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远最近着了魔似的,忙着熙德堂的事情,加上又要上学,又要经商,还要陪李熙应酬——他们今晚就是才参加完一个政府内“日系”和“满系”联谊的招待酒会,颇有精疲力竭之态。
朱厚辉只能尽量把车子开得稳些。
李熙看着志远,他已经不只一次教训过志远,批评他在熙德堂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是本末倒置!可这小子,屡教不改!而这臭小子,人又好强,除了慈善,上学、经商、交际等别的事情上也总尽力做好,比如今天,李熙看他面有倦容,要他在家里休息,他却不肯,执意陪李熙出席。
李熙知道,这是孩子知道自己爱带他出席交际场合,这不但是自己的夫人好清静不愿意应酬,自己没伴不免孤单,更主要的是,带上这么一个漂亮能干、有礼讨喜的儿子去应酬,自己在人前,那是倍儿的有面子、倍儿的有成就感。
孩子这是有心的想让自己开心。
结果是,他把他自己,给累惨了。
李熙犹豫再三,还是伸手揽过志远,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好睡得舒服些。
之所以一个这么简单的动作,李熙都要犹豫,因为他知道,这孩子一直刻意的“恭敬”他这个“老师”,而不是“亲昵”,其中的微妙之处,李熙当然心中有数,这是志远无声的表白,他的亲昵,只留给他的爹爹杜海山!
李熙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所以在孩子面前,他也一直端着老师的架子,避免一些会让孩子起疑或反感的亲昵的动作。
车子因路况有一个较大的颠簸,志远醒了。
看清自己是枕在老师的身上睡着了,志远直起身子,对着李熙不好意思的道歉和称谢。
“看你累得!”李熙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熙德堂差不多就行了,新开的善堂,不必事事都求完美,明天是礼拜天,你给我在家里好好休息,不准出门!”
“啊?可我明天已经有安排了。”
“啥安排?”
“明天我准备去放马沟看看。”
李熙听了一惊,放马沟是长春城外的一个山村,离城约三十里路,有条小河,在山谷小河两边,有村民开垦出来的大片农田,除了旱地,还有种植水稻的水田。
而放马沟,最近出了大新闻,就是有日本人在河谷开设马场为关东军养军马,在购地上与当地村民起了冲突,先是有报道说开马场的日本人虽然只是“民”,但竟然有枪,打死当地村民一人、打伤三人,还放火烧屋,因是秋季,风干物燥,火势迅速漫延,一把火烧掉了半条村子,造成多人死伤,报道上说:“可怜村民顿失所倚,被烧亡者多成焦炭,烧伤者缺医少药,终日惨呼嚎叫,放马沟有如人间地狱……”
后来,因此事极之轰动,当局派人调查,并带同多家报社的记者一同前往“报道真相”,结果所谓“真相”变成是:开马场的日本人有约二十人,因其中有退伍军人,加上防身需要,所以有少量枪支,而养马场用地由当地县政府划定,占用农田部分,不论生熟地,以每垧地十元伪币的价格进行收购,当地村民,大多以“日满亲善”为重,积极帮扶马场的开办,但有一叫周家富的刁民,因不满收地价格,纠集了同村几个流氓地痞,带着猎枪等枪械,去马场寻衅闹事,日本人出于自卫,与之交火,双方互有死伤,其中周家富被枪击身亡,之后的大火,和日本人根本就没有关系,是周家富的老婆,不小心在家做饭时失了火而致火灾。灾情发生后,政府组织了救灾,发放了救灾款每户十元,马场的日本人甚至积极为灾民绢款,村民对此深表感谢等等等。
“真相”大白后,原来做“失实”报道的报社被封,总编和相关记者以“故意破坏日满亲善罪”给逮进了局子。
“不准去!”李熙语气坚决:“那是什么地方?是非之地!避之尤恐不及!”
“老师!”志远怕李熙阻挠他去放马沟,急忙剖白道:“刚才我和张建新他们聊了好久,真相我已经知道,您放心,我决不会涉及政治,绝不会给老师给李家惹麻烦,我明天就只带一个人,悄悄的去看看那几个孤儿,给他们带点东西去。天已经开始冷了,要没粮没衣,找不到可以照顾他们的人家,下来他们肯定要冻死饿死。”
志远所说的张建新,是伪政府里一位高官的儿子,在某大报社当记者,去过放马沟,今晚的联谊会也有参加,联谊会上,李熙和人应酬间,就见志远和张建新等几个平时特别谈得拢的年轻人,在一个角落里叽叽歪歪了好久,后来,好几个人还掏钱交给志远,李熙就知道,这准没好事!
“你已经知道了真相?”李熙冷笑:“水有多深?你知道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