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投不投?(1 / 1)
其他人散去,只有叶语风留下。
她直接用办公室的电话,给管委会拨了过去。
简单讲了几句,便放下电话,走到沙发上坐下,熟练地摆弄着茶具,客串起茶艺师。
陈凡有些好奇,“深圳也安装了程控电话交换机吗?打电话这么快?”
周亚丽立刻说道,“深圳没有,广州倒是安装了两台。不过好像听说深圳订了一台,但是因为没钱,用的分期付款合同,所以没有那么快安装,排期比较靠后。”
叶语风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我比较清楚。深圳确实找老爷那边的公司订购了一台万门程控交换机,排期是在9月份左右。
不过管委会园区里面,袁总为了解决港商的通信问题,特意花费高价,从香港订购了一台8门程控交换机,所以在园区里面打电话还算方便,在外面就不行了。”
陈凡眨眨眼,脑门上浮现一圈问号。
8门?这是淘汰了多久的产品啊?几年前京城某小区就用上了16门程控交换机好吧。
呃,好吧,也只有那个小区用了程控交换机,其他的还都是老式手工机器。
样板工程嘛,不能说没有。
他却不知道,就算是这台8门的程控交换机,原本历史上也是在两年后才买,如今提前了两年,还是受到万木春通信公司和他的影响,也算是小蝴蝶翅膀下的变数。
想到交换机,陈凡扭头看向周亚丽,问道,“美国那边自研交换机项目怎么样了?”
周亚丽抿了抿嘴,无奈地说道,“还在进行中。”
顿了两秒,她小声解释道,“交换机的研发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我们要绕过现有几家通信设备公司竖起来的技术壁垒,等于从另一条赛道重新开始,这个就很麻烦了。”
陈凡想了想,问道,“有没有邀请计算机和数学方面的专家参与?”
周亚丽不解地看着他,说道,“程控交换机和计算机确实有很紧密的联系,我们也是邀请了几位计算机研究专家,但是数学?”
陈凡嘴角微抽,“数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这个你都不知道?”
周亚丽“呃”了一声,嘀咕着说道,“我看见数学就想睡觉,哪关心这个。”
眼看陈凡翻起了白眼,她又赶紧说道,“行啦行啦,等回了广州,我就给美国总部打电话,让他们找几个数学专家。”
叶语风在一旁看着捂嘴偷笑,心里想着,没想到无法无天的周家大小姐,竟然也有“怕”的人,回去跟大家说这个,一定能让他们大吃一惊。
等周亚丽说完,她便笑道,“虽然园区的程控交换机比较落后,不过可以直拨香港,当然也能直拨美国,在办公室就可以直接给美国打电话,不用等很久。”
周亚丽赶紧点头,“那行,待会儿我就打电话。”
三人正说着话,下面的前台便打来电话,袁总已经到了下面,叶语风让她直接把人带上来。
陈凡看看时间,还不到十分钟。
出于商务礼仪,三人并没有在办公室坐着,而是到电梯口迎接。
没有下楼去迎就算了,人家都要上来,还安安稳稳在办公室坐着,真拿人家不当干部啊?!再次见面,袁总热情依旧,握着陈凡的手就不肯松开,“陈副主席,你的建议真是帮了大忙啊。尤其是那个贵宾接待处,如果没有这个地方,估计来考察的港商都不会满意。
但有了这个,吃住行全都解决了,他们也能安安心心听我们的人讲解园区规划。
而且他们回去以后,还将这里的见闻带回香港,为我们在香港的宣传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陈凡笑着打了个手势,邀请他往里走,同时说道,“那您可太抬举我了,我就是提了一点建议,关键还是你们的人落实得好,否则再好的东西都只是空中楼阁,没有半点用。”
几句话的功夫,几人回到办公室会客厅坐下。
袁总也是第一次来这里,他转着视线打量了一番,说道,“没想到,你们园区还有这么一个好地方,我看连汇丰银行的大班办公室都比不上这里,可真够气派的。”
陈凡看了看周亚丽和叶语风一眼,周亚丽立刻还以一个眼神,对着袁总笑道,“您这话可就太夸张了,比起这里,无论是欧美还是小本,又或者钱多得花不完的中东国家,奢华的办公室数不数胜数,我们这里也只能算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
有些话陈凡不方便说,就会由周亚丽来出面。
比如这里,无论陈凡说什么都不合适,同意袁总的话,那不是说万木春公司赚着国内的钱,还奢侈讲排场?不同意?理由何在?人家的面子何在?
反而周亚丽四两拨千斤,直接将话题转到西方国家的奢华场面上来,接下来就可以由陈凡来发挥了。
袁总听到周亚丽的话,愣愣地眨了眨眼,刚想问西方国家真有这么奢侈?
随即便听见陈凡说道,“资本主义社会喜欢讲排面,越是排面大的,就越是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咱们的老话也有‘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的说法。
万木春公司初来乍到,在国内和香港都名声不显,如果要做生意,就难免讲些排场,才更方便取得友商的信任。”
袁总听了这话,不禁若有所思、轻轻点头,随即说道,“这就跟你建议我们先建接待处是一个道理?!”
陈凡哈哈一笑,点头说道,“然也。”
聊到了这里,陈凡也就顺势切入主题,对着袁总说道,“如今蛇口工业区有了接待处,可是,国家设立出口特区的事是近在眼前,深圳又打算何时设立市里的‘接待处’呢?”
袁总眼神微动,听到这话,再想到陈凡邀请自己过来,必定跟这个“接待处”有关系。
不过他并没有急着点破,而是若无其事地笑道,“还真有。”
说着指了指罗湖方向,说道,“就在罗湖口岸,原来有一座‘50年代地王’,当时也曾轰动一时,只是后来被挪作他用。
不过在去年建市以后,市里已经决定,要用那里进行改造,修建一座涉外高级酒店,那个地方距离新安饭店也不远,吃在新安、住在罗湖口岸,也算是深圳的‘接待处’了吧?”
陈凡一听,便知道是后来深圳的第一家高级酒店华侨大厦。
而且还不是后来五层楼高的华侨大厦酒店,而是它旁边的那座一直运营到22年的侨社客运站,再后来又转型成了商业综合体的小建筑。
五层楼高的那个叫新华侨大厦,是1991年才建成的,在此之前,从79年到91年新华侨大厦之前,那座小建筑的华侨酒店,累计接待了50多万人次的海外华侨。
只可惜,上次陈凡他们过来的时候,这个地方还在翻修,否则也不至于连个像样的地方都没得住。
思绪转念即过,陈凡笑了笑,说道,“那地方我知道,如果用作某个工业区的接待处,还算说得过去,可作为深圳的‘接待处’,未免太过小家子气。”袁总一听,不禁眉头轻挑,看着他说道,“那你说说,要什么样的‘接待处’,才不小家子气?”
陈凡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道,“若是有一家参照国际标准的五星级酒店,那么无论谁来,都挑不出理来了。”
袁总一听,眼珠子都快凸出来,“嚯,五星级酒店?那可不一般啊!”
顿了一下,他满脸严肃地看看陈凡,再看看周亚丽,正色说道,“看你们的意思,是打算投资这个五星级酒店,还是希望深圳能有一家五星级酒店?”
陈凡看了一眼周亚丽,转过脸来,对着袁总笑道,“如果可以,万木春公司希望能投资一家五星级酒店,万一不行,那就希望深圳能有一家五星级酒店。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这家酒店,能不能建?”
袁总缓缓呼出一口长气,看着三人笑了笑,说道,“如果是在半年前,我还真不敢说什么,但是现在,我可以很坦率地告诉你们,酒店可以建,也可以接受你们的投资,但是,无论你们投多少钱,都只能占49%的股份,而且还要面临许多困难。
这样的话,你们还会投资吗?”
陈凡眉角轻扬,看着他说道,“听您的意思,是已经有了先例?”
袁总正色点了点头,竖起两个手指,“到目前为止,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兴建酒店的,仅有两个例子,一个是京城的建国酒店,另一个,则是广州的白天鹅宾馆。”
叶语风提起茶壶,给他的茶杯续满,笑道,“愿闻其详。”
袁总手指在桌上轻点两下,表示道谢,随即说道,“最早还是在78年8月,旅游管理总局正式成立,主管工作的副局长是庄炎林。当时主管侨务、旅游、外事工作的廖老找他谈话,提出明确要求,‘现在的工作,就是招商引资,筹建旅游饭店’。”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知道廖老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吗?”
陈凡眼珠微转,视线盯着袁总,小声说道,“我听说,当时京城只有7家涉外饭店,接待床位只有1000多张,而因为扩大了旅游接待规模,以至于京城的接待能力严重不足。
听说国外的客人到了京城,第一时间不是入住,而是先到景点游览,到了晚上才拉到酒店等床位。
如果晚上饭店还没有床位,旅行社就只能用车子、甚至飞机,把客人往天津、南京、上海送,第二天一早上再接回京城?”
说这话的时候,他又想到了广交会下的广州,将客商送去番禺、从化住宿算什么?人家京城才叫牛,游在京城、住在南京上海,别说见、之前他听都没听过。
而听到他这番话,周亚丽和叶语风都惊呆了,满脸愕然地看着陈凡,异口同声说道,“假的吧?”
袁总却苦笑着摇头,“他说的是真的!”
顿了一下,他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事儿当时还惊动了西苑,最后是老政委提出‘外资建旅馆可以干嘛!’,才有了廖老交代庄副局长的事。
庄副局长也不负所托,他曾长期从事对外经济联络工作,接到任务后,立刻跟华侨、外商取得联系,寻求建酒店的资金。”
这时周亚丽忽然在旁边嘀咕了一句,“他为什么不找我爹地呢,我爹地有钱啊。”
陈凡瞟了她一眼,“别闹,那时候老舅都还没开始卖交换机,哪来的钱投资酒店?”
一家酒店就要几千万美金,以当时周家的资产,根本不够看。
周亚丽眨眨眼,“对哦。”
随即又叹了口气,“真可惜,就早了半年。”
看见她的样子,袁总刚酝酿好的情绪差点崩散,一时间愣在那里,想着怎么把情绪找回来。
叶语风一看,立刻又倒了杯水,主动给了个梯子,“后来呢?庄副局长顺利找到资金,就有了第一家合资酒店?”
袁总笑着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庄副局长主动与华侨和外商联系,请他们吃饭,为此来引来不少风言风语。
还好廖老信任他,不仅不以为怪,反而还为他引荐了自己的远房表弟,一位在美国经营4座假日酒店和一家建筑事务所、名叫陈宣远的美国华商。
最后经过谈判,决定中外双方各投资1000万美元,合计两千万美元的资金,建造一所高级酒店,因为酒店地址选在建国门内,所以叫建国酒店。”
等他说完,周亚丽立刻抓住核心,“外商的权力和义务是什么?”
袁总正色说道,“虽然双方投资金额相等,但外方只占49%的股权,中方占51%的股权。双方合作10年,10年后,外方所有股权以1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中方,也就是说,中方将在10年后完全拥有饭店。”
他看了看三人,继续说道,“你们别以为这个方案就能顺利落实,方案递上去以后,反对的声音很多,还是老政委同意、最后华先生拍板,才最终得以通过。”
听到这话,周亚丽不禁微微张嘴,“这明显是国内占便宜啊,外商连投资都不一定能收回,竟然还有人反对?”
她都想不明白,那些人脑子里面究竟在想什么?人家外商投资1000万美元,却只享有10年的分红权,经营权还在国内手里,10年后几乎是将股份白白送上,那些人到底在担心什么?听到她的话,屡屡碰头的袁总不禁深有感慨,他叹着气说道,“谁说不是呢。可是改革就是如此,每走一步,都是千难万难呐。”
顿了一下,抬起头继续说道,“虽然项目得到落实,可酒店具体什么时候才会施工,却还是未知数。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由港商霍先生发起的白天鹅酒店项目,也在去年的1月得以立项,可由于投资金额太高,达到5000万美元,地方没有审批权限,只能上报上级,又和建国酒店项目一样,遭到了阻拦。
最后还是省里的领导求到叶帅那里,得到一句指点,找到可以审批通过的依据,这个项目才顺利落实。”
陈凡眯着眼睛想了想,说道,“是不是去年7月份的,《批转广东、福建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
袁总惊讶地看着他,“你还关注这个?”
陈凡笑了笑,说道,“我老舅、老姐都要在这里投资,而且首次金额就多达一亿美元,哪怕再不上心,也要关注一下的吧。”
袁总听了,不禁哈哈大笑,“确实是应该关注。”
他看了看三人,正色说道,“白天鹅宾馆和建国酒店的情况差不多,主要资金由霍先生承担,但经营权却由双方共享,另外,达到一定年限以后,股份也是要交还的。
对于国内酒店业利用外资的情况,目前就是这两个案例。”
说着转头看向陈凡,“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你们还打算投资酒店吗?”
陈凡眉头轻皱,不得不说,现在投资酒店,条件确实太过苛刻。
在他的记忆中,后来霍先生也确实将股份都送给了公方,收益也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考虑了片刻,他转头看向周亚丽,没有说话,意思却很明确,怎么办?投不投?周亚丽也犯了难,这么苛刻的条件,还要不要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