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接机(1 / 1)
茶楼。
顾砚声知道了李世群回来的消息。
回来没什么好意外的,李世群和军统有接触确实是事实,不过李世群同样在后续的行动中抓捕了军统,这是能撇干净关系的事。
现在余祥琴并没有被抓到,想要靠一个举报打死李世群是不可能的事。
但能回来这么快,这就证明李世群确实把晴气庆一伺候的很好。
不过宪兵司令部既然出动了,而且李世群确实被审查了一天,那顾砚声推断,李世群和军统的接触,并没有事先上报过。
特工不汇报和其他组织接触是大忌,尤其李世群本身还是一个反叛者。
这次在宪兵司令部那些日本人心中,对李桑的忠诚,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暂时先不管特工总部的事,该做的都做了,军统的忙也帮了,丁墨邨和李世群的火也拱起来了,顾砚声不准备做更多,先看戏再说。
一连三天,李世群重新安排人事,掌控军统的抓捕行动,很明显要把丁墨邨复燃的影响打压下去。
而丁墨邨也不甘示弱,这件事不是他举报的,但现在根本解释不清,他也不可能向李世群解释,解释就是掩饰,解释就是心虚。
堂堂特工总部主任何须跟一个副主任解释?
丁墨邨一手抓军统,一手抓租界公董局,他要急速扩大战果,在特工总部重振雄风。
丁墨邨抽空,来跟顾砚声说了下施压公董局的进展。
“现在公董局那帮人已经被我压的不敢出门了,你放心,这门他肯定要出,但是他只要想出门,就必须跟我服软,到时候,你们的宣传标语想放哪里放哪里。”
顾砚声还能说什么,只能说感谢了,并让丁墨邨下手别太狠。
为了让英国董事彻底服软,丁墨邨已经连英国巡捕都杀了。
不是准备杀了,而是已经杀了。
公董局那帮英国人,在76号威胁下寻求武力保护,肯定更相信自己的军队和巡捕。
英国巡捕以前就指着华人巡捕干活,当然还有阿三。
但是华人巡捕又不傻,拿薪水混口饭吃罢了,让他们维护治安抓抓小偷,都还要看青帮面子,再决定抓不抓。
让他们对付76号的特工,那就太看得起他们了。
华人巡捕的工资连阿三都不如,凭什么拼命?所以英国巡捕就得自己上,结果撞上了非常时期的丁墨邨,当街被杀。
滴玲玲,滴玲玲。
顾砚声接起电话,“喂。”
长谷仁川,“顾先生,汪先生的专机已经从日本起飞,你帮忙准备下接机事宜。”
“好的,我来安排。”
顾砚声放下电话算了下时间,从时间上看,双方谈论了半个月,时间不算短。
上次和汪逆吃饭,他的说法是谈论的差不多了,去日本好似就签个约的事,但从这个谈判时间长度看,显然没他说的那么顺利。
通知在上海的汪系人马和中华日报的记者,一起去机场接机。
飞机落地,舱门打开,汪逆走出来,记者们咔咔拍照,官员们迎上去。“汪先生周先生.”一群直觉谈判结果会不错的官员笑着冲上前。
念叨着欢迎汪先生返回上海。
“辛苦汪先生了。”
“为和平建国大业,千里奔波,汪先生实在是辛苦了。”
“汪先生,不知道谈判的结果怎么样?”
一堆马屁精凑上前围着汪逆。
但顾砚声不同,带着微笑脸来到周部长身边,他主攻的就是周部长。
“部长,晚宴我已经安排好了,就在华懋饭店,现在可以直接过去,您看还需不需要先安排各自回家洗个澡休息一下?”
“既然都安排好了,那就先去吃饭吧。”
周部长笑了笑,“外面也没睡好,吃也吃不好,吃完饭再回去睡吧,我去跟汪先生说一声。”
周部长去跟汪逆耳语了句,看见汪逆点头,大家就出发去饭店。
“砚声,你跟我一起坐。”
顾砚声上了周部长的车,周部长急于了解上海的事态。
不过让顾砚声先问出口了,“部长,谈判的事宜顺利么?”
要完全按真相回答,当然是不顺利,日本并没有在后续的谈判中让步太多。
以至于按照日本人的合同签,汪先生的脸面就会非常不好看,而且可能会引起来投靠的人意兴阑珊,甚至会不来,哪怕已经来的人,像顾砚声傅肖庵这种上海本土派,可能就不帮忙了。
所以去日本的人现在私下里达成一致,除已经公布给属下的正常条款以外,那些后续日本人加上的苛刻条款就不必让其他人知道了。
但顾砚声就不同了,周部长考虑后还是决定说一说。
一是日本人以后派遣顾问的事情,顾砚声只要当这个部长就会知道,瞒是瞒不住的,二是也算是一次真心考验,如果早晚变心,那还不如早变心。
周部长顿了顿道:“有顺利的也有不顺利的,顺利的是日本内阁对于我们成立唯一政府已经没有意见,各部门都支持,不顺利的是,军部临时增加了一种制度。”
周部长说了下日本人临时加的顾问制度。
“汪先生刚才在机场给别人轻松的态度,其实也是安慰的成份居多,此次日本之行,每一次谈判我们都背负巨大压力。”
饶是顾砚声有所心里准备,也被汪逆的软弱震惊,这种条件还需要谈?
但凡日本人抛出这种条件就该回来了,哪还需要呆上这么久?这不是诚心示弱么?顾砚声哪怕抛掉自己的身份立场,就从一个一心为汪汪的汉奸角度考虑,都觉得这个条件太苛刻了。
“这条件也太苛刻了吧?汪先生签了?”
“还没有,我们也要争取最大利益,晾一晾日本人,不急于一时签约,反正我们先干我们的事就行。”
顾砚声闻言感慨摇头,“还是太苛刻了,按理说日本人要以华制华,汪先生对他们来说,作用非常大,日本人提出顾问制对他们来说很正常,可谈判总能谈下来一部分吧?日本人怎么会不让步呢?是不是逗留的时间太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