叟,选址也很讲究,众人皆知大明太祖高皇帝葬于南京,处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南临梅花山。

而孙权的墓葬群也在此处。

既然是大明的仁政,这千古恩典之楷模,就建在了太祖陵墓的西面,也让太祖高皇帝在天之灵能够看到此时国泰民安的天下,整体建筑格局庞大,前殿简陋,这是真正的给那些想来这里养老的老人住的,而后殿就气势磅礴,这主要是给来往的大员看的。

整体格局是靠水背山,主殿千叟殿不敢正对太祖陵墓,只能侧转而建造。

因为当时应天府的各级官员都不知道,这仁政能够持续几年,别还没有建好,朝廷的仁政就被迫停止了,这种尴尬的事情一旦发生,那邀功就变成了犯罪。

当下,应天府官府召集了数万的工匠,没日没夜的修啊,只用了一年半就顺利完工。

就这样以后钟山风景区又多了一处5a级的旅游胜地,千叟院。

这本是给百姓们养老的地方,却因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很少会有人将自己家中行走不便的老人送来,建好之后,就是一座摆设。

这可是让只想着功劳,不想着实际情况的官员都惊呆了,最后在千叟殿的后殿之中,又动工修建了一座生祠,这还是给当时尚未亲政的小皇帝朱见深修建的。

徐有贞,李贤等朝中大臣都曾经来过。

众说周知,明朝给官员立生祠的很多,好的,坏的都有,好的一直保存下去,坏的一倒台就砸了,很少见到有人给皇帝修建生祠的,一来是因为皇帝跟官员不一样,这个皇帝好,你就跪下磕头,下个皇帝不好,你难道就不磕了,所有皇帝在某一方面来说,并不是很需要生祠。

二来是因为给皇帝陛下修建生祠是需要严格的审批的,你可以偷偷摸摸来,但不能盖出来,到处张扬,天子的祠堂是太庙,可以去祭祀的笼共才那几个人,你一个平头百姓,在家里面建这种违制的东西,那不是找死吗?

就算是现在有些银钱的百姓家中都会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算是当今皇帝的一个生祠,年份好了,就时不时的摆好牌位,磕头,年份不好,要挨饿受冻,就摆好牌位,骂骂老天爷你不长眼,顺带着带上皇帝。

而寺庙,道观,每到年后的第一柱香,也是要先给帝王上的,神主所书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神主是要放在佛前,南面受贺的,相当于给当今皇帝上香了,而第一柱香都是要拍卖才能得到。

而应天府建设生祠,有理有据,手续俱全,自身的行政级别又高,当然没有人会拿着这事参他们一把。

而此时的刘通带着周宁淮就出现在了生祠之外。

看着这座富丽堂皇的地方,刘通哑然失色,南京城是真的有银子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