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一天300亿,疯狂的外资!3000辆OFO(1 / 1)

加入書籤

11月12日,上午10点。

黄征代表拼呗,率先在微博、今日头条上公布了双十一大促销售额。

70.3亿的恐怖业绩产出,着实把电商从业者吓了一跳。

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拼呗只是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电商平台,准确来说,运营时长满打满算,只有一年零两个月。

战报上‘70.3亿’的字体,设计得十分张扬酷炫。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拼呗top50的店铺销售排行榜海报。

“美的旗舰店,订单4.8万,客单价2680元,销售额1.3亿!”

“美特斯旗舰店,订单129.1万,客单价93元,销售额1.2亿!”

“罗莱旗舰店,订单17.8万,客单价617元,销售额9700万!”

“奥克斯旗舰店,订单6.2万,客单价1460元,销售额9100万!”

“……”

单店销售额破亿的品牌有2家,单店销售额超过5000万的品牌有17家,单店销售额超过1000万的品牌有86家!大促战报最核心的作用是,吸引商家入驻和风投关注。

言外之意,来拼呗,就能赚钱!

……

……

“70.3亿?这特么到底掺了多少水分!”

亰东总部大楼,柳强东一脸的不可置信。

这一次大促,亰东在双十一当天,最终的销售额是23.6亿。

他让徐磊稍加润色,就变成了29.7亿,用意很明显,告诉用户和投资人,亰东即将迈入日均30亿华元的销售等级。

可他没想到,陈延森比自己还能吹!按他的预估,拼呗的真实成交额,应该在40到50亿之间。

“我询问了几个商家,实际销售额与海报上的数字相差无几。”徐磊弱弱地说道。

“拼呗公布的头部品牌销售额,大概率提前沟通过,商家又怎么会说实话?当然,也许没掺水,但那些腰部和尾部商家呢?”

柳强东笑着摇了摇头,一副我早已看穿的样子。

刷销量而已,很难吗?

小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平台则视而不见,下面的商家自然刷得飞起。

比如,用十双袜子做个福袋商品链接,价格就设9999元,库存设1000个,用户收货后申请退运费差价,直接退全款,简简单单就能刷出1000万销售额。

千万别认为用户看不上几双袜子,往往这种福袋商品,刚一上架,瞬间就能被秒空。

此外,内衣、内裤、保温杯,男鞋、女鞋、垃圾袋,无一不是用户眼中的抢手货。

徐磊点了点头,并没有继续争辩,而是小心翼翼地问道:“老板,战报上的数字,要不要改成3开头?”

“39.7亿?太假了!多个几亿没问题,多十几亿,很容易被第三方的数据机构扒出来。”

柳强东连连摇头,果断否定了徐磊的提议。

“我的意思是,改成30.7亿,数字更漂亮一点。”徐磊连忙解释道。

“嗯你看着办吧。”柳强东沉吟了几秒,摆了摆手道。

每次往上加几亿,倒也没什么问题。

至少比夭猫商城和桃宝c店强,动不动就拿几万块的福袋冲业绩,搞得谁不会似的!不等亰东发布大促战报,阿狸便紧随其后,放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总销售额197亿元(夭猫商城139亿、桃宝58亿),同比增长了208.2%。

原本卖出了5亿销售额的苏宁,本想借机用大促战报,为自家平台做个宣传的,见此情形,又把正在编辑的战报急忙撤回,将具体的数据逐一抹除,全部换成了模糊不清的概念词。

看完苏宁的战报,什么数字都记不住,通篇下来,只对‘激增’、‘狂飙’、‘暴涨’、‘逆势高增’、‘首小时战绩亮眼’、‘峰值不断刷新’等词汇有印象。

但你要问苏宁双十一销售额是多少?对不起,无可奉告!

“197亿元?”

看到阿狸的战报后,柳强东的心情更差了,他本以为按照去年的增长趋势,阿狸顶多80亿左右。

“老板,要……”徐磊张口问道。

“不用了,就30.7亿吧。”柳强东认命了,有气无力道。

打不过阿狸就算了,跟拼呗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要不是otpp的投资热情不减,亰东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如果放弃重资产的仓储和物流模式,避开阿狸和拼呗的锋芒,或许就不用这么累了?

柳强东暗暗思忖着。

但他转念一想,又把脑海里的愚蠢想法给掐灭了。

商场之恶,不亚于战场之险!

难道亰东主动认怂,马立云就会放过他?

即便马立云不再对亰东穷追猛打,陈延森也不会心慈手软。

论‘睚眦必报’,在互联网商圈,无人可出陈延森左右。

快递行业的惨烈竞争,让国内的一众大佬,见识到了陈延森凶残的一面。

速峰、亚风、速尔和安能等,死得无声无息;三通一达、全峰被收购。

柳强东心里清楚,亰东不进则退,必须迎难而上!

否则,最好的结局是被人收购,最惨的结果是沦为拍拍网、易迅网之流,要么等死,要么等着好心人上门收垃圾。

十分钟后,亰东的大促战报姗姗来迟,30.7亿的销售额,直接更是坐实了行业老三的地位。

阿狸197亿华元!拼呗70.3亿华元!亰东30.7亿华元!三大电商巨头,一天合计298亿华元!同时,邮政总协会对外宣传:2012年11月11日的全天业务量,首次突破一亿票!

一时间,不仅国内的媒体炸开了锅,连带着大洋彼岸的灯塔国也都纷纷震惊了。

三个电商网站,一天卖了45亿美币?假到没谱,让人难以相信!要知道,灯塔国此时,正处在圣诞购物季,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前后十一天,累计在线消费金额不过才60亿美币,日均5亿多美币。

而华国的电商公司,仅仅三家,就完成了45亿美币的成交额。

另外,一天一亿票的快递揽件量,同样吓到了欧美地区的同行。

雅马逊的掌门人贝索斯,立刻给雅马逊华国的负责人发去视频会议邀请,经过一番讨论后,将由总部追加资源和现金投入,进一步提升雅马逊在华的市场份额。在一天300亿的冲击下,贝索斯不得不承认,他低估了华国的电商潜力。

另一边。

加拿大的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狂喜不已,他们之所以投资亰东,最初目的是为了瓜分上市收益,补上养老资金缺口。

阿狸、拼呗和亰东联手,将华国的电商行业带入了一个新高度。

北美地区的投资机构,不约而同地奔赴亚洲,以期获得三大电商公司的股权,亦或是为其运作上市,进而从中谋利。

亰东商城的估值直线飙升,otpp顿时下定决心,尽快推动第二波融资计划。

连亰东都如此,拼呗就更不用说了。

高伟林坐在办公室里,从早接到晚的电话,既有表达投资意向的风投机构,也有嚷嚷着要把拼呗运作到纳斯达克敲钟上市的券商。

“我可以给拼呗260亿美币的估值!”

“280亿!”

“300亿!”

嘉信、美林和富达三家金融公司争先报价,但老高秉承大老板的应对原则:礼貌、热情、不答应!

他又不是傻子,心里跟明镜一般,这帮华尔街的顶级猎食者,个个都想从拼呗身上捞一笔。

陈延森怎么可能让这些人如愿?

拼呗接受企鹅融资,是因为小马哥手握pc端和移动端两大流量入口;引导华科和华信入局,是想提高国资机构的持股比例;给高盛机会,是为了将来的海外市场拓展做准备。

因此,如无意外,拼呗在上市之前,断然不会再启动c轮融资。

海外资本,纷至沓来!马立云原先打算在忙完双十一后,便立马加快菜鸟物流的组建速度,可纳斯纳克和纽约证券所的券商经理人,一个接一个地打来电话,提出合作、并考察的需求。

阿狸在双十一大促期间,独揽200亿成交额,俨然成了资本眼里的香饽饽。

蔡信从港岛连夜赶回了杭城阿狸总部,为集团上市做最后的谋划。

拼呗、阿狸和亰东都在收割双十一大促的胜利果实,唯独快递行业,此刻深陷泥潭之中。

天天快递的江城分拨中心面积不足一万平方米,以前单日最高处理量仅30万件,面对突然涌入的数百万包裹,分拣效率骤降,一连三天,居然连10%的业务量都没处理完。

国通、百世和国峰等快递公司的情况也差不多。

加上11月12日到11月13日,各大平台又极为默契地上线了‘大促返场’活动,短短两天,快递量再次增加了6000多万票。

丢件、错件事故频发,用户把市监和邮政总协会的电话都打爆了。

这时,全国各地的网购用户才发现,云速快递的流转速度虽然也有所减缓,但整体尚在接受范围。

而且,云速快递在全国3万多个社区,布局了4.1万个云速快递柜,在智能末端配送领域,拥有极高的派件效率。

像百世、天天等快递公司的员工,一天最多处理100多件快递,可云速的快递小哥,利用快递柜,一天能轻松搞定500以上的派件任务。

效率完全没法比!目前还没有加入云速快递联盟的物流公司,顿生悔意,只能眼巴巴看着云速、顺丰等联盟成员,将包裹投放到快递柜中。

廖威的电话就没停过,全是各大快递公司老总打来的,可他忙着调度配送资源,哪里有空搭理这些人,便统统交给了助理翟安去应付。

直到11月15日,云速快递的揽件业务才恢复正常。

而百世、天天、国通等公司,依旧面临着巨大的爆仓压力。

根本无力揽件!

云速快递的业务量节节攀升!短短三天,就从大促前的1000万到1200万,疯狂涨到了1500万单。

廖威见状,立即招人!反正一些小型快递公司,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流失。

云速凭借待遇优势,毫不费力地就补充了5000多名新员工。

“廖威这狗东西,抢业务就算了,连老子的员工都不放过。”

天天快递的董事长席春阳,气势汹汹地骂道。

可他拿廖威毫无办法!事实上,廖威压根没出手,全是客户主动的。

天天快递爆仓了,转运大仓和分拣中心的快递堆积如山,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处理完。

发件人可等不了那么久,第一个恢复揽件业务的云速,便成了客户首选。

甚至连顺丰的业务,都被云速蚕食了一小部分。

王卫后知后觉,上次参观云速分拣中心时,他还在心里暗自嘲讽廖威有钱没处花,在自动分拣设备上砸了十几亿,简直是浪费钱。

现如今,他后悔了!

尽管顺丰已经在开始使用基础自动化分拣设备,如传送带、交叉带分拣机等,但分拣流程仍以人工为主,自动化程度较低。

整个业务流程,但凡有一款短板,都会拖累全局的快递流转速度。

“好东西就得抄!”

王卫眯着眼睛,当即拍板道。

不知不觉中,云速这个两年前的十八线快递公司,竟一跃登上了民营快递公司的榜首,并在技术和业务生态上,成为了顺丰、百世等快递公司争相模仿的对象。

……

……

11月18日,筹备了四十多天的ofo单车,终于在杭城的地铁站口亮相。

第一批投放了3000辆!通体刷了一层醒目的橙色车漆,采用铝合金车架、加厚防爆轮胎和合金镀层链条,配上智能锁、太阳能供电板,使得车身极具科技感。

若是把ofo单车和第一代的滴滴单车放在一起,就能看出后者满满的劣质感。

一分钱一分货,造价摆在这里。

开锁流程也极为简便,用户在使用手机app扫描单车上的二维码时,手机就会向后台发送这辆车的特有编号信息。

后台服务器在确认开锁指令后,会通过云端向这辆车上的sim卡发送开锁短信。

紧接着,单车接收短信,车锁里的电机就会跟着转动,随即应声打开。

看起来复杂,但在操作中,比机械锁简单多了,而且不存在用户记住特定密码、一辈子免费骑的荒唐事。

ofo单车和滴滴单车一南一北,正式掀起了共享单车领域的大战。

与此同时,一家名为克洛克的公司,在燕京悄然成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