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时代的一角(1 / 1)
这个城市对于莫灵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
东西是新奇的,人也是新奇的。
有时路人的对话都能让莫灵驻足许久,直到那些路人投来鄙夷的眼光,他才会装作路过,灰溜溜地逃掉。
“真好玩。”
他走走停停,时而在那些坐骑前进的队伍旁驻足观看,时而绕进大楼间的小巷里。
几乎每个小巷里都会看到几对年轻情侣,打扮得花枝招展,靠在墙边上,两朵“花”黏在一起,当莫灵走近的时候,两朵“花”又会分开,齐齐地看向他,这时,莫灵才能从“花瓣”中看清他们的脸。
他们似乎都在责怪莫灵的突然靠近,眼神中带着嫌弃,莫灵也只能连忙走开。
这些“花”的组合有些多样化。
雄花配雌花、雄花配雄花、雌花配雌花,莫灵甚至还看到了三朵花黏在一起,像是一团摇曳的花丛,等莫灵靠近,花丛又会打开,露出三张欢愉的脸,其中一朵花还会伸出手,朝着莫灵轻轻地勾一勾,似乎是在邀请他加入花丛。
受到如此“热情”的邀请,莫灵只能加快脚步,迅速逃开,离开小巷,但心中的猎奇感又在驱使着他拐进下一个小巷之中……
那些花枝招展的装扮看久了,莫灵竟觉得有种特别的美感,颜色多样,特点也很鲜明,除了实用性有些差,也没什么其他缺点。
而当莫灵发现自己的“审美”已经出现问题之后,他便再也不敢进入那些小巷了,只敢在巷口稍稍驻足,远远地用视野看一眼。
这座被金属包裹的城市是单调的,但那些鲜艳的装扮又给城市增添了几分活力,至少没有像之前那位黄衣年轻人说得这么“病态”。
也许人们也是因为不想活得这么单调,才会将这么多的心思放在打扮上,想方设法地让自己变得“鲜艳”。
那些坐骑也是一样,文化的繁盛是建立在物质的充裕上的,不管这些文化是好是坏,是先进还是低俗,都说明这个时代的人们活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才会有闲情逸致去探讨多样的文化。
莫灵一边在街上走着,一边对这个时代做出了判断,虽然他只瞥见了这个时代的冰山一角,但这一角也给了他足够的讯息冲击。
在莫灵闲逛之时,他还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这街边居然没有什么商铺,大楼完全被仿制渊铁所包裹,最底部也是金属筑造的高墙,除了留出的出入口外,本该作为商铺的地方也被渊铁所封闭,人们走在街上,两旁只有反射的金属光芒。
“这些地方开店的话,客流量不是还挺高的吗?”
走了这么久,莫灵都没有看到任何一间商铺,带着疑惑,他打开了电子屏,在搜索栏上写下了自己的问题。
在搜索结果弹出的一瞬间,他就明白了原因……
“实体商业的衰亡,面对面交易的终结。”
“信息的获取与价格透明化。”“统合商品网络的崛起。”
“《网络商品价格排序反垄断法》正式实行。”
在莫灵所处的那个年代,就出现了实体商业衰落的趋势,但一些实体行业因为其无法替代性,还是牢牢地占据着街边商铺的位置,像是餐饮业与理发店之类的服务业,必须“人”出现在现场,才能达成交易的行业,暂时还无法被替代。
可随着深渊降临,科技得到蓬勃发展,这些实体业也开始变得岌岌可危,一种名叫“食物打印”的技术彻底毁灭了餐饮业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人们只需要购买食物打印机,想吃什么,就在对应的网站上购买“打印食谱”,将食谱放进打印机,调整参数,就能做出想吃的食物。
餐饮业的主要任务从“如何做出好吃的饭”变成了“如何研究出受欢迎的打印食谱”,也不再需要实体商铺,主要战场转移到了网络之上,只有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食谱在海量的食谱中脱颖而出,才能赚到钱。
理发等必须人来到现场的服务业也被各种高性能的机器所取代,理发有理发机,美容有美容机,还有集成所有功能的家政机器人,大家都能自己在家解决,还能自主调整要求,当然不会出门专门找实体店了。
“至少机器人比托尼老师更能听懂人话。”
“机器人更知道‘不要剪太短’是什么意思。”
“机器人还不会喋喋不休地让我办卡。”
“机器人不会偷偷给我用高端洗发水,然后在收钱的时候坑我一把。”
顾客与理发师的矛盾积压许久,敢怒不敢言的顾客终于找到了办法避其锋芒,家政机器人能下载全世界最前沿发型师的数据,审美也比楼下的托尼要高许多,沉默的大多数顾客便用自己的钱包做出了选择。
当实体业彻底变成亡魂时,所有的商铺便都成了无用之物,统合所有商品讯息的网络平台纷纷崛起,商家们也在价格排序的驱使下开始了价格战。
资金充裕的公司开始用低价商品抢占市场,在价格透明化和人们信息收集能力不断上升的前提下,性价比最高的商品便能在平台推流下收获更多的曝光,从而转化为更多的客单量。
而在击败了其他商家后,这些已经占据市场的商家又会通过涨价和降低质量来回收成本,把原本用于抢占市场的支出强行收回。
好在,这些垄断手段都是前人玩剩下的了,政府部门早就注意到了这些公司的行为,在他们刚刚开始资金回流时,针对的反垄断法迅速出炉,同时开始实行。
但商业行为根本上无法完全遏制的,对自由市场的过度干预只会让市场经济萎缩,政府在实行反垄断法的基础上又给这些垄断公司留了一条活路,同时让那些快要被淘汰的小企业又慢慢复苏了过来,统合商品网络也再次恢复了之前那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生态。
只要有需求在,供应端就永远不会死,统合商品网络平台即使受到了冲击,也能很快恢复,同时制度更加完善,结构更加稳定。
事物是螺旋上升的,虽然商品平台受到了一次次冲击,但在顾客的角度来看,就是“平台规则越来越完善了”“野蛮生长的商家少了”“没有这么多垃圾广告了”“算法更能了解我的需求了”。
受益者最终还是顾客,不管实体业和商品网络谁生谁死,大资本公司和小微企业谁输谁赢,政府又出台了什么政策……他们都不需要考虑,只需要考虑自己需要什么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