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三个版本的大越野,星空顶,李云龙(1 / 1)
李爱国知道大越野已经引起了上面的重视,只是没有想到专家组的规格会如此之高。
带队的组长名叫陈祖南,曾在一汽担任担任生产准备处处长、工艺处处长,后任吉春汽车工厂设计处处长兼总工程师。
他还参与设计和建设“红旗”轿,是国内屈指可数的造车专家。
“爱国同志,上面早有意筹备二汽,只是缺乏产品,你这可是雪中送炭啊。”看着李爱国,这位老一代的造车专家心中一阵激动。
二汽,也就是后世的东风汽车,应该是62年才开始筹备。
现在愣是提前了一年时间.看来汽车工业的进度也加快了.李爱国感觉自己这只蝴蝶又扇动翅膀了。
跟前世二汽由一机部独立负责不同,铁道部门也参与到了二汽的筹建和生产中,算是两个部门合营。
李爱国对于陈祖南这种在艰难困苦中,扛起国产汽车大旗的老前辈格外尊敬。
带着他视察了实验室,讲解了大越野汽车的构思后,询问道:“陈教授,您怎么看?”
“爱国同志,你把大越野分为军用和民用两个版本的想法确实很好,不过我建议再增加一款车型。”
“什么?”
“外贸车型。”
陈祖南似乎有些激动,给李爱国递了根烟,自己也点了根烟,才说道:“目前国外的汽车工业正在蓬勃发展,每年的交易额达到万亿美元,这是个巨大的市场。
我们早就想进入这个市场了,只是苦于技术储备不足,没有合适的车型现在”
陈祖南的手指在图纸上点点:“咱们有了大越野!”
在这个年代,咱们一穷二白,只能求爷爷告奶奶的从外国买车,把国产车卖到国外,是每个造车人的梦想。
李爱国本来也有这个打算,只是想着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这才没提出来。
现在有了一机部和铁道部的鼎力支持,可以说是集全国之力了,那还有什么困难无法解决呢?李爱国自然是同意下来。
随后,陈祖南集合专家们,配合李爱国,很快研究出三款车型的具体配置。
军车版本的大越野,v8发动机,350马力,加装涡轮增加,搭配两个副油箱,防刺轮胎,车窗加了防护网。
李爱国的防弹装甲还没搞出来,暂时没提出来。
国内民用版本的大越野,v6发动机,至少有216马力,结构越简单越好,内部不需要装璜,讲究的是便宜结实耐造。
外贸版本的大越野,v6发动机,动力216马力,标配电动座椅,电动车床,收音机,酒柜,内饰多采用镀金。
不是黄金用不起,是那玩意是战略储备物资,能少用就少用。
“最后还要加上星空顶。”李爱国又补充了一句。
一众专家诧异的看向李爱国:“啥是星空顶?”
“就是在汽车的顶棚上,安装上霓虹灯,坐在车里,跟坐在星空下差不多。”李爱国解释。
一众专家想象了一下画面,忍不住吞咽口水,这玩意也太奢侈了不过外国狗大户太多了,不怕他们不买单。
“还有.加把雨伞。要手柄镀金的那种,正好我们机务段能生产雨伞,这个工作就交给他们了”李爱国又说。
如果说星空顶还能用奢侈来解释,雨伞是啥意思?只是那些专家们只当李爱国是为了推销自家雨伞,也没反对。
“就这么定了,我们现在分为三个小组,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车辆定型工作。”陈祖南在认真研究了方案后,最终一锤子定音。
鲁大师说道:“人多好吃馒头,人多好干活。”
有了这些专家们,李爱国的工作就变得轻松多了,只用专心鼓捣防弹陶瓷就行了。
“爱国,这是特制陶瓷吧?”李爱国正琢磨着真空炉的事儿,陈祖南推门进来了。
“陈教授,您知道哪里有真空炉吗?”李爱国没回答他的问题。
陈祖南是老专家了,见多识广,思忖了片刻后给出了建议:“真空炉如果是三相电弧炉的话,国内倒是有一台,具体在哪里我也不清楚。”
李爱国瞬间明白他的意思了。
真空炉主要用于高级合金钢和高温合金的重熔,在这年月只可能存在于军械实验室内。
正好部里面让自己提要求,就要了这个吧李爱国拿起了电话。
滕部长接到电话有些懵了。
“什么?你需要使用三相电弧炉帮你加工一批材料?就这个要求?”
“是啊,领导,这批材料很重要。”
“.”滕部长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原本让他提私人要求,最后又扯到工作上了,难怪能干出这么多大事儿来。
“我帮你打听一下。”
听完李爱国对三相电弧炉的请求,滕部长立马答应了下来。
只要国内有这玩意,他肯定能找出来。
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当年选择来到机务段,李爱国就知道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此时已经接近下班时间,李爱国把星空顶的图纸搞定,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四合院里。
今天是周末,大院里的孩子在院子里肆意撒欢。
刚走到中院,听到贾家传来了动静。
“棒梗,你是不是带着小当,又去薅三大妈的箩卜了,我交代过你多少次,不能拿人家的东西。”
“爹,娘打我。”随后就是棒梗的哭声。
“秦淮茹,你干什么呢,这可是咱们的儿子,他还是个孩子,你跟他计较什么。”
“贾东旭,你总护着他,这要是长大了还得了。”
“不用你管,我儿子是干大事儿的,倒是你,我让你回去借点粮食,你怎么不去。”
“今年咱们这边大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娘家那边收成也不好。”
“你骗谁呢,你们种的是红薯,干旱是这阵子的事情,产量可不低啊。”
许大茂从旁边凑上来,指了指贾家屋里,幸灾乐祸道:“又干仗了。”
李爱国一边往回走,一边问:“怎么回事?”
“这几天你工作忙,不在大院里不知道,棒梗没少惹事儿,这不,今天三大妈找到贾家告状了。”许大茂眯着眼笑。
他家许花多乖啊,知道他下乡辛苦,每次回来都给他捏腿。
两人正说着话,秦淮茹拎着麻袋从屋里走出来。
她看到李爱国后,连忙扭过头去,慌里慌张的从身边跑走了。
看来秦淮茹最终还是没抗住贾东旭的压力,回家借红薯去了。
这事儿跟李爱国没关系,闲聊几句后,便回了家。
陈雪茹此时已经从街道办回来了,正在做饭,晚饭是棒子面粥。
提起这边大旱的事情,陈雪茹一边吃饭,一边说道:“已经有大半个月没下雨了,现在街道上要求家家户户节约用水,咱们京城的自来水供应也不足了。”
“京城旁边有几个水库倒是没事,关键是周边的公社。”李爱国喝了口粥,想起看魏村公社,那些玉米因为是早熟品种没受到影响。
“是啊,庄稼现在刚收割,要是还不下雨,估计秋季的庄稼就种不上了。要是再发生前年那样的事情.”陈雪茹想起在街头见到的流民,心情不好起来。
“没事儿的,咱们现在有外汇,可以从外面调集粮食。”
“也是.”
吃完饭,陈雪茹红着脸小声说道:“我算算日子,今天肯定能怀上,咱们赶紧洗澡吧。”
“不对吧昨天、前天、还有大前天这阵子你每天都是这样说的,你这日子到底是哪天啊?”李爱国笑道。
“讨厌~”陈雪茹小心思被戳破,恼怒成羞,举起小拳头在李爱国的肩膀上捶了捶。
嘿,不疼。
上面有人好办事儿。
第二天,一辆吉普车来到了前门机务段工作室,把李爱国所需要加工的陶瓷带走了。
“同志,这是具体的要求,麻烦你们按照步骤,千万不能出错。”李爱国本来打算亲自前往,却被隋专员冷冰冰的拒绝了。
很显然,那座实验室的保密级别已经超过了李爱国的想象。
隋专员点点头:“您放心,我们那边有一流的技术师傅,不会耽误了你的事情。”
这年代有好的想法不算什么,关键是需要把产品制造出来的能力。
现在有了实验室的帮助,李爱国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
带着虞舒根据军用大越野的设计图纸,开始制造新型大越野。
“爱国,你这车体好像跟常规的不同啊。”陈祖南得知消息后赶了过来。
“我准备在外面加装一层特殊材料,能够防弹的那种。”李爱国此时也没藏着掖着,把防弹大越野的想法讲了一遍。
“什么.”陈教授的嘴巴张得再也合不拢了。
有专家议论:“国外也有防弹车,不过都是加厚钢板,如此一来,车身重量太大,影响机动性。”
“是啊,为了防弹牺牲机动性,这是得不偿失了。”
旁边戴眼镜的工程师低声附和:“李顾问,咱都知道您有本事,可军用装备不是儿戏啊”
李爱国没有解释自己使用的是特制陶瓷材料。
这是新型材料,就算是有再多的理论支撑也没用,只能够通过实战来验证。
时间一天天过去,眨眼间一个星期过去了。
今天是周末,忙碌了一整天,李爱国拐到菜市场买了条鱼和一只老母鸡打算改善生活。
刚回到家,就听到屋内传来了一阵熟悉笑声。
“爱国要是敢欺负你,你告诉我老李,我狠狠收拾他。”
李云龙回来了?
李爱国推开门,果然看到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站在那里。
跟以前相比较,李云龙的肤色更黑了,眼睛更有神了,脸上也多出了一块伤疤,这疤从眼角狰狞着蔓延到嘴边,看上去有些吓人。
田雨正坐在旁边逗弄几个孩子。
“李叔,你这伤疤是怎么回事儿?”李爱国走上前关切的问道。
“哈哈,没事儿,就是吉普车踩了敌人的地雷,被弹片划到了。”李云龙完全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走过来抱住了李爱国。
“大侄子,叔叔可是真得谢谢你的坦克护甲啊,我跟你说,那玩意打得敌人屁滚尿流.”
听到这里,李爱国给陈雪茹使个眼色。
“你们先聊着,我去做饭。”陈雪茹从李爱国手里接过菜,转身进到了厨房里。
“雪茹,我来帮你。”田雨也带着孩子们进到了厨房里。
“来,李叔,喝口茶水慢慢聊。”李爱国给李云龙倒了茶水。
李云龙端起搪瓷缸子一边喝水,一边讲在南亚次大陆打架的事儿。
最开始的时候对方还没在意,只以为咱们跟以前一样,只是吓唬吓唬他们就完事了,所以他们屡次蹬鼻子上脸。
没想到,李云龙带队冲进去后,愣是没有停手的意思,拿着大棍子直接冲到对方家里面就是一顿猛砸。
对方这才反应过来,开始组织人手,跟李云龙打架。
可是他们哪是李云龙的对手,在无敌坦克和无线电炸炮弹的加持下,李云龙化身军神,人来杀人,神来杀神。
“痛快,我老李这辈子还没打过这么痛快的仗。”李云龙说着话,拍着大腿咧嘴哈哈大笑。“李叔,这次您回来,肩膀上估计要挂上星星了吧?”李爱国也为李云龙感到高兴。
“差不多吧,具体还没定下来,说起来,叔叔还真是要谢谢你。”李云龙收敛了情绪,冲着李爱国说道:“要是我还待在南方的话,现在说不定也有麻烦了。”
“不提这个了。”田雨见李云龙又开始谈南方的事情,知道比较敏感,连忙打断李云龙:“你不是给爱国带了礼物嘛。”
“对对对,看我这记性,一高兴就给忘记了。”李云龙从包里取出一个古怪的玩意递过来:“这可是个好东西哇。”
李爱国拿着拿东西有些懵了。
这东西由珍珠、宝石黄金制成,看上去像是一顶帽子.或者是一个裤衩,这要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欣赏了。
“这玩意是男人还是女人用的?”
“女人戴这玩意干什么?”李云龙觉得李爱国的脑回路有点问题,笑着说道:“啊,忘记了,这原本是有一块布的,先把布包在头上,再把这帽子戴上。”
李爱国这才松口气,这串珍珠裤衩果然是一顶帽子。
他还以为李云龙出了趟差,见识了异国美女,学坏了呢。
李爱国摆动了两下,也看出来了,这珍珠裤衩应该就是个类似于王冠的东西。
“李叔,这帽子是哪里来的?”
“是从一个名叫达达的家伙手里搞来的,这家伙是一个少将,据说还是个贵族,军事指挥的本事不行,逃跑的能力却是一流。
这玩意儿就挂他逃跑的驴屁股上!老子一枪崩了驴,王冠归咱,驴肉炖了香飘三里地!”
李云龙灌了口茶,眼底闪过厉色:“爱国,下回我得给吉普车底盘加层铁网。南亚那帮孙子的地雷专炸裤裆!”
“达达.”李爱国记起来了。
王二炮的家书里曾经提到过,他们曾数次跟一个名叫达达的家伙交手,每次都能击溃对方,却抓不到达达。
没想到李云龙到底是成功了。
只是这帽子太贵重了,李爱国打算先给气象站报备一下,放在家里面,等过几年找机会送到博物馆。
晚饭十分丰富,红烧鱼,蘑菇炖鸡,还有两盘子青菜。
李云龙想要喝酒,被田雨拦着了:“爱国,你叔叔身上的伤还没好,医生叮嘱了,不能喝酒。”
李爱国站起身把酒瓶收了起来,然后倒了一杯茶水递过去:“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没有酒,并没有冲淡家宴的喜悦的气氛。
李云龙吃完饭,一直跟李爱国在书房里聊到十一点多,才站起身。
“爱国,没想到你不但军事,对于国际局势的分析也难么敏锐,难怪赵刚经常说,你不到南亚次大陆可惜了。”
“叔,您放心,等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的。”李爱国站起身将李云龙和田雨送出了四合院。
他带着陈雪茹正要回家,田雨就借口忘记带东西,又回来了。
“怎么了,婶子?”李爱国看田雨脸色不对,把她拉到一旁小声问。
田雨抿了抿嘴唇说道:“爱国,你劝劝云龙,这次回来就别去了,前线实在是太危险了,他又是一个怕不死的性子。”
“婶子,李叔什么性子你也知道,你要是让他留在京城里,才跟杀了他没什么区别。”李爱国并没有敷衍田雨,帮着她分析了李云龙那种找死的心理。
像李云龙这种人,经历了太多的枪林弹雨、生离死别,只有在战场上才能感觉自己还活着。
田雨也知道这些,只能无奈的叹口气,转身走了。
看着田雨的背影,李爱国眯了眯眼睛,看来防弹大越野得尽快搞出来了。
第二天上班,李爱国拿起隋专员留下的电话,经过转接后,接通了实验室那边。
“你就是研究出特制陶瓷的那家伙吧,你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咋想出这么聪明的办法?”
“你快告诉我,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
李爱国还没开口,对面就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
“呃抱歉,太久没有人说话了,我有点激动了,你现在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了。”
“抱歉,保密”
“.”
“好吧.你是不是来打听陶瓷板什么时间能造好,我告诉你啊,告诉你,这玩意特别难造,特别是其中的碳化硼,在烧结的时候,要掌握好”
足足十分后,李爱国终于忍不住了:“麻烦说重点。“
“重点就是.那批陶瓷板已经送走了啊,怎么,你没收到吗?老隋这家伙,平日里看上去挺靠谱的,这次咋拉胯了,不行,等他回来,我一定要好好数落他。”
见对面又开启了话痨模式,李爱国啪嗒一下挂掉了电话。
只要那批陶瓷板已经从实验室里运出来,就不用担心了。
毕竟在这年月,估计没有人敢从隋专员手里把东西抢走。
事情跟李爱国预料的一样。
中午时分,一辆风尘仆仆的吉普车停在了工作室门前。
吉普车尚未停稳,隋专员已踹开车门,三个灰制服抬着铅封箱子冲进院子。
“快签字!”隋专员喘着粗气把钢笔塞李爱国手里。
从吉普车停下,到驶离前门机务段,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这家伙跟打电话那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性子”
“师傅,你要的东西送来了?”陈柏雅也来凑热闹。
陈教授和那批汽车专家得知消息,也赶了过来,都用好奇的目光看向箱子。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防弹呢?李爱国打开箱子。
看到里面是一堆陶瓷片,那些专家们个个都瞪大了眼。
“陶瓷啊,这玩意不是一碰就碎嘛。”
“是啊,这玩意怎么能装在车上呢。”
陈教授跟李爱国共事了一段时间,了解李爱国的性子,咳嗽两声说道:“爱国既然这样做,应该是有他的想法,大家伙都去工作吧。”
那些专家碍于陈教授的面子,虽然离开了,心中却觉得李爱国在胡闹。
李爱国并没有在意,将箱子运到实验室里,带着虞舒和陈柏雅忙活起来。
李爱国首先拿起一片真空实验室送来的特制陶瓷板,并未立刻组装,而是举到灯光下仔细察看起来。
只见那陶瓷表面并非光滑一片,而是布满了无数肉眼难辨、排列规整的特殊蜂窝状刻痕。
“那个实验室确实有些水平”
他伸出戴着手套的手指,沿着刻痕的螺旋方向轻轻划过。
这种设计能有效分散冲击能量,绝非普通陶瓷可比。
接着,李爱国拿起一块裁剪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
这板材质地异常坚韧却又带着股奇异的韧弹感,边缘切口光滑得几乎没有毛刺,显见加工精度之高。
“来,你俩看仔细了。”
李爱国对虞舒和陈柏雅示意。
他拿起一片陶瓷,一块聚乙烯板,一块预先裁剪好的蜂窝铝。
“这三层结构,看似简单,但顺序、间距、压合力度乃至角度都分毫不能错,差一点,这‘复合材料’就变回‘普通材料’了。”
他边说,边小心翼翼地将聚乙烯板压在陶瓷板的刻痕面上。
又从工具箱里取出一套带有精密刻度的夹具,仔细校准两者的相对位置,然后才示意陈柏雅用特制的粘合剂进行初粘。
等到聚乙烯板被严丝合缝地固定在陶瓷上,他才将那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蜂窝铝板轻轻覆盖在聚乙烯的背面,再用夹具进行更严格的定位夹紧。
整个装配过程缓慢而谨慎。
空气中只听得见三人刻意放缓的呼吸声,以及精密夹具拧动时发出的轻微机械啮合声。
看着眼前这片由异常材料、特殊工艺层层迭加而成的复合材料板,李爱国嘴角微不可查地勾起一丝笃定的弧度。
他搓了搓手,戴上更厚一层的工作手套:“好了,开始正式组装!”
李云龙的心情很好。
庆功大会之后,他的肩章比以前多了一颗金星。
李云龙虽不看重军衔,多少还是有些不服气的,今天送算是如愿以偿了。
“赵刚那家伙要是看到了,肯定得羡慕坏的。”
丁伟此时本应该已经回到大别山种地了,却因为《论非对称作战》得到了上面的点名表扬,目前在总参工作,负责整体战略规划。
孔捷已经从金陵军事学院毕业,即将被调往东北。
两人得知消息后,赶过来为李云龙庆贺。
“等等.我还得让我家大侄子看看。”李云龙突然朝着丁伟喊道:“老丁,调转车头,去前门机务段。”
“好勒,我也有阵子没见爱国了。”丁伟觉得李云龙有些招摇了,不过仔细一想,要是不招摇,那还能是李云龙吗?
孔捷却是第一次听到李云龙还有个大侄子。
听起来关系还挺不错,李云龙受了勋,竟第一时间去找他。
“老丁,这爱国是谁啊?”
“一个火车司机,是个有意思的家伙。”
“有意思?”
“是啊,我那篇论文就是受到了他的启发才写出来的。”
闻言,孔捷也对李爱国感兴趣了。
当时他对丁伟的处境非常清楚。
特别是听说丁伟要在论文上指出老大哥不值得信任,更是惊得浑身冷汗,数次劝阻丁伟。
但是,丁伟就是不听。
孔捷已经做好了听天由命的准备,结果丁伟主动扯下了论文,反手掏出了《论非对称作战》。
“能让丁伟改变主意,这家伙也许真有意思.”
吉普车一路奔驰,来到前门机务段。
机务段保卫干事看到不是本单位的车,照例上前询问。
“首长好首长好.首长好.”
看到车里面坐着一个两颗星,两个一颗星,铁道兵出身的保卫干事也惊呆了。
这阵仗也太大了,得赶紧通知段长。
“爱国同志在哪?”
“您找李大车啊.我帮您带路吧。”保卫干事松口气,给旁边的保卫干事使了个眼色,让其赶紧通知段长,带着自己则亲自带着几人来到了工作室。
刚到门口,就看到消防队的大院子里,李爱国正手持冲锋枪,枪口指向一辆大越野的车门方向,手指紧扣在扳机上。
“爱国,这么好的车,你不要了?”李云龙也吓了一跳,连忙跳下车跑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