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五台油压机的订单, 快速造炮(1 / 1)
“现在万事俱备,只缺我的油压机?”
“你的油压机?”
“.你的油压机。”
颠簸的吉普车内,李爱国总算是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还以为是抢鸡蛋的呢,原来是为了油压机啊。
李爱国也想瞧瞧口径240的迫击炮开一炮是啥效果,自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不过你应该清楚两千吨油压机的组装是一个难点。”
“你放心吧,我周铭明岂能没有准备。”
咔持吉普车停下,周铭明推开吉普车的走下去,指着排着整齐队伍的大兵。
“看看吧,这是二所精挑细选出来的技术员,每个都是初中文化水平。”
他神情骄傲,气势十足,站在滚滚烟尘中,那风范着实令人心生敬仰。
“咳咳.怎么这呛啊”
惟一可惜的是这风度没有保持两分钟,周铭明就吃了一嘴巴的尘土。
果然,不是谁都能装逼的。
周铭明虽看上去不靠谱,实则很靠谱。
这批大兵技术员技能水平很高,个个都是好苗子。
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这批大兵就掌握了油压机的整体构造。
趁着大兵们研究图纸的空档,章主任悄悄把李爱国拉到了一旁。
“爱国,为了组装油压机,专门安排一批人过来,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要知道,前门机务段这边已经有了娴熟的装配工,如果哈军工有需要的话,完全可以调过去。
至于这批装配工的忠诚程度,倒是不用担心,他们每个都是组织成员。
这个问题在邢段长赶来的时候得到了解答。
“五台!这次五部二所那边一次性订购了五台油压机!”
一向视金钱如粪土的邢段长,此时双眼也冒出了金钱的小星星。
前门机务段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都需要钱。
就算这五台油压机以最低成本交付给五部二所,也足能把研制经费挣回来。
“爱国,现在二所那边已经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原材料,涉及军工项目,最近麻烦你盯紧点。”
“您放心吧,段长。”
李爱国惊叹五部二所的大手笔,看向周铭明的眼神顿时不一样起来。
这家伙现在不是装逼犯,而是财神爷啊。
“来来来,小周教授,到办公室去,我请你喝茶水。”
“不喝。”周铭明现在把甲方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这边有黄瓜,新鲜的吆。”
“那太好了。”
“带我一个。”王团长听到后,也凑了进来。
“咔嚓,咔嚓”
几个黄瓜被干掉,周铭明意犹未尽的擦擦嘴巴,看向李爱国说道:“这黄瓜的味道还算不错。没想到,你还是个农业专家。”
“客气了,只是业余爱好罢了。”李爱国一边啃着黄瓜,一边问道:“你能再跟我谈谈那个240毫米迫击炮的事儿?”
“诶,你感兴趣啊。枪炮二所那帮家伙都说我是痴人说梦。”周铭明顿时来了精神,顾不得偷李爱国的黄瓜了,从胸前抽出钢笔在纸张上写写画画。
王团长之所以跟着周铭明进来,就是为了监视或者是说监督这个不靠谱的天才军工人,此时却没阻止。
为啥?
包括哈军工和二所还有302厂内的所有人都清楚四炮一仪压根不可能造出来。
这次只不过是打着四炮一仪的名义采购油压机罢了,也只有周铭明这种书呆子还蒙在鼓里。
240毫米迫击炮的图纸并不复杂,周铭明很快就画了个七七八八。
李爱国点上根烟,一边看,一边说道:“采用滑动炮闩闭锁而非传统迫击炮前装模式,能够炮尾闭锁装置传递后坐力至膜式底座,你小子倒是聪明。”
“那是,院长说了,我是最有天赋的军工人。”周铭明神情骄傲。
李爱国抖了抖烟灰,接着说道:“不过你考虑过没有,液压状态转换装置需在野外环境下稳定的稳定性问题?”
“这”周铭明垂头丧气:“我当然考虑过,只是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液压元件可靠性都不足。”
李爱国看着周铭明,就像是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明明有无数精妙的设计,局限于现实条件,无法制造出来。
好在这些年,他一步步的铺垫基础,才能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这液压元件,我能造!”李爱国叼着烟,嘴角微翘。
周铭明闻言,瞬间呆愣住了。
要知道这些年哈军工通过各个部门,没少寻找液压技术,都没能找到,这火车司机咋有这本事思绪未落,周铭明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铁道部门自成一家,并不在部委的体系中。
就拿这次的油压机来说,如果不是一机部的陈领导偶然间知道了,恐怕他们还在为如何锻造膜式底座而发愁。
“你真能造?”周铭明收敛呼吸,又追问了一句。
李爱国笑了:“你听说过盾构机吗?”
“哥,你是我亲哥,你快把制造液压设备的技术给我吧。”周铭明自然听说过盾构机,那可是国之重器,当时便拉住李爱国的胳膊。
李爱国:“.”
周铭明是个小孩子心性,一旦认准了某样东西,非得搞到手不可。
李爱国花了足足二十分钟,才让他明白,液压设备是由多家工厂联合制造出来的,凭借一己之力绝对没有办法完成。
“这么说就算是我们拥有了油压机,也没办法造出迫击炮了?”周铭明现在沮丧得像是个玩具被人抢走的娃娃。
“你们可以委托我们前门机务段帮忙代工啊。”李爱国此时笑得像是个奸商。
老实说,李爱国也对240毫米炮这种黑科技感兴趣。
既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又能挣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特别是,240毫米炮在原本的时间线内可能毫无用处。
但是现在时间线已经改变了,一旦发动登岛之战,这玩意将会成为大杀器。
周铭明的眼睛瞬间亮了:“诶这倒是个好办法。你等着哈,我马上联系。”
说完,他压根没有给李爱国反应的机会,转身就跑出了办公室。
本来正悠闲的啃着黄瓜的王团长,此时嘴巴张大:“啥?我就是一眼没看到,这周铭明就要搞事了?”
“咳咳,你千万别听他的,不行,不行,我先得去劝劝。”王团长草草留下一句话,转过身跑出了办公室。
外面传来了一道声音:“周铭明,你就别惦记着你的炮了。”
李爱国拿起那张图纸,抽出钢笔在上面继续写写画画。
即使哈军工那边不同意,他也得想办法把这240炮给搞出来。
谁还没有个登上海岛的梦想呢。
看着那张图纸,李爱国犹豫了片刻,又花了足足一百积分,从系统里面兑换了重型迫击炮制造技术,完善了图纸。
要搞就搞最好的,再穷不能穷军工。
此时已经接近傍晚了,图纸锁在保险柜里,李爱国骑上自行车晃晃悠悠的出了工作室。
吉普车虽好,但是总是缺乏了几分骑自行车的味道。
阎解成在机务段站场上等着李爱国一块回家。
“爱国哥,我想跟你学开火车。”
“可以啊,不过你还是得从司炉工做起。”李爱国开口道。
阎解成这人脑瓜子没问题,就是太机灵了,不适合当火车司机。
“谢谢,爱国哥,谢谢,我知道了。”阎解成点点头,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知道了。
回到四合院,陈雪茹已经回来了,正打算跟两个孩子洗澡。
今儿街道上清理水渠,在外面堆了了泥塘。
这两家伙跟许花还有南易家的秀儿、南小鹰一块跑到泥塘里玩泥巴,弄得跟泥人差不多。
“诶,看你们这样子,我真是不想要了!”陈雪茹看着两人啊啊大哭的样子,又好笑又有些生气,让李爱国赶紧打水,把孩子洗吧干净。
李爱国打水的时候,一群邻居围在水池旁,正在跟贾东旭讲些什么。
“东旭,我们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哪有钱借给你啊。”
“就是,东旭啊,你还是找易中海借吧,他工资高。”
“就是,就是,我们不是不近人情,是实在拿不出来。”
贾东旭脸色涨红,看到李爱国走过来,脸上更是挂不住了,转过身跑了。
这些人看到李爱国,纷纷打招呼:“爱国,下班了?”
“嗯,张叔吃过了吗?”
“还没呢,爱国,你说说,贾东旭竟然把主意打到了我们这些穷邻居头上。”隔壁张叔气呼呼的说道。
李爱国见前面有人排队,停下脚步问道:“怎么回事?”
“还不是贾东旭被罚了一年工资吗,他本来就没有积蓄,还欠了那么多赌债,这会人家逼着他要钱呢。”
这年月邻居之间的关系很好,谁家有个困难,都愿意帮忙。
但是,凡是牵涉到赌博的事儿,邻居们都会敬而远之。
李爱国也没多说什么,跟张叔聊了几句,接完了水就赶紧离开了。
两个孩子扔到水盆里,呼呼呼洗吧洗吧,嘿,变成全新了。
嗯,还能留着。
李爱国刚给孩子洗完澡,许大茂就来了:“爱国兄弟,你听说了吗?现在贾东旭满院子借钱。据说厂里面已经借了十几块钱。
大院里不知情的人家也借给他七八块钱。
就这还不够,听说下班的时候被人堵了。”
李爱国摇摇头:“赌博害人啊。”
“是啊,现在贾东旭去找易中海了,不知道能不能借到钱。”许大茂又说道。
跟许大茂聊了一阵子,刘岚喊许大茂回家吃饭,他便匆匆离开了。李爱国晃悠着回到家,拿起一本书悠闲的肝了起来。
此时的易中海家。
易中海看着贾东旭,无奈的叹口气:“东旭,不是师傅不借给你钱,师傅也被罚了一年的工资。”
易中海有些想不明白,贾东旭惹下这么大的祸,竟然有脸面上门借钱。
贾东旭尴尬的说道:“不还那些人钱,他们威胁剁了我的手脚。”
“我有啥法子。”易中海还要说什么。
一大妈见贾东旭情绪不对头,连忙上前打圆场:“东旭,听说三大爷捡废品挣了不少钱,你也可以去捡废品。”
“捡废品?我贾东旭是干大事儿的人,丢得起那人吗?”
贾东旭知道两人是在糊弄自己,气呼呼的走出了屋子。
刚走两步,一阵凉风吹来,他忍不住打个哆嗦清醒过来。
“捡废品也不是不可行,要看捡什么废品了听说铜皮铁块都很值钱”
贾东旭摸摸下巴,开始思索到哪里捡这些玩意。
****前门机务段这边。
周铭明还没传来消息,李爱国便开始制造迫击炮所需要的膜式底座。
正好前阵子鞍钢送来的特种钢材还有一部分。
分割成小块用油压机进行加工,再送到整备车间焊接,膜式底座承受的膛压能达到普通迫击炮的三倍以上。
这是老毛子依托彼尔姆机械厂的老师傅发明的办法,十分好用。
老毛子在重工业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能够以看似不可能方式,搞出好东西来。
制造204炮比较困难的就是炮管子了,这需要无缝锻造工艺,只能从鞍钢订购,并且还需要特制的。
好在现在只要打出制造油压机的名头,各个部门都特别的配合。
随后的两天时间里,李爱国撰写了一份申请书递到了段里面。
邢段长看到需要240毫米的特制无缝钢管,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顺手就签了字。
第三天一大早,李爱国刚骑着自行车来到工作室,看到周铭明和王团长两人站在门口。
“爱国同志,院长同意了,这是批件!”周铭明见到李爱国很高兴,伸手就要把绝密批件递过来,好在王团长连忙拦住了他。
根据根据保密条例规定,此类绝密级批件的接触权限实行全流程登记备案制度,怎么可能随便给人看。
李爱国有些好奇了,这家伙是怎么活这么大的,难道是因为那位陈院长?
李爱国将周铭明带到工作室内,把自己完善后的图纸递个了他,趁机问道:“小周教授,陈院长是哪个啊?”
“陈院长就是陈院长啊。”周铭明此时眼睛紧盯在图纸上,再也挪不开了。
他的呼吸逐渐急促了起来。
足足五分钟后,才憋出了一个字“秒!”
周铭明猛地抬起头看向李爱国:“这是你设计出来的?”
“业余水平而已。”李爱国扬起头,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小子,论装逼,你还差的远。
周铭明:“.”
他感觉自己跟李爱国相比较,总归是缺少了老装逼犯独有的味道。
张团长感到疑惑:“周教授,这设计很好?”
“很好?你这是对这份图纸的侮辱!”
周铭明拿着图纸,激动的说道:“这么说吧,按照这份图纸生产出来的240迫击炮,威力至少增加百分之五十,射程能够达到30千米。
这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改进后的240迫击炮能够装填各种弹药,后续还能加装在履带车上,成为真正意义的自行迫击炮。”
张团长听得很茫然,只知道这东西很好就是了,想到老院长的话,点点头:“那咱们就开造吧。”
老院长的能力远超乎了李爱国的想象。
原本打了申请特需要半个月才能运来的特种合金钢无缝钢管,在短短三天后就摆在了李爱国的面前。
后膛闭锁装置是运输机运来的。
螺旋升降平衡机构由枪炮二所的专员押送而来。
这要什么,有什么。
李爱国还从来没有打过这么轻松的仗。
“好了,现在只缺少炮弹了。”十天后,李爱国看着组装好的240迫击炮兴奋的攥紧拳头。
“炮弹,这个好办。”周铭明又要开始摇人了。
李爱国冲他摆摆手:“国内目前没有240炮弹生产线,就算是要制造,那些实验室也得一段时间,这么着,咱自己造。”
“自己造?”周铭明还没搞明白李爱国是什么意思,就看到这家伙竟然准备好了用来制造炮弹壳的黄铜。
先把黄铜切割为圆柱形的毛坯,再加热至1200摄氏度,热坯料放入油压机模具,施加轴向高压。
一阵令人牙酸的吱吱声响声过后,引申、压底、收口一气呵成。
为了防止读者姥爷一不小心制造出炮弹,这里就不详述了。
最后,室温下用油压机精细校准尺寸,提升表面光洁度,然后再用车床加工螺纹看着炮弹逐渐成型,周铭明一时间有些恍惚了,这工作室到底是机械制造实验室还是军工实验室啊。
还有这火车司机.也太不务正业了吧。
“行了,这样就能凑合了,反正这玩意威力大,不需要太精密。”李爱国拿着“手搓”的炮弹心情也有些兴奋。
这才是正宗的手艺活儿。
“那个.炸药怎么解决?”周铭明怯生生的问。
张团长也看向李爱国。
“这个更好办了,你们跟我来。”
李爱国将两人带到前门机务段武装部,看着牛部长笑呵呵的说道:“牛叔,武装部枪械库那些榴弹炮还在吧?”
“在咧,咋地了,你要用?”
“我想拆掉,搞点炸药。”
“这个好办,我马上让人帮你抱来。”牛部长大手一挥,一个干事进到枪械库里扛着一枚炮弹出来了。
周铭明:“.”
张团长:“.”
他们觉得这前门机务段不是开火车的,整个都变成军工厂了。
李爱国做了两个炮弹,一个是纯炸药的配方,破坏建筑物的威力比较多,一个里面添加了钢钉和钢柱,杀伤性比较强。
安装好引信后,李爱国看着两个硕大的炮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在什么地方做实验呢。”
周铭明建议道:“就在隔壁小树林吧,我看那地方挺偏僻,咱们在那里搞一炮。”
“爱国,咱们是不是先汇报上去,由上面来安排实验的事情。”张团长担心李爱国跟周铭明一样不靠谱,连忙提出建议。
这两个炮弹可都是大宝贝,威力巨大,要是真在京城爆了,恐怕得把禁卫军惊过来。
“也是。”李爱国清楚张团长的担心,喊来陈柏雅请来了邢段长。
“这是哪里来的?”邢段长看着240迫击炮,好奇的问道。
“这是咱们自己造的。”李爱国干净说。
“啊?!”邢段长有些懵逼了。
这阵子他见到配件运进来,还以为是为了生产油压机,现在咱连迫击炮都能自己制造了?
为啥说自己?工作室不就是前门机务段的吗?“这玩意咱们还是再往上汇报吧。”邢段长围着迫击炮转了一圈,给出了一个诚恳的建议。
“这个好办,我给院长打电话。”周铭明一副背后有人的样子。
“院长是谁?”邢段长好奇。
“院长就是院长。”周铭明背着手出了工作室。
邢段长:“.”
半个小时后,周铭明带回了一个消息。
“院长已经同京城这边联系好了,咱们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进行实验,京城地方上会配合我们。”
果然,背后有人就是了不起,李爱国此时已经隐约猜测出了院长的身份。
也只有那位大佬,才会对周铭明这种脾气古怪的天才军工人如此纵容。
随后,京城某区武装部的刘干事来到了前门机务段。
前门机务的保卫干事在知道对面的来意后,也是纳闷了,咱一个机务段搞什么迫击炮啊。
不过还是用电话跟工作室取得了联系。
等武装部的刘干事来到工作室门口,李爱国几人已经在等着了。
“团长!”刘干事看到王团长,立刻敬礼。
“周猛,你小子到地方上了?”王团长还了个礼,来自周猛的手问道。
看到两人相谈甚欢,李爱国心里便有了底,这事儿八成能成。
果然,在详细了解了240迫击炮的强大威力后,刘干事当即选定了一处试验场地。
那是位于京城郊区的一处敌军遗留工事,厚重的混凝土结构横亘在东西两条街道之间,多年来一直阻碍着城市规划。
区里早就想拆除这个碍事的工事,好打通两条街道,再建几栋筒子楼解决工人住房问题。
只是这混凝土工事异常坚固,普通方法难以撼动。
如今有了240迫击炮,这个困扰多时的难题终于可以迎刃而解了。
“你们放心,我们已经联系了工程兵队伍,他们过阵子就会带着专业的破拆工具前来,就算是威力不够也没关系。”刘干事担心这炮的威力不够,老团长没面子。
“没事儿”李爱国接话,说道:“咱们是不是应该先清空附近的居民。”
“这个好办,那边本来就是禁区,平日里没有人路过。等会我会让当地街道办挂上横幅,通知过路的居民,然后派人进去清查一遍,不会出问题的。”
刘干事不是第一次配合这种工作了,计划得非常详尽。
考虑做这些准备工作,需要一段时间,试验放在了两天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