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插个队,15万块!(4K)(1 / 1)
兴许是受李文卉的高考成绩影响。
陈景乐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多少有点懈怠了,花太多时间在各种工作琐事上,忽略了知识学习。
因此在简单处理完公司那边的事情后,他决定静下心来,看看各种论文,继续学习。
结果这一学就是一整天。
陈景乐抱着平板,翻阅各种顶级期刊论文,学习速度像是抓起知识就往脑子里塞,直到塞不下才暂停休息。
主要看的是马哲还有历史相关内容,看那些顶级大佬们发表的文章,好看看自己跟人家的差距在哪。
一天下来,收获颇丰。
代价就是脑子胀得很。
放下平板,他下意识叹了口气。
“怎么了?”李北星敏锐察觉到,好奇问。
陈景乐反应有点卡顿:“什么?”
李北星不解问:“就是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叹气?是有什么烦恼吗?”
“没有啊。”陈景乐摇头。
李老师鼓着脸瞪他:“有烦心事不跟我说是吧?”
陈景乐愕然,随即咧嘴一笑,赶紧伸出双手:“真没有。我刚才是下意识行为,单纯学得有点累了,想稍微缓缓。”
李北星轻轻一哼,不让他抱。
陈景乐稍微用力抱紧,埋头在她秀发间,想了想,说:“这几天突然产生一种紧迫感,感觉自己在学识方面还是太欠缺了,需要继续进修。但是越学越发现,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点学不过来啊。知识的海洋实在是太浩瀚了,无数天才的智慧都凝聚其中,想要把这么多人的心血,都吸纳成为自己的知识养分,以人类的极限,还是太勉强了。”
李北星听完轻笑:“你呀,傻瓜来的,我说你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笨成这样?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大,也不可能将全世界的学术成果,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不懂?一时半会儿学不完没关系,花个几十年,一直学下去呗,要是能保持这个学习效率,你最后掌握的知识水平,肯定也是人类顶端那种。”
陈景乐何尝不知道,只是心急则乱,他怕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想着趁现在还能学,就尽量多学点。
谁也不知道明天醒来,世界还不会不会像昨日那样。
李北星见他不说话,就说:“要不别学了,先休息娱乐一会儿,玩玩电脑游戏,放空放空脑子。”
休息娱乐?
陈景乐微微一愣。
他恍然发现,自己好像一直在忙工作上的事,各种方面,以至于忽略了娱乐休息。
从端午休假完到现在,他几乎没停过,除了吃饭睡觉外,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忙,即便周六周末都在做事。
换作别的打工人,估计早就怨声连天要造老板的反。
自己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任劳任怨了?
噢不!
好像自从这破系统出现后,自己就没怎么休息,总是在不停地学呀学,顶多偶尔换个学习或者实践方式偷个懒,亦或者请个假,但确实一直没停过。
现在想想,确实有够累的。
“是该好好休息一下。”
陈景乐长舒口气。
那就玩玩游戏吧,很长一段时间没碰电脑游戏,差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电子羊尾了。
这会儿爸妈已经看完电视去睡觉。
陈景乐来到电竞房。
谁知李北星也跟了进来。
陈景乐问她:“你要不要玩?”
“不玩,我看你玩就好。”李老师示意手中的手机:“我在跟朋友聊天呢。”
“行吧。”
电竞房有专门供休息的小沙发,李北星往沙发上一躺。
陈景乐则坐到电脑面前,按下开关,秒开机后,想了想,鼠标双击打开steam。
想起之前买的《黑神话》一直没玩,328块呢,当时抱着纯支持一把的想法入手的,他本人并非3a游戏爱好者。
现在游戏热度已过,而黑猴创下的记录,称得上国产3a里程碑。
他这台电脑,带4k都轻轻松松,比原来那台强多了,正好体验下顶级3a游戏画质拉满是什么感觉。
于是打开游戏——
半小时后,陈景乐陷入沉思。
游戏是好游戏,就是玩游戏的人有点菜,一直卡在大头这关过不去。
“老公,我有个问题。”李老师不知什么时候靠过来。
“嗯?”
“这游戏……是只有一个怪吗?”
陈景乐:“……”
话有点多了嗷。
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经过系统改造后的身体,在游戏方面的天赋,依旧如此拉垮?不应该啊!
明明整体反应速度还可以,但是手指反应速度就明显落后正常人水平,整得跟老年玩家似的。
当再一次被大头爆杀后,陈景乐觉得可能是自己今天状态不是很好,于是决定换个游戏。
换成ns的超级马里奥奥德赛。
这种面向6岁以上玩家的游戏,显然要比黑猴更适合自己这种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
……
翌日。
经过昨晚李老师的疏导,陈景乐今天心情平静了许多。
不过该学习还是要学的,只是放慢了速度,不像昨天那么功利急切。
正学着,忽然收到一条wx信息。
陈景乐很意外,因为发消息的人,是曾在叁亚有过一面之缘的大明星黄教主。
黄教主问的是:“陈先生,不知您最近是否有创作档期?”
嗯?这是也要找我买书法绘画作品?好在他接待过不少明星买家,因此并不算很意外。
陈景乐想了想,回复说:“七月中之后有,小明哥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黄小明说:“是这样的,我有个亲戚今年考上了大学,他是书法生,前些天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说正好认识一个书法绘画都很厉害的朋友,他觉得我在吹牛,以为我说的是娱乐圈里那些被媒体瞎吹捧的明星。我就把您的作品给他看,他看到后非常惊喜,很是喜欢,所以我想送他一幅您的书法作品当作礼物。不知可不可以插队?规矩我懂的。”喜欢我的书法?
陈景乐眉毛微微一挑:“可以啊。他本人喜欢什么风格?”
过了一会儿,黄小明回答:“他说是梁诗正。”
梁诗正?陈景乐意外。
梁诗正是清雍正乾隆时人,雍正八年的科举探花,历任户、兵、刑、吏、工五部尚书,最后授东阁大学士,同时也是书法家,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其行书工整优美,称得上乾隆的御用笔杆子,为诸多名作撰写题跋。
像《骆宾王帝京篇》、《跋富春山居图》、《十宫图词》等,都是其代表作。
然而梁诗正的字虽然好看,但在当代书坛,他的字可不受欢迎。
究其原因,他的书法是典型的“馆阁体”,在现在不少人看来,过于规范、平整,没有灵巧婉转的流动感,与现代个性、多变的创作思想不符,而且点画柔媚轻浮,筋骨气力不足,庸俗至极。
不过启功先生却称其为“近200年来行书天花板”。
要知道启功先生可是现代公认的书法大家,曾任西泠社长,获得过首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他的审美能力,总不至于差到分不清好坏吧?
所以陈景乐对梁诗正的评价是行书大家,作品审美能满足大众需求。
馆阁体的好坏,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他也会写馆阁体,只是不太喜欢。
除非说在考场上答题。
馆阁体最初就是为考试而生,诞生于宋,盛行于明清。
怎么说呢,陈景乐是那种骨子里就不喜欢被约束的人,馆阁体工整是工整,柔美是柔美,但放眼望去,过于工整规矩了。
他更喜欢随心所欲一点,表现出书法艺术美的一面即可,不拘于具体形式。
明清时期就是馆阁体过于盛行,书体僵化,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因此自明后,就没几个拿得出手的书法家。
就连所谓的清四家里,也就刘墉的成就稍微拿得出手,其他几人,可能在当时还算不错,但未能走出赵孟頫、董其昌的藩篱,放眼历朝历代,实在排不上名号。
反倒国画方面,扬州八怪的郑燮、金农,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陈景乐回答:“行,什么时候要?”
“这两天可以不?”黄小明问。
两天?
这个时间有点赶啊。
刚想婉拒,结果下一秒对面直接转过来15万。
陈景乐看得一愣,这么痛快的吗?
而且这个价格,比他想象中的要高不少。插个队而已,给15万,有点夸张了。
当然了,这15万也不全是插队的费用。
陈景乐本人的润格费,按最常见的四尺整张算,如今已涨到7万,订单依旧络绎不绝。
毕竟拍卖行那边现在都涨到10万了,买到就是赚到。
饶是如此,依旧相当于花8万插个队。
嘶,不得不说,大明星是真有钱!
陈景乐果断回复:“问题大不,内容上有什么要求吗?”
黄小明说:“倒没有,写得好看就行,我对书法不了解,但他说您的字写得很好,我相信您的专业水平。”
陈景乐想了想,回复说:“其实不用这么多的,正常规格情况下,加一万就行。”
谁知黄小明说:“哪能啊,我这插了队还加急的,要是跟别人一个价,您不得吃亏?不行,坚决不行,您听我一次。后续我还想请您在书法上指点指点我家亲戚呢。”
陈景乐略一犹豫,回复说:“不好意思,我不收学生的。”
不是教不好,而是不想赚那个辛苦钱。
开课卖课才赚几个钱啊,而且劳心劳力的,远不如缺钱了就卖两幅字画。
万一对方天赋不咋滴,那可要命了,收的钱都不够精神损失费。
黄小明:“您就当付费咨询,按次收费行不行?”
陈景乐思索良久,回复说:“可以。”
最后他还是收了这15万。
既然人家给的钱够,肯定不能敷衍,陈景乐思来想去,最后给写了个《集王圣教序》节选。
《集王圣教序》是王羲之的作品,当然,是集字而成的。
唐代沙门怀仁花了足足25年时间,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某种意义上,在王羲之本人没有真迹传世的情况下,《集王圣教序》就是他集大成的作品,也是后人学习王氏行书的最佳范本之一。
书法讲究一个溯古,时至今日,书法圈依旧以二王为尊。
陈景乐自然是临过《圣教序》的,而且每一次写,都感觉有不同的体会。
单就临摹而言,或许已经不输那些见过王羲之真迹的唐代书法家的临摹作。
说句膨胀点的话,陈景乐对二王书法的了解,应该能排得进当代前三。大家都只掌握一两分的情况下,他比别人多一分,就已经胜过其他人了。
黄教主那位亲戚喜欢梁诗正的行书,梁诗正曾学赵孟頫李北海,赵孟頫又是复古派,没少从二王中学习,同时晚年也曾学李北海,只是没学到李北海那种盛唐气象。
李北海本人同样是学的二王,后摆脱二王书的束缚,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书法个性鲜明,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
总之天下行书都离不开二王,这种情况下,陈景乐直接选择《集王圣教序》作为本次订单作品内容,怎么都不算出错。
是很多人都临过,但那又如何?只有足够出彩就行!
摹本也能出极品,这点从古至今,已经不知被多少书画名家身体力行证实过。
另外黄教主还问陈景乐要了联系地址,都还没开始写呢,翌日他就收到一堆快递礼物。
雪糕巧克力等各种零食应有尽有。
哦,还有两条鲅鱼。
这位大明星可真有意思。
难怪网上都说,黄教主是鲁东人,找人办事除了应有的报酬外,还各种礼品送个不停,安排周到,客气得很。
陈景乐这次就深切体会到了。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陈景乐这又吃又拿的。
“看样子得拿出十二分水平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