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趁火打劫”(1 / 1)

加入書籤

当然了,这里的“黑红”不是后世张大大那种,真的走“黑红”路线。

而是让小说在欣赏者和批评者的争议中不断去提升其自身知名度。

“江,我必须给你安排个角色。”贝托鲁奇拉着江弦,几乎是恳求的语气说出这句话。

贝托鲁奇这个导演呢,特别喜欢用腕儿,特别想把认识的这些牛逼的中国人塞进自己的电影里。

中国第一代时尚教母宋怀桂,贝托鲁奇邀她出演了隆裕太后。

文化部副bu长,人艺的老戏骨英若诚去故宫探班,被他抓住,出演了监狱长。

就连陈皑鸽也能给安排一角色。

因为陈皑鸽拉着贝托鲁奇吹了一晚上牛逼,搞得贝托鲁奇以为他在中国也是什么响当当的人物,就给往电影里安排了那么一角儿。

那连陈皑鸽都能演,那更别提江弦了。

这段时间可是让贝托鲁奇给惦记坏了。

有事儿没事儿就提这么一茬儿。

眼瞅着江弦这么大咖位的人物就在自己身边,要是不能用,那实在是太可惜。

面对贝托鲁奇的穷追猛打.啊呸,盛情难却,江弦也只好答应下来客串客串。

和贝托鲁奇简单聊了会儿客串的角色,江弦开口问道:“贝导,有个事儿想问下,听说最近剧组的资金出了问题?”

“当然没有。”贝托鲁奇本能的否认。

“.”

江弦翻个白眼,“贝导,我看最近保险公司监管员可是老往你房间里跑。”

“.”

贝托鲁奇沉默住。

确实,江弦的房间住的离他的房间不远,而且江弦在剧组里有着非常核心的地位,很多事情就算不说,已早经落入了他的耳朵。

“贝导,我找你打听这个,不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作为一名编剧,我觉得我有权力知道剧组的经济状况,而且我在美国也有一些钱”

“有一些钱?”

贝托鲁奇马上反应过来。

老天!

江弦的平易近人,加上中国的这个环境,似乎让贝托鲁奇忽略了一件事情

——江弦可是一名作品畅销全美的作家!天知道他赚了多少钱?!

作为一名电影人,贝托鲁奇免不了会对文学界产生关注,尤其是那些作品畅销的作家。

而江弦这个名字,可是时常能跻身进畅销排行的前列。

贝托鲁奇知道,这些畅销作家一个比一个有钱,版税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就说斯蒂芬.金吧。

在美国有一句话:

“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小说。”

贝托鲁奇不仅知道他,还认识他。

历年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斯蒂芬.金的小说总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

在一九七九年,在斯蒂芬.金三十二岁,也是他写出首部畅销作品《魔女嘉莉》的第五个年头。

斯蒂芬.金一跃成为了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

亿万富翁!

没错,作品畅销五年,给斯蒂芬.金带来了破亿的资产。

据说他的每部作品的版税都超出千万美金之巨。

这恐怖的利润听的贝托鲁奇都眼红。

江弦的作品畅销几年了呢?

贝托鲁奇思索了几秒这个问题,然后意识到自己似乎不能把江弦当作其他中国人来看待。

于是不再掩饰,干脆承认:“没错,资金是出了点问题。”

前面就说过了,《末代皇帝》,《末代皇帝》的总投资预算大概是2300万美元,投资完全是由托马斯一人谈成的。

当时为了避免拍摄被好莱坞影响,所以拍摄资金并没有好莱坞资本的介入。

启动资金的30万美元是英国的著名的制片人托马斯一人出的,后来他又单枪匹马一个人在英国、意大利、法国找了5家银行,分别给影片各贷款500万美元,影片的资金没有一分钱来自好莱坞。

当然了,人家欧洲银行也不傻。

借你这么多钱,不还怎么办?所以必须上保险,要给我们保证保证资金至少可以回本。

那人保险公司也不傻。

给你们做这么大的保单,万一真赔了怎么办呢?

不上。

是否给上保险?要取决于影片的发行结果。

无奈之下,凭借着贝托鲁奇的名望,托马斯把《末代皇帝》影片的预授权卖到了世界各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有了这些影片的预售结果当凭借,保险公司同意投了保。

保险公司投了保,银行也放了心,托马斯这才从银行贷出了款,银行以分阶段的形式打给摄制组。

而电影从开机到现在已经将近有四个月的时间了。

贝托鲁奇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人,在贷款的压力下,他拍摄速度飞快,进度一天天的赶。

此外,为了推进拍摄进度,贝托鲁奇先派了一支队伍回罗马,拍一些内景戏。

结果罗马那边进度缓慢。

京城这边儿呢,又是一场场的大场面戏份,华丽场景拍摄太多。

贝托鲁奇合计着回头准备去东北去取外景。

结果东北还没去呢,跟银行借的钱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这还没做后期呢!当初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保险公司在摄制组里安插了监管员,以防超支烂尾。

监管员做的那是相当合格,盯得很死,时常查账,对于贝托鲁奇糟糕的经济状况,他们早有察觉,这段时间没少威胁贝托鲁奇,准备查封他的摄制组。

所以摆在贝托鲁奇面前的是个巨大的烂摊子。

电影还没拍完,他们没钱了!

而且他们也很难保证这部电影拍出来,就能瞬间扭转当前的境况。

毕竟电影界有很多同仁都说过,花这么多钱去再现一段欧美观众并不熟悉的时空,制片人和导演一定是疯了。

目前的情况是,托马斯那里也没钱了,贝托鲁奇干脆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凑了200万美元,继续烧在《末代皇帝》上,然后忍痛砍掉一些拍摄的内容。

嗯,能拍成啥算啥吧。

当然了,这是最没办法的选择。

在此之前,贝托鲁奇还是想挣扎一下子的。

“目前的计划是,我准备利用电影圈的人脉,先把部分样片送到戛纳,至少先唤回一些资方的信任,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些资金上的补充。”“嗯”

江弦抽了口刚才点上的烟,身体微微后倾,缓缓道:“我很钦佩你,贝托鲁奇导演,真的。”

“嗯?”

贝托鲁奇被这话说的有点儿懵。

他发现江弦的形象似乎也有点儿不太对劲了。

就仿佛一秒就从一名作家、编剧转变成一名.说不出的身份。

总之,他在江弦脸上能看到很“市侩”的滋味。

“想想看,你凭着一腔热血,背负数千万的贷款,来到我们中国拍摄电影,想把中国形象介绍给海外,想向世界阐述中国历史。

我去过国外,我知道国外对我们中国有多陌生,所以你做的真的是太有魄力的一件事情,之所以我会愿意加入你的剧组,也有这个原因的驱使。

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我想,我们的上级都能有史以来首次把故宫太和殿开放给一个电影剧组,那么我作为一名国人,为这部电影做些贡献也是应该的”

贝托鲁奇听完江弦的话。

心里觉得很暖,但又有点说不出的迷惑。

这个时候和我说这些是什么用意?“要不我们谈谈《末代皇帝》的版权价格?”江弦忽然道。

“嗯?”

“是这样的。”

江弦双手放在桌上,整个人的状态很松弛,“咱们认识不久,你可能不知道,我在美国搞了一家影视公司,因为这家影视公司才刚成立,在独立电影的制作水平、发行渠道上暂时都没办法和好莱坞的那些传统大厂相比,所以暂时拿不出什么影片.”

“你是说”

贝托鲁奇明白过来了。

“你想让你的这家影视公司投资进《末代皇帝》?”

“你不是也缺钱么?”

江弦笑了笑,“你现在的全部资金希望都在好莱坞,可又不希望好莱坞来干涉电影的拍摄。

我这家影视公司虽然比不上好莱坞的那些老牌巨头,但至少和他们相比,在拍摄问题上你可以放心,至少我的干涉都在你的容忍范围之内。”

“.”

贝托鲁奇低头思索起来。

确实如江弦所说,他现在去找好莱坞,那面临的就是两种情况。

一是好莱坞趁火打劫,趁着他资金短缺以一个非常低的价格拿下《末代皇帝》。

二就是好莱坞对电影的干涉。

贝托鲁奇太熟悉好莱坞的拍摄模式,他为什么一开始就拒绝好莱坞的介入,正是因为他明白,一旦好莱坞介入,那《末代皇帝》就不是他想拍出的《末代皇帝》,而是好莱坞想拍出的《末代皇帝》。

反观江弦。

虽然这个家伙很讨厌,也经常对他的拍摄进行一些干涉。

不过贝托鲁奇也不知道是自己被驯服了还是怎么的。

一开始还会和江弦进行争吵。

但是后来对他的容忍度就大了很多。

比如有一场戏,贝托鲁奇想要朱琳饰演的婉容,穿着华丽的礼裙,妖娆的躺倒在沙发上,失魂落魄的抽着大烟,这时候川岛芳子缓缓捧起她的玉足,充满爱意的脱掉她的鞋子,亲吻她的脚趾贝托鲁奇觉得这么拍,又吸睛,又能诠释婉容和川岛芳子之间不能言说的暧昧关系,还能呈现出精美绝伦、脸红心跳的绝美画面。

结果被江弦果断叫停了。

他以编剧的身份给贝托鲁奇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而且振振有词,满嘴都是“历史巨片”、“降低品格”这种说法。

最后贝托鲁奇只好屈服,删除掉他临时起意的这段戏份,转成川岛芳子和婉容对视一眼,各自眼神复杂,然后两人前后脚进入房间,留给观众想象上的空白。

总之,江弦的这些干涉,贝托鲁奇是能够容忍的,而且也不会让他觉得这是在毁掉这部电影。

至于江弦的电影公司只是小公司这种问题管他呢?谁的钱不是钱?

我要的只是钱而已!

“你能拿多少资金给我?”贝托鲁奇开门见山的问出这个问题。

“我们只是小电影公司,资金不多。”

江弦低头思索一阵儿,道:“这样吧,500万美元,我想要《末代皇帝》30%的电影版权,以及上映以后北美地区的整个版权。”

“怎么可能?”

贝托鲁奇有些气愤。

光想着好莱坞趁火打劫了。

江弦这不也是趁火打劫?

这部电影目前已经投了将近2500万美元进去。

江弦只想出500万美元,只是这笔投资的五分之一,是整部电影投资的六分之一。

这么点钱就要拿到三分之一的版权?甚至他还不满足。

还要北美地区的整个版权。

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我是不可能答应的。”

贝托鲁奇道:“500万美元,我最多只能给你10%的电影版权,你太看不起这部电影了。”

“呵呵。”

江弦笑了笑。

他当然也知道,不可能拿500万美元就拿到这么大的一块儿利润。

所以只是先和贝托鲁奇砍价,提出一个价格去试探对方的心理预期。

这生意还真不太好谈。

因为贝托鲁奇也不是那种错过了他就没人投资的导演。

虽然在美国人眼里,托老师贷这么大一笔款,要拍一部跟中国古代皇帝有关的电影,放给欧美观众看,还想指望靠它大赚一笔,这简直是疯了,精神有问题。

但好莱坞那边儿的电影公司可不全是傻子,那里总有慧眼识金的家伙,《末代皇帝》这么好的片子也一定会有人看中的。

而且这部电影也真的是很赚钱。

《末代皇帝》上映以后赚了多少钱呢?这电影最开始在意大利公映。

一开始,西方观众觉得它节奏缓慢、剧情模糊。

但仅仅是第一波放映结束,贝托鲁奇和托马斯就收回了全部成本。

之后更是拿奖拿到手软。

在横扫奥斯卡,独得九项大奖之后,电影趁热而上。

就这么说吧。

《末代皇帝》的盈利,竟然养活了合作方之一的北影厂整整六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