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烘干机的用途可不小!(1 / 1)

加入書籤

第二天清早,卡车来到大院子接李龙。

已经把明明昊昊送到村里学前班的李龙坐上卡车,往西而去。

现在家里这些人各司其职,都有自己的活。杨大姐算最忙的,清早起来给大家做饭,做完后收拾完就去肉干加工院子带着人加工肉干。

顾晓霞上班,韩芳上学。

再过两个月明明昊昊要去上幼儿园,到时真就是大家各忙各的了。

这回过去任务比较重,时间比较紧,所以李龙没打算去二哥家里。杜厂长说了,因为要等他到了再调试机器,所以运行过后再装车,会比较占时间。

一路往西,和后世路两边遍地棉花不同,眼下大片的戈壁滩。虽然已经是五月下旬,但有些地方并没有长出来多少草,入眼的是零星的梭梭红柳,地面上石块间能长出一些不高的绿草,看着很荒凉。

这时候虽然已经开始开发了,但大自然仍然是主角,荒地比耕地要多的多,不像后世,能开发的都开发了,不能开发的地方,也会逐渐铺上光伏板。

而那些铺上光伏板的地方,因为蒸发量减少,板子下面的草长的反倒好了。

卡车跑得很快,司机姓刘,挺健谈的,跑过许多地方,一路跑一路聊,倒也不觉得无聊。

等车到了奎屯农机厂,李龙发现一段时间没过来,农机厂的地盘扩大了不少,车间多了几排,虽然办公楼没怎么变,但厂子里热闹了不少。

卡车到门口,李龙下车登记,他发现这里的门卫也陌生了,应该是多招了人在轮换。

登记好后,门卫显然是得了杜厂长的吩咐,给李龙说,让他到了后就去第二车间,说厂长在那里面。

门卫还给李龙指了指第二车间的位置。

李龙带着车往那边走的时候,看到另外一排工间门口,有车排着拉货,而装车的东西,竟然还是清雪机!

这大夏天的,搞什么清雪机?

想想也就明白了,应该是冬天没轮到的定单排到这个时候了。虽然去年的冬天清雪没用上,但现在买回去,至少这个冬天不会没用。

卡车到了第二车间门口,杜厂长已经走了出来。

还好,这回手上没那么多机油。李龙下车后,和杜厂长握了握手。杜厂长笑着说道:

“来来来,咱们这回也算是研制了新设备了。”

李龙能理解杜厂长的心情。现在厂子里卖的比较好的三款设备,收割机、中耕机和清雪机都是李龙设计的。

杜厂长带着一些技术人员就很有挫败感——一帮子专业人员搞不过一个野路子选手。

显得自己很无能啊!

这回烘干机是小众产品,但杜厂长他们很重视。李龙提出来搞这个,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他们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李龙只提出来一个思路,并没有具体的设计。

所以这些东西都需要他们自己来想,这反倒激发了杜厂长和厂子里技术人员的斗志。

果然,集思广益,这才没过多少天,就设计生产出来了。

当然李龙也不是全无贡献,他上一世虽然不知道烘干机的原理,但知道烤箱之类的东西,知道电热丝之类的。烘干机嘛,无非就是搞出来一个内部空间,把电热丝之类的搞分布均匀一些。

比如分层之类的。

当然主要的还是杜厂长他们搞的,所以搞出来,设计生产完成,在检验的时候发现有用,那杜厂长他们就开心了。

至少显得自己不是那么无能嘛。

“来来来,我们刚才还开机试运行了一下,烤出来的东西还是挺不错的。”杜厂长笑着说道。

“烤?我要的是烘干机,不是电烤箱啊。”李龙半开着玩笑。

“一样一样的,把温度调试好,这个是多用途的。”杜厂长也笑着解释。

进了车间,就看到一个大方箱子摆在中间,已经插了电,不过开关应该没开。

这个箱子挺大,李龙估计一下,高约一米六七的样子,长宽至少在两米以上,从打开的门看进去,里面果然是分成许多层的,每一层都是金属架子,不是实心的那种。

“理论上讲,一次性烘干五十公斤的肉,按照我们设计的要求,两个小时内基本上就能把肉烘干。

当然具体烘干的程度,要通过时间来调节。烘干的话,那温度不能太高。”杜厂长介绍着,“正好今天后勤那边送过来一些馒头,咱们现场烘干来试一试。”

李龙倒也没觉得奇怪。本身在这边村里就有把蒸好馒头掰开晒成馒头干的习惯。

一来习惯性要多蒸一些,二来蒸多了,这个时候还好些,过段时间天气比较热,馒头如果敞开放着自己就干硬掉了,如果放在蒸笼里,又容易发霉。

不要听网上说的北疆这边干的啥都不发霉,都只会越来越干。用塑料袋包起来的馕同样会长毛发霉,敞开倒是不发霉,但干硬的就只能掰成小块泡奶茶吃。

也会有人说那馒头让它自然干就行,还要掰开晒干嘛?

掰开,没有馒头外皮包着,晒干的会非常的酥,但如果直接就敞开放着自然变干变硬,因为有一层外皮包着,等干了的时候吃着就像石头。

口感完全不一样的。

有技术员端来一盘馒头过来,杜厂长对李龙说道:

“来来来,一起掰开,从头到尾你上手一遍,操作过了你就熟练了,这样回去后,至少不会出大的差错。”

李龙也不客气,从开机开始,一步步开始操作。

“李龙你这不错啊,这么大带电的机器,看你操作起来一点也不紧张。”杜厂长看着李龙的操作,笑着说道,“不错不错,比我们有些工人和技术人员都强。”

李龙笑笑,并没有因此而得意。两辈子加起来操作过的机器多了去了,这方面的经验比其他人多太多了。

把馒头块摆在那一层层的架子上。摆完后杜厂长解释着:

“这架子下面有着电热管,放心,隔着呢,没有直接通。所以烘干的时候不会烤焦。当然,如果用烤的模式,那温度会控制开大,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烤。”

“烘干出来的水汽从哪里排?”李龙问了一句。

“嘿,果然还是有点专业的。”杜厂长指了指上面的排汽孔说道:“这里,你看有好几个,方便热汽快速排出。当然,烘制的时候人最好别碰这里。

这烘干机的外壳和里面有隔热材料,但这排汽孔那里排出来的汽温度就不好说了。”

他示意李龙关好烘干机的门,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机器发出了不大的声音,杜厂长趁机说道:

“馒头和肉干不一样,烘干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试验过,差不多也就是五到六分钟就差不多了,再多了就不好了。”

李龙点点头,杜厂长的意思很明确。自己需要什么干度的肉干,具体烘制多少时间,需要自己摸索。

毕竟这边试验的时候并没有用肉干,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程度的肉干。

当然,这么类推的话,不光肉干,现在用的贝母等药材,野蘑菇干,其实都可以用这个烘干机来做。

所以李龙想着等拉回去,如果这台烘干机没什么大问题,他至少得订购五台以上。

毕竟收购站几项大宗采购,除了皮子,其他的都能用到这玩意儿。

烘干机上面的排汽孔发出了细细地“哧哧”声,能隐约看到有水汽排出来,并不多。

毕竟这回烘干的馒头数量也不多。

几分钟过后,排汽声音没了,李龙关了机器,打开了烘干机门。

里面的馒头肉眼可见的小了一点儿,他伸手的时候,杜厂长急忙阻止:

“还是小心点儿,虽然你开的是烘干模式,但电热管还是热的,等等。”

等了一会儿,他再伸手进去,拿起一块馒头块,发现果然已经很干了。

掰开感觉一下,馒头块很干很酥,都掉渣儿,真的就像是在大太阳下面晒了两三天的馒头,不错!

“好好好,就这个,看着不错。”李龙笑着说道,“好啊!”

“没那么简单,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我得给你说一下。”杜厂长得了李龙的肯定,很是得意,不过他记着正事呢,“这个烘干机你也不能放太多的东西。那个电热管上尽量不要接触到你烘干的物品,不然有可能会起火。

另外,这里面有一些东西是易损件,我给你说怎么更更换。其实正常按操作规程使用,一般是不会坏的。怕就怕不是你操作,别人使用的时候,操作不规范,那就不好说了。”

杜厂长知道李龙家大业大,后面不可能亲自操作这些机器,所以才提出来这样的建议。

挺好,想的挺周道的。

李龙耐心的听着杜厂长和技术人员讲着烘干机操作的其他注意事项,有重要的地方他掏出小本子顺手就记了下来。

“杜厂长,太感谢了。”李龙听完后说道:“等回去后我把我那边的人教出来,先运行一段时间。如果没啥大问题的话,我可能会多订几台。”

“嘿,没问题!今年去自治区那边参加会议,我打算就把这个烘干机作为我们的新研发产品。”杜厂长说道,“我看啊,这个烘干机的市场前景也是挺广阔的,我们需要把这个好好的推广一下。”

“好好好,”李龙点点头,他又想到了,后面搞打瓜籽收购,压平后一样可以用烘干机来把打瓜籽烘干,加快回收的进程。毕竟光看天时去晒的话,受限还是比较大的。

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贝母、打瓜籽、野蘑菇干这些产品会持续给李龙提供现金流。皮子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慢慢淡出市场,毕竟野生动物保护法会慢慢实行起来。

但其实的这些药材、食材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这些食材的初步加工上,烘干机都能起到关键作用。

接下来就是把这个烘干机打包装车。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烘干机不被磕碰,技术人员连同工人一起,把烘干机抬上车之后,四面绑紧,还在边角包上了软棉絮固定好。

“看着也到饭点了,李龙同志,走,去我们食堂吃顿便饭。”杜厂长兴致挺高,“呆会儿吃完饭,再把清雪机的分红给你结一下。现在一百块钱出来了,分红好拿。”

“今年这春天夏天,清雪机卖的怎么样?”李龙随口问了一句。

“虽然不比冬天下雪的时候,但还可以呢。”杜厂长现在颇有点意气风发的样子。想想也正常,一个小小的农机修理厂,现在有好几款非常火爆的产品,订单不断,利润连续增长。

而他自己,也由原来的小透明,变成了市领导的座上宾,参加相关会议的时候,也由原来无人问津,需要去找当红的厂长书记主动问候,变成了现在他坐主排,其他相关行业的人员过来找他主动问好攀关系了。

“现在收割机的订单也已经开始来了。”杜厂长带着李龙去了食堂,他们那一桌饭菜已经上了桌,坐下来后杜厂长继续说道:“不光有南北疆的,还有远在甘省和陕省的订单。

我这也算是打出点名头了!”

“哈哈,好事好事。”李龙知道这个时候,要说专利保护,那简直是在开玩笑,但首创的产品,通常情况下还是有一定的保护加持的。

许多人在通常意义上讲会认为首创的就是原版正版,所以会有这个情节来买。

因此就算市面上出现有仿制山寨产品,只要原创的厂子不作死,订单肯定还是会有的。

毕竟眼下市场广大,还不至于几家厂子就拼个你死我活,大家也会讲究各占一处地盘。

饭菜挺丰盛的,看得出来杜厂长为了李龙过来,是用了心的。

李龙也觉得自己选的这个合作伙伴没选错,至少在已经盈利且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的时候,自己打个电话需要订制烘干机,杜厂长亲自上手,突击研发,很快就搞出了成品。

也有因为这个烘干机有市场前景,但李龙觉得,至少杜厂长这个人靠得住,没有因为富贵了,就有了傲气,就不怎么理人了。

毕竟这样的情况才是大多数。

吃过饭之后,杜厂长带着李龙去了办公室,聊了一会儿,然后财务人员就送来了分红的钱和详细的数据。

“虽然这段时间的分红不如开春之前,但累加起来也不少了。”杜厂长笑着说道,“你看看这营业方面的数据。”

李龙只是大概扫了一眼,具体的分红有个三万多块钱,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少了,对他来说虽然不算多,但代表着这个清雪机有着持续的现金供应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本来就是闲布棋子,有收获都是额外的。

把钱收起来之后,李龙就和杜厂长告辞,准备离开。

司机休息了一会儿,这时候也挺精神的,他从食堂那里打了浓茶,拿着大罐头瓶子装好提着上了车。

这时候大罐头瓶子当茶杯算是比较流行的。

这边有工作人员也给李龙准备了一瓶子,让他路上喝。

中午开车容易打瞌睡,副驾驶位置的人通常是要聊天提醒司机的。现在有这浓茶,应该能起到一些作用。

和杜厂长握手告别,李龙带着卡车往回走。

回程就相对慢一些,一来刚吃过饭,不宜开太快。毕竟这时候路况不太好,二来也是拉着机器,怕颠着了。

等回到县里,已经是下午了。李龙让卡车停在收购站这里,他进去给顾博远说了一声,收东西先缓一缓,他把孙家强和梁双成两个叫上一起去到肉干加工坊卸机器。

加上李龙和司机,还有烘干坊里正干活的几个人一起把机器卸下来,卡车司机离开,李龙让孙家强和梁双成回去,他则和杨大姐一起开始实验烘制肉干的过程和时间。

这个时间是关键,按李龙的想法,温控那边可以固定,只要把这边的时间实验搞好,接下来就可以把这个写成规范,煮好切好的肉干一盘盘放进来进行烘制,到点关机取出来就行了。

不管到时干活的人文化程度多低,无脑操作,至少发生错误的可能就比较低了。

所以他打算这边实验完之后,立刻就去百货大楼买个大挂钟过来。

就摆在机器边上。

机器卸在了院子里,李龙想得还得给它加个棚子,免得下雨淋了也麻烦。

大事搞好,小的事情可不少,一件件都需要落实。

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非常麻烦的活,但都需要人来做。

李龙给杨大姐说了操作过程后,让她先实验着,用一些做好的肉来检验时间。

李龙自己则开始准备给这个烘干机搭个简单的棚子,天气变化快,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下雨,还是先做好防备。

因为是临时性的,所以李龙去到百货大楼买了大块的塑料布,回来后从自家取了几根木头,到肉干加工坊,先搭了个框架,然后把塑料布铺在上面用图钉固定好,这就成了。

当然,抽空他还需要搭建一个比较坚固一些的,到时找专业的人来。

眼下这个,就先凑和着用。

其实最好放进屋子里,但这边的屋子门都不够大,这烘干机块头可不小,不方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