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峰回路转(1 / 1)

加入書籤

邦邦,邦邦

独特的节奏,刘怀民知道是自己的新秘书在敲门。

不同的等级配备不同的保密人员,自己轧钢厂的秘书只能留下,这点让他也很无奈。

尤其这个秘书还是个女的。

“进来!”

身体坐正,一副威严模样。

来人快步进来,一身女士正装,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

“领导,西北农场的王部:长电话找您!”

“西北?王?”

刘怀民印象里只一思考,很快想起一个人来。

想到上级曾经提起过,让农场想办法,莫非…

“转过来!快点!”

“好的!”

没一会儿,刘怀民拿起电话,“你好,首长,我是刘怀民。”

“你好,怀民同志…”

两人虽然没有见面,但交谈很是愉快。

对方说话幽默,率真,两人互相客套后,就进入主题,询问红星拖拉机的情况。

刘怀民也是实话实说。

“首长,红星拖拉机是由红星轧钢厂制造出来的,现在技术成熟,生产条件成熟。”

“该拖拉机设计后,经过多次验证,动力…”

刘怀民知道这是机会,赶紧将拖拉机的清净介情况来。

“你说的,我们都做过调查了。”

“说实在的,我们也没想到国内会有这么优秀的拖拉机,虽然用的是蒸汽动力,但在某种程度上,比国内现有的柴油机都强!”

“尤其是在我们这,场面干燥的地方,缺少石油,但煤炭运输方便。蒸汽机简直就是给我们准备的…”

“首长,感谢您看重,现在我们这边也面对不少困难,不过我们坚信困难都是暂时的。”

刘怀民对轧钢厂有信心,对自己同样充满信心。

“怀民同志,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电话那头的声音让刘怀民心中感动,“首长,您有什么要求吗?”

“嗯,我们农场要扩建,就需要更多的机械来辅助…”

“所以,我这里要一千台拖拉机!”

电话里的声音充满坚定。

刘怀民却是被这一千台给镇住了。

“一千台?”

“对,有问题吗?”

“不,没有,完全没有问题。”

刘怀民高兴的喊着,这可是一千台啊,别的厂子里一年下来能有几百台就不错了。

大手笔,绝对是大手笔啊。

“怀民同志,我还有个要求。”

“首长您说。”

“现在是七月初,我要在月底的时候,接收最少一百辆,运送到西北农场。”

“当然,运输问题我们会解决,我你们现在有多少存货。”

这个问题,刘怀民还真有些拿不准,不过也不难,问一下就行。

“首长,您稍等片刻。”

“好!”

刘怀民将电话放在一旁,然后快速拨打电话。

响了一会儿,那边传来杨佑宁的声音。

“老杨,你先别问,厂子里有多少拖拉机存货。”

“快点啊!着急!”

杨佑宁接起电话就听到刘怀民的声音,虽然不清楚怎么回事,但多年来的搭档立马选择相信,只是让他说出具体的他也没底。

“你等下!”

“杨小涛,杨小涛过来。”

杨佑宁大声对着门外喊着,他这里跟杨小涛的办公室就隔着一道墙。

办公室里,娄晓娥听到什么,看杨小涛在看书,连忙开口提醒下。

“科长,好像厂长叫你。”

杨小涛听了下,好像还真是。

连忙起身来到办公室,“厂长…”

“你过来,跟老刘说。”

杨佑宁指着电话,杨小涛赶紧过去。

“刘书记。”

“小涛,你们有多少拖拉机。”

“书记,现在生产了146台,都在仓库里。”

“好!”

刘书记说了一句话,就把电话挂上。

杨小涛跟杨佑宁大眼瞪小眼,不过都听出对方有事,便在办公室里等着。

两人都没说话,没一会儿,杨小涛拿出烟给杨佑宁点上。

有一会了,还是没有动静,杨小涛准备离开的时候,电话响了。

杨佑宁迫不及待的接起电话来。

“老刘,嗯,你说!”

“什么?西北?那个王胡子?太好了。”

“好好好。我这就安排,放心,绝不耽误。”

杨小涛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挂掉电话的杨佑宁几乎要跳起来。

“小涛,来了,来计划了。”

“哈哈哈”

杨佑宁笑着,畅快的笑着。

等笑完,随即跟杨小涛说了情况。

很简单,西北的军场要订购一千台拖拉机。尽快交货。

这次采购直接走军厂特殊渠道,拍板的就是农场部长王,震。

杨小涛错愕当场,脑海中浮现的是两个词,军垦,建设兵团。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那可是百万大军啊。

“小涛,小涛,想什么呢。”

杨祐宁发现杨小涛愣神,赶紧询问,当然这也可能是太高兴了没反应过来。“一千台?”

杨小涛转眼反应过来,想到那广袤的西部地区,那里可是棉花的种植区啊,单单一千台能满足吗?

显然不能。

这一千台就是看看效果的,若是好用今后轧钢厂的拖拉机就不愁没销路了。

“对,一千台。”

“不过,老刘说月底前要拿出两百台来,两百台,还要运送到西北。”

杨祐宁认真的看着杨小涛,刚才刘怀民在电话里说了,对方很重视这次行动。

而且会在近期派人来四九城洽谈后续合作。

这意味着,轧钢厂的市场打开了。

“厂长放心。”

“余出来运送的一个周,我们俩周,俩周,就是加班加点,也要干出来。”

“老子,拼了!”

杨小涛在杨祐宁面前发狠,这次一定要打个漂亮仗,将西北这大户牢牢拴住。

等今后搞出内燃机,也不会没有人买账。

“好!”

“生产的事情交给你,其他的我来。”

两人分工明确,杨小涛急急火火的离开。

娄晓娥早在门口等着,见杨小涛出来,立马上前。

“拿上资料跟着。”

杨小涛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娄晓娥一愣。

随后看着杨小涛风风火火的模样,压住心理的颤动,赶紧回办公室拿起文件,小跑着跟上。

十一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已经停下。

前面,刘大明,陈斌王法等组长站成一排。

在他们身后是车文伟、周鹏、韩丽燕等一众技术骨干。

在后面是老员工。

新入职的排在最后面。

整个车间静悄悄的。

大家都在看着前面站在车头上的男人。

他们心里都了解当下的处境,也知道拿的薪水都是工厂里的存货,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厂长、主任让出来的。

他们心里感激,但也害怕。

看着生产出来的拖拉机,在仓库里静静伫立着,越积越多,越多越难受。

这段时间,他们在这个男人的带领下,一起学习进步着,一起忙碌着生产着大家都喜欢的拖拉机。

可现在,真的怕这个男人说出那两个字。

不少人低着头,不敢看。

不敢听。

杨小涛并没发现人们的异常,心里琢磨着怎么说这件事。

毕竟,一千台拖拉机只是电话中的决定,并没有上级的文件指示。

可事情到这里了,不说又不是那么回事。

说了,大家的积极性会更高,才能在两个周内完成任务。

心里有了注意。

杨小涛咳嗽一声,将众人目光吸引过来。

“同志们!”

“刚刚接到上级指示,西边开垦兵团,向我轧钢厂预定一千台拖拉机。”

杨小涛直接说完,现场一片宁静。

“主任,多少?”

陈斌觉得自己听错了,一千台?怎么可能!

“一千台!”

陈斌张大嘴,“真的?”

杨小涛没有回答,而是严肃的说道,“上级要求我们在十天内,干出54台拖拉机,凑齐一百好发车。”

“我跟厂长说了。”

杨小涛大手一挥,“我就说了俩字,拼了!”

“拼了!”

王法举起胳膊,众人不再怀疑,因为杨小涛从不说假话。

既然都拼了,自己还有什么想的,拼吧!

“拼了!”

身后众人大声喊着,这一次要扬眉吐气,打个翻身仗,让那些羡慕嫉妒的眼光,彻底傻眼。

“同志们,干起来。”

“干起来。”

刘大明回身喊着,周围一群人跑向各自岗位,一个个精神抖擞。

杨小涛接过娄晓娥的文件,手上拿着钢笔在一张请购单上签名,“让人去领取材料。”

娄晓娥跑开,杨小涛又在一张采购单上签名,交给刘玉华,“你去后勤采购三四斤白糖,然后说明晚上加班,要厨房开火准备晚饭。”

刘玉华拿着转身就跑。

杨小涛又安排其他事情,保证生产继续。

然后脱掉外套,将衬衣袖子挽起来,快步走向蒸汽机的打造点。

车间里忙碌起来,杨祐宁也忙的脚不沾地,但脸上却是笑声不断。

陈宫也放下手上工作,联系个各方人员。

泉城的汪厂长得到消息,也是消化了好一会儿。

刚开始跟轧钢厂合作的时候,确实觉得前景美好。

可随着事态发展,才发觉,自己想的太好了,忽略了现实。

就像他所在的鲁地,地方上有自己的考虑,更何况这里还有个汽车厂,哪能让‘外来户’抢了风头?他也清楚轧钢厂的拖拉机面临的困难,所以,里对轧钢厂的这次动作没报太大希望。

之所以一直维持着合作,这里面杨小涛的情分占了大部分。

可现在,一千台啊。

他们厂的轴承、轮胎等等。

“起死回生,起死回生啊。”

汪厂长放下电话,高兴的跳起来。

“小牛,小牛~~”

下午时候,杨祐宁跟陈宫两人坐上吉普车一路跑出轧钢厂,再也没回来。

等下班的时候,十一车间还在忙碌着,平常保卫们熟悉的背影也没有出现,让大伙好一阵失望。

而在此时,一千辆拖拉机的事情,迅速在轧钢厂中传播,瞬间如同湖面投下了石子,波澜炸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