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火星基地(1 / 1)

加入書籤

王皓新电影《火星救援》的前期筹备团队中,光是机械设计小组的成员,就有四十多人。

这些人中有的是老员工,曾与王皓合作过好几部电影,特别是《地心引力》,他们几乎都参与过。

有些则是从各大高等院校招收过来的高学历新员工,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想法上,都有着独到之处,并且对于电影,特别是科幻电影以及【星河电影宇宙】,这些新员工也都是极其感兴趣。

否则他们也不可能跨行业加入到星河集团,加入到王皓的剧组。

而这些人所负责的,除了火星运输车和机器狗“笨笨”以外,还有宇航员身上的宇航服,往返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太空飞船“夸父”号,以及火星基地“桃园”。

相比于前面几个,后两者的设计无疑要更加复杂和麻烦,所以自然也是占用了更多的人手。

而除了这些大小道具和建筑的设计以外,电影前期筹备组现阶段的另一个任务就是确定外景场地。

在火星救援这部电影当中,除了火星基地“桃园”的内景以外,还有太空飞船“夸父”的内景以及地球上华夏航天基地的部分景象,以及镜头数量几乎和火星基地内景齐平的火星地面外景。

当然,《火星救援》剧组也不可能真的去火星实地拍摄,所以这些外景要么是用纯cg特效,要么就是在地球上挑一个和火星表面差不多的地方进行拍摄工作,然后再用后期进行处理。

而原版的《火星救援》当初在拍摄时,选择的是在约旦著名的“玫瑰沙漠”瓦迪拉姆取景。

但王皓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自己国家的大西北,在这里,也有着类似火星表面的戈壁地貌和红色岩体。

早在一周以前,《火星救援》前期筹备组的助理导演和摄影师以及美术指导,就已经坐飞机前往那边勘景了。

目前根据他们传回来的消息,大西北类似火星表面的丹霞地貌,确实是数量不少。

不过排除一些环境比较偏僻和恶劣,距离城市乡镇距离较远的地方,真正可供选择的地点也不多。

首先就是gs省jc市金川区,那附近有处地方的戈壁地貌、红色岩体等地形地貌及自然条件与火星较为类似。

另外当《火星救援》的勘景团队找到那里时,当地政府在高兴之余,也告诉了剧组,目前gs省jc市地方政府正联合sz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五洲传播中心等机构,准备开展一个名为“太空c计划”的项目。

该计划以“文娱+文创+文旅”为模式架构,涵盖航天科普真人秀、主题电影、纪录片、研学体验营等项目,并依托jc市火星地貌特征建设火星模拟生存基地,用于科普节目拍摄及青少年体验。

计划通过创新形式传播航天知识,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目标是打造全国性航天科普基地。

如今星河影业想要为《火星救援》的拍摄选择一个类似火星表面的场地,这对于jc市政府的计划,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所以勘景组在当地也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而无独有偶,勘景组所提交上来的另一个地点,竟然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这第二处地点是位于qh省茫崖市冷湖镇以西60公里处的俄博梁雅丹地区,该地地处柴达木盆地,拥有着华夏规模最大的雅丹地貌,被称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也因与火星地貌特征相似,成为了“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一直在很多越野自驾游的玩家口中流传。

不过和jc市那边不同,青海冷湖的类火星地貌较为偏僻,附近并没有什么大型城市。

唯一的一个冷湖镇,过去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因为地质勘探队在该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石油资源,成千上万的石油工人涌向这里,将冷湖迅速建设成为全国四大油田之一。

医院、学校、电影院等配套建筑在这座戈壁小镇拔地而起,最繁华的时候,这里常住人口达十万人。

但千禧年之后,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大批工人撤离,因油而兴的冷湖也因油而衰,走向沉寂。

所以此时的冷湖,常住人口最少时还不到300人,大量楼房建筑空置,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大西北空城。

但该地区在今年迎来了一场机遇,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冷湖镇的领导田才让结识了曲向东。

曲向东是bj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们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深度文化体验产品设计工作。

而在看到冷湖的风景照片和视频后,曲向东惊叹不已,只能说有能力的人,想法总是一致的。

曲向东立刻从这一环境联想到了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火星,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冷湖打造“火星”文旅品牌,用科幻赋予冷湖第二次“生命”。

就在今年8月,“冷湖火星小镇计划”已经正式启动了。

这个项目由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策划、投资并运营管理。

结合当地资源特色,运营团队为火星小镇量身打造了以科技为核心,科普、科幻、科创为辐射的ip运营方案。

而当地在得知了星河影业以及王皓正在为拍摄新电影寻找火星地貌后,也和jc市一样,强烈的想要争取到王皓到他们那里拍戏。

王皓看着勘景小组发回来的信息,以及两处地方的开发商所给出的条件,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

倒不是因为这条件不好,相反,两处地方政府给出的条件和待遇都十分优厚,他们对于《火星救援》剧组可以说是求贤若渴。

只是对于这两处地方的项目,王皓一个都不想参与,因为在那种偏僻的地方搞文旅项目,一看就不靠谱,即便再怎么大力宣传,吸引不到大量游客千里迢迢跑过去,最终这种项目也只会落得个一地鸡毛。

相比之下,若真是要依托于火星地貌和《火星救援》这个电影项目打造一个火星基地,那王皓还不如选个周边环境更好,配套设施更丰富的地方。

所以王皓直接给负责看景的摄影指导白浪打去了电话。

“嗯,这两处地都不行。算了,还是依照原计划,在敦煌的影都附近找个比较贴近的环境,人工造景。

这件事我晚点会和那边的领导还有【北方·星河影都】的负责人联系,你们先去敦煌待几天,和当地的同事们联系一下,同时等我过去。”

在联系完勘景小组后,王皓果真又和敦煌市负责招商和文化这一块的大领导打了个电话,初步说明了一下情况,并表示自己会过去详谈。

对此敦煌市的领导自然是表示极为欢迎,毕竟自从星河集团和敦煌城投收购了敦煌影视城,并将其改建为【北方·星河影都】后,凭借着星河集团雄厚的业内实力以及【星河电影宇宙】的强大ip号召力,敦煌每年接待的影视剧组就翻了三倍。

同时游客数量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是提升了60%,所带动的gdp增长以及文旅产业的名气效应,让一众敦煌的领导都为当初下大力气争取星河集团的投资而庆幸。

也正因为如此,有敦煌这个榜样在前,jc市和冷湖镇那边才会下决心大力开展有关于“火星基地”的文旅项目。

在检查了一下《火星救援》前期筹备组的工作后,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当天晚上,王皓就乘坐公司的专机飞往了敦煌。

和他一起出发的,还有剧组里专门负责美术设计和造景这一块儿的负责人以及几名员工,接下来几个月,他们怕是在敦煌有的忙了。

清晨,载着王皓的专机在敦煌机场降落,早已收到消息的敦煌市文化部门的副局长已经在等候他了。

双方碰面之后,因为已经在飞机上吃过的原因,王皓和这位副局长也没客套多久,坐上安排的车就先前往了市政府。

在那里,双方开了一个小会,王皓也和敦煌的领导们详细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来意,包括新电影的需求,以及自己接下来在这边的拍摄工作将会如何展开。

有着前面拍摄《球状闪电》时的良好合作,又尝到了文旅产业+大ip的甜头,当地政府的领导们对于王皓新电影的剧组到来,那是极为欢迎。

而在得知为了电影的拍摄工作,敦煌这边的【北方·星河影都】还需要再扩建出一个火星基地后,地方政府就更是举双手赞成了。

不就是扩大面积需要征地嘛,他们这些大西北的城市别的不多,就是荒地和戈壁多。

于是双方此次的会议可以说是开得极为圆满,在很多事项上也达成了一致意见。

而眼看事情已经定妥,王皓也没在敦煌久留,毕竟后面电影正式拍摄的时候,他肯定是还要再过来待上很长一段时间的,与当地政府领导的沟通感情并不在这一会儿。

中午吃过敦煌政府安排的接风宴后,下午去【北方·星河影都】视察了一下经营的情况,王皓又一次乘坐专机飞回了上京。

也就在王皓因为新电影的事情在祖国的上空来回飞行时,《剑鸣蜀山》的主创团队们刚刚结束了在各个大城市之间的奔波。

在过去的国庆假期里,这部华夏极为难得的仙侠电影,共收获了15亿的票房成绩。

若是相较于星河集团的其他作品以及【星河电影宇宙】而言,这个成绩或许并不怎么亮眼。

但作为【蜀山电影宇宙】的开篇之作,这个成绩就足以给予整个项目团队充分的信心了。

毕竟电影还未下映,照这个趋势来看,《剑鸣蜀山》的最终票房很有可能会落在25亿左右,而整部电影的成本也才3亿多,这无疑是属于大赚特赚了。

光是考虑到投资收益比,该系列后续的项目也是拍定了。

毕竟星河集团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可不是闹着玩的,《剑鸣蜀山》的拍摄制作不仅仅只是这一部作品的拍摄制作,它所产生的素材,同样也可以被用于到下一部作品中。

这就是电影工业化的好处,它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以及素材积累来拉低电影,特别是系列电影的制作成本。

像是《剑鸣蜀山》这样的电影,换做华谊或者光线、万达来拍,成本起码也得是5亿,但换做是星河影业,成本就只需要一半。

而且《剑鸣蜀山》不光是票房成绩喜人,在网上的口碑也不错。

虽然在王皓这种专业人士看来,《剑鸣蜀山》的剧情老套,故事平庸,但架不住同行衬托得好啊。

现如今这些年仙侠电影可以说是极其稀少,电视剧倒是有很多,但那些所谓的仙侠剧,大多也都是挂着仙侠的牌子,内里依旧是偶像剧的核。

反正就是四海八荒第一美女(美男)被天尊(神君)所青睐,然后一方被贬下凡间,另一方紧追其后,双方爱而不得,却又依旧是死了都要谈恋爱的故事。

除了故事的挂羊头卖狗肉,这些作品的服化道和美术风格也是惊人的一致,全都是稀烂的特效加上影楼风布景,然后要么是以白、青、粉、黄等颜色为主,平淡到令人心里发慌的“丧”系服装。

要么就是如同网络页游一般夸张到令人尴尬的金属盔甲以及繁琐装饰,以及大红大紫花花绿绿的衣服。

相比之下,更具有真实质感,剧情也不再局限于情情爱爱的《剑鸣蜀山》,当真可谓是一股清流,和现如今电影市场上的作品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

特别是现如今的这些主流观众,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这十几年里,他们已经没有再看过这样的作品了。

最近一次类似的作品还是《仙剑奇侠传》,所以突然看到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仙侠电影,观众们反倒是觉得眼前一亮,十分新奇且有趣。

这就好像徐克十多年前的那《蜀山传》,在当年饱受香江电影熏陶的观众们看来不过尔尔,可到了十多年后,其在年轻观众之间的口碑却是发生了逆转,道理是一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