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原子弹 ”(1 / 1)

加入書籤

“纳尼?!”

《文艺春秋》编辑部。

编辑小村真绪收到业务部的报告,吃惊的连手上的饭团都掉在了地上。

因为据业务部的统计,这一期《文艺春秋》在短短的3小时之内就卖出了十三万册!

这毫无疑问是因为这一期刊登了一篇堪称重磅的小说——《天局》

这个成绩堪称恐怖。

想当年,《周刊朝日》拿到了与太宰治一同投水的山崎富荣的日记,因为这个劲爆的一手资料,《周刊朝日》才创下了数小时之内卖出十几万册的记录。

而今天,因为一篇《天局》,《文艺春秋》竟然也复刻了一次这样的恐怖发行记录。

3小时之内卖出十三万册!

而且还是在传统文学渐渐没落的日本。

此时日本的传媒界,早就不是小打小闹的同好刊物的天下了。

从战后开始,日本的传媒业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蓬勃的文化需求,催生传媒产业迅速扩张,因此,兼顾时效性和报道深度的周刊,这种一战前不温不火的杂志形式,开始走上主流舞台。

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日报社和杂志社,也因此开始短兵相接。

激烈的竞争让《文艺春秋》的每个编辑都意识到,文艺并不能当饭吃!于是《周刊文春》应运而生。

这本《文艺春秋》出身的杂志,不再单调的连载畅销小说和女性内容,转而盯上了最适合日本体质的流量密码:丑闻、八卦、谋杀案。

也就是这本充斥劲爆八卦的刊物,迅速成为同时代发行量最高的综合类周刊杂志,一举达到70万份的巅峰,成为周刊之王,在社内取代《周刊文春》的地位。

然而即便是这部《周刊文春》,小村真绪也未曾听闻过什么3小时内卖出十三万册的恐怖发行速度。

“真是80年代日本文学的奇迹!”小村真绪如是激动地和同事们分享。

“小村桑,还是要纠正一下的,不是日本文学,是中国文学。”

“不过也真是惊人,没想到一名中国作家在日本居然会产生这样巨大的影响力。”

“那可是江弦,作品风靡全日本的中国作家。”

“这也是因为这次围棋擂台赛的事情实在闹太大了,国民关注度太高。”

主编森山雅太如是说道。

《天局》的爆火,中日围棋擂台赛占了绝对的功劳。

聂卫平执黑半目胜小林光一,可以说是传奇性的胜利,对日本国民的震撼程度相当于后世巴西的雨果乒乓球赢了马龙。

而“胜天半子”一词,这种极其符合日式审美的用词,又将这场比赛更加“传奇”化。

因而这才造就了《天局》这篇文章在日本的爆火。

另一边,取得传奇性胜利的主角聂卫平,乘坐新干线前往东京,准备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第十四局,与拥有“王座”、“鹤圣”和“天元”三称号的加藤正夫进行比赛。

聂卫平一到东京,就受到了当地华人们的热烈欢迎,大使馆给他贴心的安排吃住,担心他吃不惯日本的食物,特地给他安排了一桌家乡菜。

除此以外,很多日本当地的华人也给聂卫平写信,说这场赢下小林光一的胜利,是放了一颗“原子弹”,希望他再接再厉,赢下加藤正夫,再放一颗“原子弹”。

“不要有压力。”大使给聂卫平加油鼓劲。

他也知道,聂卫平接下来的这一仗,仍旧不轻松。

与小林光一截然不同,加藤正夫最擅长攻杀,有“天煞星”、“刽子手”这些称号。

且,加藤正夫同样正值棋力巅峰,今年是日本对弈次数最多的棋手。

有人统计过,此前加藤正夫与聂卫平一共交手过四次。

四战,加藤正夫全胜。

并且去年中日民间举办过一场交流赛,当时聂卫平和加藤正夫下了三番棋,最终比分是:加藤正夫2:0聂卫平。

以这样的战绩来看,聂卫平想过加藤正夫,同样是极困难的。

因此日本主办方那边,完全没把聂卫平当回事儿。

再加上这段时间,聂卫平对小林光一的那局胜利,被日本媒体炒的那叫一个火热,这让他们主办方这段时间憋了好大的恶气。

今天就是洗刷耻辱的时刻!上次聂卫平和小林光一的对局,他们就准备了闭幕式的会场条幅,这次干脆直接带了过来。

不光带过来了闭幕式的条幅,主办方还通知了坂田荣男、大竹英雄等日本超一流棋手,让他们来东京,准备参加赛后的仪式。

总之,完全不把爆种了一盘的聂卫平当回事儿。

比赛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开始了。

然而比赛的走向,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面对有着“天煞星”之名的加藤正夫,聂卫平毫不手软,执白棋,对加藤正夫的黑棋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凌厉攻击。

攻势一波接着一波,一环紧扣一环,一时间打的加藤正夫毫无还手之力。

一上午的棋下完,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加藤正夫要输!

于是日本主办方尴尬了,又把之前准备好的闭幕式条幅抓紧时间更换掉,将闭幕式再次换成恳亲会几个字。

所谓恳亲会,也就是联欢会。

结果这尴尬的一幕被中方人员看到,中方人员颇觉不满,跟郝克强抱怨:“比赛还没结束,小日本闭幕式都准备好了,这不是公然藐视我们的棋手吗?”

郝克强倒是非常大度。

“擂台赛结果难料,每一场比赛都可能是最后一场,提前准备闭幕式也无可厚非。”

“老郝,我要是有你这样的气度就好了。”

“哈哈。”

郝克强笑了笑,“那啥,我不和你说了,你先去吃饭,我还有点事要处理。”

“你不吃饭了?”

“不吃了!”

郝克强说罢迅速闪人。

干啥?

回酒店改稿子啊!说出来丢人,郝克强其实对今天的棋局也没抱太大希望,所以就连他自己,也事先只准备好了一篇中方棋手失利后进行闭幕式的讲话稿。

结果现在一看。

得,改稿子吧!

因此,日方工作人员忙着换条幅时,郝克强也迅速的去修改起了发言稿!不过在郝克强看来,这恐怕是他人生中最爽的一次改稿子了。

改的心甘情愿!

下午的棋,加藤正夫已是无力回天,他执着的收完了所有官子,裁判也宣布了比赛最终的结局:

中国棋手聂卫平九段执白4目半胜日本棋手加藤正夫九段。

加藤正夫绷着个脸坐起,日本这边也是被沉默一片,一句话说不出来。

最尴尬的是,输了也就输了,还要举办个恳亲会,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坂田荣男和大竹英雄对视一眼。

俩人都是身着西装,盛装出席,准备好好庆贺今天这场胜利。

结果现在,杯里的红酒喝起来都是苦涩的。

最尴尬的是坂田荣男,还得上台去发言,不过坂田荣男也的确欣赏聂卫平,毫不吝啬的盛赞聂卫平棋下得很出色,并表示希望把擂台赛继续办下去。

今天这盘棋下完。

日本围棋界没有人再敢小觑中国围棋。

此刻,他们真正开始把中国当作对手。

日本围棋国家队的主帅,也是聂卫平的老师,藤泽秀行九段,相当风趣,他笑着对聂卫平说:“我的头发已经掉了一半了,我从家里出来时,已经和理发师说好了,请他为我准备最好的剃刀。”

总而言之,这盘棋极大的震动了日本全国。

“聂旋风‘胜天半子!’”这样的话出现在越来越多日本人的口中,以及日本街头的各类报刊、周刊上。

《天局》这篇小说,也跟着继续火热,在日本成为越来越多日本人传读的小说。

在日本完成两盘棋局的聂卫平,精神抖擞的乘坐飞机回到国内。

让他意外的是,国内来机场接机的人员规格之高,令人大吃一惊。

要知道,聂卫平的飞机可是晚点了一个多小时,到达首都机场已经是夜里10时30分了。

这几位不同凡响的老同志,愣是在机场等了他一个多小时。

聂卫平哪见过这场面啊。

以前他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众运动运动员而已。

这阵仗都快超过世界冠军了。

“真好,老聂,下的真好!”

中方围棋国家队的领队华以刚给聂卫平竖起大拇指,“真是两盘振奋人心的胜利!”

“快给我们讲讲,怎么赢的?”

围棋国家队的其他成员也都有些迫不及待。

刘晓光抢在前面打听,“那盘打小林光一,怎么中间出现那么大的失误?”

“哎。”

聂卫平想起那一幕就一脸尴尬,“那会儿我要去吸氧,结果满脑子是棋,打不开氧气瓶了。

老郝看到了,也帮着我开瓶盖,没想到也打不开,因为没打开氧气瓶,我心情紧张,匆匆赶回赛场,脑子一木,走出了那么大一步恶手。”

“哎呦,我们就知道!”

国家队其他成员们七嘴八舌,“我们那会猜的就是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

“是啊,以你的水平,不能走出那么一步。”

“后来呢?后来是怎么重振雄风的?”

“什么重振雄风?”

聂卫平翻个白眼,“那手棋下完,我大脑一片白,后面的棋也不知道该怎么下了,觉得自己像是在梦游一样,这时候忽然想起了一篇小说.”

“小说?”

众人一愣。

华以刚挠挠下巴,“难道是《天局》?”

“嗯?”

聂卫平意外,“你怎么知道的?对,就是江弦同志的那一部《天局》。”

“.”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想到这部在国内早就和这场中日围棋擂台赛捆绑在一起的小说,竟然还和聂卫平有着如此渊源。

“你恐怕不知道,这会儿国内,都说你那盘棋是‘胜天半子’,用的就是江弦那篇《天局》里的词儿。”

“胜天半子?”

“是啊,你可能都不知道这篇小说现在在国内有多火。”

有“围棋帅哥”之称的汪见虹六段开口道:“这小说写的那个‘胜天半子’,这都快成个新成语了,到处在用。

哦,对了,那谁,连冯沐同志都给写了篇文学评论!评论里还夸你了。”

“是么?”

大名鼎鼎的冯沐,聂卫平当然有所耳闻,听说还和自己有关系,一回去就赶紧找来了这篇文学评论:

《与天、地、人斗,其乐无穷!——读‘天局’》

评论文章一开始便提到了聂卫平对小林光一的这场棋局,冯沐称赞聂卫平这盘棋“像拿出了要撞沉‘吉野号’的气魄”。

随后,冯沐又谈到命运。

“客观上,命运是不存在的,但主观上,经历越多也越信命,我记得呵尔唔斯曾说过:‘排除所有不可能,不管剩下的真相有多不可思议,都是事情真相。’”

呵尔唔斯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20世纪初就被引入了中国,被译作呵尔唔斯。

接下来,冯沐称赞《天局》这篇小说,认为这是一气呵成、几无冗笔的绝佳之作。

“.江弦一篇《天局》,告以世人,芸芸众生碌碌终日皆在修行。”

“何以谓修行?与己斗、与地斗、与天斗。”

“如何与己斗?贵在勤学。”

“如何与地斗?贵在智勇。”

“如何与天斗?贵在舍得。”

“.”

读过冯沐这篇评论,聂卫平对《天局》的理解更上一个层次,对江弦的佩服又加深几分。

随后又在读一遍《天局》这篇小说。

历经和小林光一的一战,聂卫平再读《天局》,只觉得这篇小说仿佛和他的人生镜像一般。

小说主角浑沌的经历和他也挺像的,当年他在北大荒下放时,也和浑沌一样,常常徒步几十里路,去找好手对弈。

那盘棋也和他与小林光一那盘相似,都在一场绝不认输的对局之中,胜了对方半子。

随后几天,北大团委出面邀请聂卫平来北大做个演讲。

聂卫平欣然前往,演讲中也没有涉及太多围棋的事情,而是一再给大学生们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够把围棋和民族情绪区分开。

除此以外,他还亲口承认了自己在与小林光一比赛的最艰难时刻,想到《天局》这篇小说。

一句话宛若烹油,浇的《天局》这团火威力更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