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姜工给我说这些,是想把工分转给我吗?(1 / 1)

加入書籤

陆莞莞站了出来,声音清亮:“程知青,报纸上都在讲妇女能顶半边天,你倒好,生怕女社员抢了高工分的活。”

她盯着脸色难看的程肃,“程知青这么关心女社员体力,不如先把自己多记的工分退出来?上次埋水管磨洋工时,怎么没见你这么‘体贴’男社员?”

姜彦在陆莞莞身后,扫了眼脸涨成猪肝色的程肃,淡淡道:“后山施工挖掘深度标准是三十公分,水管只埋了十工分,这个深度低于冷冻层临界值,冬季可能会出现冻裂。”

程肃工分查出问题以及埋水管磨洋工的事,大队干部基本上都知道了,不过还没通报。

此刻陆莞莞和姜彦一提,又传来一阵怒骂声。

陈强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就往程肃身上砸,“我就说你天天晃悠还能拿满工分,原来在这儿偷奸耍滑呢?”

“大学生,我看是大信蛋。”

“……”

又一阵哄笑传来。

程肃脸早已成酱紫色,想辩解,却被陈建章的目光压的说不出话来。

而苏清妍没想到陆莞莞还没开口,局势便一边倒,气的咬牙切齿。

陈建章敲桌沿,示意安静。

“修井的事按原计划办,程肃要是再敢闹事,你两个月的工分也别想要了!另外……”

“原定的惩罚不变,再加上你磨洋工埋浅的水管,需要全部返工,施工队的工分从你工分上扣。”

程肃张了张嘴,像抽走筋骨般一屁股坐在地上。

返工的积分,再加上他之前扣的积分,他和宋建的下场怕是没两样了。

后排的宋建见状,嘴角扯出一抹晦涩的笑。

“人在做,天在看。”

赵翠玲重重哼了一声。

陆莞莞抬头望去,只见陈建章正翻开新的议程:“下面说两件事。第一,陆知青在本次修水井中表现突出,工分记满分;姜工作为技术指导,额外给予五斤粮食补贴。”

陈建章话音未落,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陈建章抬手压了压:“第二,明天开仓,按工分薄登记量发放粮食,散会!”

这次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社员纷纷起身呼好。

月底了,家里都没有余粮了。

散完会,三三两两往家走,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

有人朝程肃啐了口吐沫:“瞧那熊样,还大学生,连铁锹把儿都握不利索,倒会在工分本上耍心眼。”

也有凑到陆莞莞面前,伸出大拇指夸的:“陆知青这嘴皮子跟把刀似的,砍的姓程的没处躲。”

陆莞莞被夸的脸都是红的。

她本还想跟赵翠玲道谢,被人围着夸了几句,一转头,她人就不见了,只能暂时作罢。

张婧勾着陆莞莞的手臂直晃悠,“莞莞,你今可算出尽风头,我刚还想帮腔,好家伙,满屋子都是帮你说话的,果然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她忽然瞥见姜彦跟在身后,眼珠子一转,一拍大腿,“看我,忘了收衣服了,你们先走着,我先回去了。”

说着,人一蹦跳着跑远。

陆莞莞望着她的背影摇头失笑。

目光扫过还瘫坐在椅子上脸色青白的程肃,转身看向静候一旁的姜彦,“姜工,咱们走吧。”

姜彦轻轻颔首。

两人路过晒谷场时,姜彦忽然开口道:“大队长说要奖励我十五工分,我刚问过他,这些工分能不能抵给需要的社员?”

陆莞莞眼眸一亮,偏头看姜彦时,发尾扫过他手背,带起一缕似有若无的香味,“大队长怎么说?”

话音未落,她心头浮起疑虑。

之前大队长明明说过,姜工不参与生产队工分核算,怎么突然奖励姜工工分?

姜彦垂眸扫过她满是期待的眸光,唇角微扬:“他说工分本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账算清楚,转给缺工分的社员无妨。”

“姜工给我说这些,是想把工分转给我吗?”

陆莞莞歪头轻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姜彦喉结微动,“嗯,工分留着无用。”

“那我拿粮票跟姜工换。”

陆莞莞指尖捏着她的麻花辫发尾打转,“不过我粮票还缺一点……”

忽然想到什么,陆莞莞抬起眼眸,“等明天放粮的时候,我找程肃把他借我的粮票要过来。”

姜彦脚步微顿,垂眸凝着她手指打转的麻花辫,许久才轻嗯一声。

开完会,程肃一直没走,颓废的坐在长椅上。

直到苏清妍走了又悄悄返回来,会议室已经只剩程肃一人。

“程哥,我们该回去了……”

程肃手指头动了动,在苏清妍靠近的时候,猛地抱住她,声音里满是惶惑,“清妍,我就只有你了。”

苏清妍在心里暗骂:要不是看你还有点用,谁耐烦哄你这摊烂泥?

面上却扔维持着温柔:“程哥,是我们太心急了,陆莞莞他们刚修好水井,又发现了水管的问题,眼下在群众中风头正紧,我们一时受挫也难免。”

“你说得对。”

程肃终于抬起了头,“这次是我没做好万全准备,平白让人看了笑话,等发粮后手头宽裕些……”

程肃手指敲着长椅,忽然低笑出声,“队里总有些事要‘走动’才能办妥,我就不信陆莞莞拿这个高的工分,真能站稳脚跟。”

第二天清晨,生产队要开仓放粮,场面十分热闹,天微微亮后山粮仓便排起了长队。

陆莞莞也起了个大早,积极的领粮食。

出发时,却发现姜彦也收拾妥当,准备前行。

“姜工也要领粮?”

姜彦看陆莞莞惊诧的神情,扬了扬唇角,“再去看看水管走向,顺便……领补贴。”

姜彦的粮食补贴不多,而且餐食大队提供,他来不来都行。

陆莞莞心里默认姜彦只是看水管走向。

……

离后山越近,人声就越沸腾。

社员们扛着补丁摞补丁的麻袋,推着吱呀作响的小车,聚集在后山粮仓。

会计在前面大声念着各家人口和粮数,“赵文源家,六口人,赵文源工分三百二,李娟工分二百一……总工分730工分,领玉米二百一十斤,红薯干15斤。”

而现场立刻响起讨论声。

接着下一家。

工分多的拍着大腿直乐,工分少的直叹气。

发的粮食是能够选粗粮和细粮,然而这年头细粮精贵吃不起,几乎都不约而同的选了粗粮。

陆莞莞和姜彦刚到,就听到了吆喝声。

“陆知青和姜工来了,快快快都让让,让他们先领粮食,别耽误了他们修水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