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王连长(1 / 1)
王青松看着冯彦昌,心里在那里琢磨着。
其实,他平时挂在嘴上的16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都没有被遵守。
现在才刚刚开始呢!
“青松!”
祝永华此时也着急地过来了,看着冯彦昌的背影,对着他喊了一声。
随后纠结地说道:“青松,冯科长,人还不错!这怎么办?他以前对你还是不错的!”
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我知道!”
可是知识分子的问题,确实是现在的主流问题之一。
想了一下说道:“走,把铁柱这些人叫上,我们去看看!”
祝永华闻言一阵的高兴:“好!”
……
广场上,赵铁柱一行人凑了过来。
“王……同志!这是干嘛?”
其他人也是一阵的好奇。
王青松平静地说道:“没事,就是给我壮声势。”
这时候的现状,不说错的情况下,声高就是有理。
干起来也是属于正常的事情。
冯彦昌其实对他真的挺不错,所以他不可能看着不管。
哪怕救不了,那也要让冯彦昌少遭一些罪。
因为被这些学生带去,想要全身而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走了过去。
“舒阳同志!”
是的,带头的人正是舒阳。
这家伙上次锅炉房的事情,因为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厂里通过处分以后还在技术科工作。
此时正是对方带头的。
这家伙和自己有些恩怨,自然更加不能让对方坐大。
现在大部分人都是属于随波逐流,属于观望状态。
谁的声望高,跟着的人自然多起来,慢慢会吸引一些人。
此时舒阳正在和一个青年在那里对着冯彦昌说教。
听到这话,舒阳气得牙痒痒。
“哦!王青松啊!”
舒阳说了一句,对着旁边的青年说道:“许晨同志,这就是那个投机的人,王青松,以前他是我们技术科的人,冯彦昌以前就给他走后门,你们说是不是?”
“是啊!就是!”
“对啊!好的机会都给他了。”
技术科的人也有人在那里说着。
王青松闻言叹了口气。
果然,当初自己风头有些过盛,这些家伙心里有些不满意属于正常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上来的原因之一。
就是担心有人对他进行攻击。
听这话里的意思,舒阳早就盯上他了。
旁边的青年许晨看了看他说道:“你就是王青松?那个投机的人?”
王青松看着他平静地说道:“许晨同志,你们响应号召来到这里,但是也不能听别人的一面之词。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听到这话,许晨饶有兴味地看了看他。
来到厂里,还是第一次有人敢对着他这么说,也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得这么一针见血。
随后问道:“哦,王青松同志,那你是想和我辩论?”
王青松笑了笑:“你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可以这么说!我不想有些人被利用,将好人污蔑成坏人。”
他知道,舒阳不足为虑。
但是许晨是这些学生的代表,说得过他,今天的事情就差不多了。
许晨看了看旁边有些狼狈的冯彦昌。
笑着答应了下来:“好!可以!你先说吧!”
王青松嗯了一声,先解释了一句:“许晨同志,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往上数,祖辈都是贫农,后来我自学到了中专,分配到了技术科。”
顿了一下,看向了舒阳:“舒阳同志说的事情,厂里的人都知道,我是通过公开考核去参加培训的,厂里的人都知道,但是舒阳却是在这里颠倒黑白。”
许晨看了看舒阳,皱着眉头。
舒阳此时有些紧张,不过他也有准备:“那是你们串通一气,你才进厂几个月。不是冯彦昌给你泄露题目,你能考第一?”
“就是啊!”
“是啊!”
也有人声援舒阳。
王青松见状直接说道:“文化课考试我是中专毕业,你承认不承认,你们很长时间没有摸,忘记很多内容,你承不承认?”
舒阳自然是不会承认。
见他不说话,王青松继续说道:“实操维修设备都是从其他单位现场拿过来的,你考了倒数第一,就说别人不行!是吗?”
这话,让舒阳脸色红了。
扯着脖子说道:“现在说的是你投机的事情!别混淆视听。”
王青松听到这话,反而轻松了。
不提这个更好。
现在解释其实都是苍白无力的,他只是给自己能站在这里安稳说话的机会。
闻言看向了许晨:“许晨同志,我以前是农民,后来成了技术员以后,在通知没下来之前,就已经从技术员转成工人,大家伙都是知道的,怎么就成投机了。
如果我是在通知下来以后,才转为工人,那才是投机。”
“是啊!”
“对,王青松同志早就已经转为工人了,都已经几个月的时间了。”
“就是!难道他还能提前知道谁要做什么?这不是笑话吗?”
“你这是质疑吗?”
王青松这边自然也有人声援他。
自然是赵铁柱以及沙春明安排的人。
也有些知道这个事情,也给出了答案。
许晨见状看看场上的情况,轻轻点头:“嗯,那你现在来干什么?”
王青松闻言,知道接下来才是重点。
不是为了冯彦昌辩解。
辩解还真的不是重点,接下来自然是辩论。
一开始还有理有据,说着说着就会跑题,接下来比谁背得多,更有理了。
随后看向了冯彦昌,这才说道:“16条里说过,对于技术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只要他们是爱国的,是积极工作的,都应该继续采取团结、教育、再团结的方针。……”
随着他的话,众人开始安静了起来。
许晨毕竟是高中生,这时期的高中政治,主要学的内容也都是这些。
闻言说道:“矛盾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是分辨敌我的问题,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当然了,敌我问题也是是非问题,比如我们……”
王青松自然接着下面的话:“凡是思想问题、凡是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仿佛、教育、说服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两人一来二往,在那里说着。
时不时地传来喝彩的声音。
舒阳此时一阵着急,这家伙怎么这么能说呢!……
事情和王青松想得一样,到了后面,其实就是背诵了。
开始跑题了。
“古代有个寓言,叫作“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作太行山,一座叫作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开始背诵三篇之一。
等他背完以后,王青松想了一下,这才问道:“那我问你!愚公移山,移的是什么山?”
许晨以为对方没学过,便笑道:“自然是一座叫作太行山,一座叫作王屋山。”
“错!”
王青松大喝一声。
这话,让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工人不懂,但是学生却是懂啊!许晨脸色一变,至今还没人质疑这句话,就要说话。
但是王青松却是喝道:“愚公移山,移的是什么山?是旧社会时期压在人们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你们说,对不对?”
“对!”
“说得太好了。”
……
下方掌声和喝彩声一片。
哪怕是这些学生都是一样的表情。
这才是学习啊!
这次来是学到东西了。
许晨闻言在那里思索着,没有再去说什么了。
这次辩论,他输了。
王青松看着他,平静地说道:“许晨同志,有些人想要借机搞事情,想要把我们这些好人污蔑成坏人。你看这事情怎么处理?”
许晨闻言看向了舒阳。
此时舒阳一脸的惊恐。
最后在许晨的带领下被人群给淹没了。
王青松见冯彦昌没人管了,这才对着赵铁柱喊道:“赵铁柱同志,把冯彦昌带走,我们要进行内部的学习和再教育。”
祝永华见状赶忙带人将人给带走了。
王青松自然是跟着一起撤离了。
等出来以后,王青松也是捏了一把汗。
好在自己的心态够好。
要是刚刚有个闪失,自己也要搭进去,不过看这个情况哪怕自己不掺合这次的事情。
下一次,舒阳也一定会针对自己。
就是不知道许晨这些人会把舒阳怎么样。
这已经不是他能管的了,他是真的不想和这些学生对峙和接触。
摇摇头,带着人去了车间附近的一间房间。
这里之前只是一个仓库,以后也是他们的基地了。
人都进来以后,王青松看着赵铁柱几人说道:“你们先出去一下,我和冯彦昌聊聊。”
几人闻言相互看了看。
最后还是离开了。
等人走了以后,王青松这才看向了冯彦昌:“冯科长!来根烟吧!”
他知道冯彦昌是老烟民了。
冯彦昌此时已经没力气了。
之前已经争执过,嗓子都叫哑了,但是没人听他的辩解啊!接过烟,默默地接过去。
王青松拿着火柴给他点着了。
没有说话。
冯彦昌同样也没说话,安静地抽着烟。
过了好一会,他这才说道:“看来,你还是做对了。今天的事情谢谢你了。”
王青松见状无奈地说道:“冯科长,我救的了一时,但是没办法一直帮你,后面你可能还要委屈一点。”
冯彦昌愣了一下:“什么意思?你也认为我是这样的人。”
听到这话,王青松说道:“冯科长!如果我是那样的人,今天就不会出面了。”
大环境他是改变不了了的。
只能将自己熟悉的人给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不是要“大学习”吗?
那我们自己搞学习不就好了吗?对象不就是冯彦昌嘛!这样的话,自己能够掌握。
冯彦昌在那里沉思着,意兴阑珊地说道:“那你想怎么样?”
“我们需要一个典型!”
听到这话,冯彦昌稍微思索了一下,在那里沉默着。
王青松见状说道:“当然了,这个典型可能要一些时间,估计半个月左右,你可能要去一趟农场!”
这个时候去了那里。
一部分是可以学习,提升觉悟,这是表明上的。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可以让冯彦昌稍微避一避。
等时机差不多了,可以再回来。
冯彦昌还是在那里沉默着。
王青松见状也没有勉强,说道:“一会我让人送点吃的给你,你先冷静一下,想想你的家人,不要做傻事。”
这时候做傻事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见对方还是不说话,王青松叹了口气。
只有让他见识到后面的事情,他才能真正明白,他的做法是在保护他。
没说什么。
这才转身离开。
……
王青松出来以后,将门锁上,对着赵铁柱几人说道:“先回去吧!”
他没有去解释太多。
现在还只是赵铁柱这些人暂时跟着他。
但是谁也不能肯定,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人,也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还是不要什么事情都挑明了。
众人闻言这才答应下来。
一起回到了车间。
到了吃饭的时间,王青松也给冯彦昌送了一些吃的。
只不过王青松没想到的事情,经过今天的辩论,不少的人对他都有了新的认知。
有些摇摆不定的人,也开始纷纷加入了他的小团体。
反正都是要加入的人,那不如加入王青松的小团体。
一时间,东方红指挥部的人数就上升到了五六十人,在单位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团体了。
也是最大的一个。
人增加了,自然不能再像之前那样。
王青松开始按照别人一样的做法。
将人数登记以后,按照班长、排、连来分配。
王青松自然是连长。
一共两个副连长,赵铁柱和祝永华两个相对来说熟悉的人。
从此,王青松摇身一变成了王连长。
当然了。
和那些学生自封的名头,那是真的没法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