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贾张氏下面条(1 / 1)
等下了班,杨小涛看看天色,便骑车赶往四合院。
一路上,行人匆匆,灰色的土墙在阴沉的天色下边的凝重。
一群孩子在胡同里打闹,不时抱在一起摔着跟头,还有的在墙角边蹲着看蚂蚁搬家,新奇不已。
现在城里教育资源不足,孩子生了一大堆,又倡导公平教育,教育资源平均下来,大家都一样,也没有后世那种学区房,所以只要是适龄的大部分都会上学。
这样下来,教室不够用的,就只能让学生分成两拨,上半天学。
这些孩子就是上午上学,下午散养的代表。
心里想着农庄里的孩子,若是明年再多些,也只能跟城里一样,半耕半读了。
心里想着,脚步不停。
刚回到家里,收拾一番,天上黑云已经压下来,风开始停滞,天与地的中间,闷的人能出汗。
一副暴风雨来之前的平静。
中院贾张氏坐在门口拿着蒲扇扇着,瞪着秦淮茹。
往常这个时候秦淮茹早回来了,结果现在全家人都等着吃饭,等着带回来的馒头,却死活不见人影。
屋子里,棒梗累的躺在床上,一个劲的喊饿。
自从被街道办要求劳动后,棒梗的饭量就跟无底洞似的,一天比一天能吃。
现在一个人吃一个馒头还得再加两个窝窝头,没有油水的日子,吃的更多。
“奶,妈怎么还没回来?”
“好饿啊!”
棒梗翻身起来,一旁的小当也捂着肚子。
“谁知道死哪浪去了。都快下雨了,也不知道家里人还饿着肚子。”
贾张氏肚子咕咕响,没好气的说着。
“那家里有吃的吗?”
“几个凉窝窝头,你饿了就先吃!”
贾张氏指着锅台上的三个窝窝头,棒梗摇头他要等着吃馒头。
小当却是走过去,将两个窝窝头拿着吃起来。
她知道,即便妈拿回来馒头,也没她的份。
以前还能跟奶奶分一半吃,后来哥哥吃不饱了,她的份量就逐渐减少。
最后,只有可怜的两口。
相反的,奶奶的一半从来没减少。
啊……
啊……
床上,小槐花突然哭起来。
贾张氏跑过去看了下,是饿的。
“小兔崽子赔钱货,哭什么哭?我真是欠你的。”
“给这家里做牛做马,伺候走了婆婆,又拖拉养大儿子,现在还要伺候你个小的,我这辈子就没一天舒服日子啊!”
贾张氏嘴里骂着,棒梗也不在意,反正这家里,就他一个男人,没了他,谁养老?前院许大茂拎着一条猪大肠乐呵呵的走进来,一进门就看到阎阜贵坐在门槛上唉声叹气。
灰色的门框,一个单薄的老头子面色惆怅的坐在那里,怎么看都觉得凄凉。
许大茂眼珠子一转,凑到阎阜贵跟前。
“阎大爷,凉快着呢?”
“大茂!回来了!”
阎阜贵应承一句,毕竟那阎大爷的称呼还是让他很满意的。
可看到许大茂手上拎着的猪大肠,又补了一句,“你这一个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嘿!”
许大茂坐在一旁,心里冷哼,老子一个人还不是被你们给逼的。
“一个人也挺好,想吃啥吃啥,没有养儿子的拖累,心事少。”
阎阜贵不说话了,他家最近闹腾的动静不小。
阎解成夫妻俩不交钱了,以后这口子开了,后面的仨小跟着学,他们老两口咋养老?见阎阜贵沉默,许大茂伸手从口袋里掏出半盒烟,递给阎阜贵一支。
阎阜贵伸手拒绝,哪有心情吸烟,何况还是许大茂的。
现在,闻着身边那味,没赶他就不错了。
许大茂却是拿出火柴,嗤的一声点燃,大口吸着,片刻后半支烟就成了烟灰。
“许大茂,你有事就说,没事赶紧回家洗洗去,别在这里埋汰人。”
“嘿,阎大爷,还真有事。”阎阜贵将烟灰抖掉,“我啊,今个可是替你们家出了口恶气。”
“恶气?什么恶气?我们家可没有受恶,你少胡说。”
许大茂嘿嘿一笑,凑到阎阜贵跟前小声说道,“今天我……”
随着许大茂的诉说,阎阜贵的脸上露出笑容,最后更是哈哈大笑。
“大茂,你这事,做的够格!”
“这种事情,发现了就要坚决制止,绝不姑息。”
“那当然了,咱们一样,都是嫉恶如仇的性子,眼里揉不得沙子。”
许大茂起身,“阎大爷,要下雨了,我先回了。”
“好!”
阎阜贵站起来相送,等许大茂过了垂花门,阎阜贵一口浓痰吐在地上。
“谁跟你一样!不要脸的家伙!”
转身,“孩她妈,好消息,好消息!”
“呸!”
许大茂同样吐在墙上,“老子就是用你的钱,气死你。”
轰隆隆
低沉的雷声传来,仿佛在告诉众人雨水要来了。
片刻后,豆子般的雨点打在地上,噗噗的不断响起。
院子里,成熟的西红柿黄瓜都被杨小涛摘了,此刻剩下的秧苗正迎接着大自然的恩赐。
啪啪啪
噗噗噗
雨滴不断降落,很快就连成了线,就像织布机一般,一根根丝线直立落下,成了线林。
天地一片黑暗,不时窜出来的闪电照亮周围,如同俏皮的孩子,东一下西一下的毫无规律。
整个四合院在这场雷雨中变得沉默。
不论是前院阎阜贵家的幸灾乐祸,还是中院里贾张氏的咒骂,亦或者是后院里许大茂的得意。
都在这雨水中,洗刷干净。
“下雨天,好睡觉啊!”
杨小涛把书桌前的窗户撑开,露出的空立马被水占据,屋子里的湿度迅速增高。一旁,旺财摇晃着尾巴,一副讨好模样。
而事实上,旺财确实在讨好,因为它还没吃饭呢。
杨小涛却不知道似的,只是摸摸狗头,然后拿起纸笔,想了片刻,开始书写。
陈大爷,大妈!
近来可好…
…
贾家棒梗饿的找东西吃,看着碗里最后一个窝窝头,也不嫌冷硬,拿起来就吃。
“奶,妈还会来吗?”
贾张氏正拿着小米粥给小槐花喂着,中午吃剩下的,他也懒得热热,反正天热的很,也不凉。
看到棒梗把最后的窝窝头吃了,贾张氏填填嘴唇。
随即眼神狠厉,“谁知道死哪去了。”
看着棒梗,心里还是给秦淮茹留点面子。
在她心里,秦淮茹肯定是在外面鬼混,都忘记家了。
反正都上环了,她还有什么顾忌?“奶,还有吃的吗?我饿!”
棒梗吃了一个窝窝头,哪能吃饱,看着贾张氏哀求着。
贾张氏肚子也饿得慌,“等着,一会儿奶给你做面条。”
说完放下碗,就去面缸里挖面。
嘎吱嘎吱面瓢跟缸底发出刺耳的摩擦,贾张氏费力的聚了一瓢二合面粉,随即看着见地的面缸,又抖了两下。
现在才八月初,下次领面还要月中,中间还有一个多周呢。
家里现在没了面,后面的日子怎么过?现在可没有易中海给他们家送棒子面。
贾张氏头一次感觉到,这当家好累。
没一会儿,贾张氏开始加水和面,一旁的棒梗小当都在那看着,等着贾张氏的面条。
晚上十点,雷声已经走远,雨水开始放缓脚步,希啦啦的琳达起来。
杨小涛放下笔,看着手上的三页信纸,在末尾处写上名字,然后将信纸塞进信封,又贴上邮票。
将地址写上,邮编写上,收信地址写上…
一切做完,杨小涛才觉得肚子饿了,而此时旺财已经趴在地上,有气无力的吐着舌头。
杨小涛起身,来到厨房找了几个西红柿,拿出鸡蛋,又从空间里找了几包方便面。
生火,做饭。
旺财陡然挺起脑袋。
贾家,贾张氏看着粘成一团的面条,皱着眉头。
“奶,这是面条?”
棒梗看着粗细不一,还有的粘成团的面条,跟记忆里母亲做的根本不一样。
“你懂什么,奶这做的是面片。”
“比面条好吃多了。”
贾张氏掩饰自己的尴尬,心里埋怨着秦淮茹不早点回来,自己多少年没动刀子了,这次可是出糗了。
“赶紧烧火,咱们吃面片。”
贾张氏催促着,让棒梗去生火,小当照看小槐花。
一家人忙碌起来。
没多久,贾张氏的面片下锅,然后锅里一片混沌,等出锅的时候,已经烂成一锅浆糊。
另一边,杨小涛的西红柿鸡蛋面也出锅了。
旺财在一旁也获得了一大碗,同样的还有一根卤鸡爪。
棒梗端着“面片”,感觉像是在喝面粉粥,没有任何味道。
贾张氏也喝了一口,突然想起,好像忘了放盐。
这时候才想起加盐,却发现盐罐子早已经见底了,只能拿起酱油给几个碗里加了点,这才有了点味。
即便如此,娘仨也是喝的咕咚咕咚的,肚子里有了点东西。
棒梗吃完,又去锅里将锅底打动一番,然后端着最后半碗,站在门口吃着,顺便等秦淮茹回来。
站在门口,本能的看向院子里,随即愣住,手上的碗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贾张氏见了连忙跑过来,对着棒梗屁股打了两下,“兔崽子,浪费粮食。”
说着低头把碗捡起来,还用筷子把“面块”拾到进碗里。
可棒梗根本没反应,眼睛死死盯着前方。
贾张氏皱眉,赶紧抬头看去。
啪嗒碗再次掉在地上,面汤撒了一地。
只见在她们不远处,灯光下,旺财正嚼着一支鸡爪子,露在外面的爪子不断抖动。
在它狗盆里,是一盆子油红的面条。
一瞬间,娘俩只觉得,这日子还不如一条狗。
“奶奶,我好饿。我要吃鸡。”
贾张氏这次什么都没说。
将棒梗拉到屋子里,关上门,睡觉。
另一边,杨小涛躺在床上,进入梦乡。
下完雨,空气清凉,正好睡觉。
然而,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杨小涛刚睡下,就听到一阵敲门声传来,伴随着的还有旺财的叫声。
杨小涛赶紧起来,打开门就看到周奎焦急的样子。
“涛哥,要,要生了!”
周奎急得吼出来,竟然比平常说话快了三分。
杨小涛立马明白,刘玉华要分娩了。
“婶子来了?”
周奎摇头。
“别急,你先去找王大山家的。让她照看着。”
“我骑车去接婶子,不要急!”
周奎点头,跑去敲王大山家的门。
没一会儿,杨小涛拿着一堆东西出来,里面有糖果,有威化饼,有巧克力,跟冉秋叶生产时候准备都一样。
这时候,王大山家的已经就来,院里还有人听到消息起来帮忙,烧水的烧水,遮挡的遮挡。
杨小涛不敢怠慢,连忙骑着车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