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突破(1 / 1)

加入書籤

数日后。

拍卖所得全部到手。

余晓将一百三十万英镑分三份,三分之一以外币方式存进银行账户,方便与外国人商业往来,以后到海外也能直接支取用钱。

其他三分之二分别兑换成黄金、银元。

人参与法器也已到手,不过前者需炼制成灵参丹才能使用,后者已经损坏无法使用,需带到修仙界进行修理。

先不急。

这日下午。

他屏退左右来莲香楼见了一个人。

此人身穿长衫、戴着眼镜、像是私塾里的教书先生,实则乃是潜龙帮的副帮主宋知白。

“潜龙帮宋知白拜见余先生!”

“不必多礼。”

“前几日的武器收到了吗?”

“收到了,有余先生提供的这批武器,我们距离成就大事又更近了一步!”

没在这个话题多聊。

余晓开门见山道:“我要调查一个人。”

宋知白:“请先生吩咐,我们潜龙帮在情报方面,还是颇有一些建树的。”

这点已经见识过。

万鲨帮被精准打击。

潜龙帮发挥了重要作用。

潜龙帮毕竟是大夏会的势力,而大夏会成员遍布各行各业,自然有相当多的情报渠道。

“这个人叫弗朗西斯·威尔逊。”

“竟然是他?”

“你认识?”

宋知白一愣:“此人尽管非常低调,却是英吉利领事馆的重要成员,也是莫尔顿身边重要的亲信,大夏会自是有关注。”

“据我们所知,威尔逊策划了好几场武装冲突,当年乙末之乱之所以会爆发,就是此人在幕后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实乃一个不折不扣的恶贼!”

“余先生想查他什么?”

余晓说:“我需要了解他的生活习惯、居住地点、以及近期动向,能做到吗?”

宋知白略微思考:“问题不大,我们在租界里,也有一些人手和关系。”

余晓点头。

他与威尔逊根本不算认识。

两人只是在拍卖会现场短暂见过一面,整个过程甚至连话都没说过。

余晓之所以会让潜龙帮查他。

只因此人当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杀意。

虽然余晓不认为威尔逊能威胁到自己,但以他防患于未然的谨慎作风,不可能对此不稳定因素视作不见。

想杀我?管你什么原因。

老子先下手为强!这叫做论心不论迹,将任何潜在的危机,于萌芽阶段就给扼杀了!“哦,对了,这个威尔逊实力很强,最好不要直接接触,否则可能会有危险。”

余晓特意提醒了一句。

毕竟,根据感知,威尔逊不是一般的高手,有可能是堪比炼气四层的存在。

“请放心,这种事,我们有经验!”

结束会面以后。

返回青龙巷大屋。

余汝谦前来汇报:“晓哥,最近有一个叫李向晨的求见,希望与我们展开合作。”

这段时间。

想见余晓的太多了。

而他一般都会虚着呢回绝。

汝谦也知道这点,既然会来专门汇报,只能说明李向晨有一些特别之处。

有点耳熟。

思考了一遍。

立刻想了起来。

“可是羊城八大名医之一的李向晨?”

余汝谦点头:“他想放弃医馆创办戒烟馆,只是苦于资金不足,所以企图寻求自助。”

第二天。

李向晨应邀登门。

六十多岁,虽矮小消瘦,但双目有神。

互相客套两句。

余晓问:“李神医在羊城开医馆多年,妙手回春、活人无数,可以说名利双收,为何突然想开戒烟馆。”

“余盟主明鉴,在下见过太多因染上烟,最终家破人亡、死于非命的悲剧,故深感烟毒才是如今民间的第一大恶疾!”

李向晨诚恳道:“医者仁心,我虽无力改变天下大势,但也想略尽绵薄之力,帮助有志戒烟者摆脱苦海、恢复生活!”

“当初武盟大会。”

“盟主之志,让在下动容,故有了关闭医馆,广开戒烟馆的想法!”

余晓:“李神医如何助人戒烟?”

“在下有几个清心镇静之效的方子,可一定程度抑制烟瘾发作时的痛苦,同时在研究药理与心理的双重疏导之法……”

余晓又细问了几句。

李向晨一一阐述、对答如流。

此人本身就是羊城名医,而从他做的准备来看,也确实是诚心想做这事。

“李神医想要多少?”

“我计划开办至少五家戒烟馆。”

李向晨犹豫一下:“如若运转五年以上,总计大约需要两……一万元!”

他有些忐忑。

戒烟馆是公益。

不会产生任何商业回报。

本来想要两万大洋,又觉得实在太多,临时改口只提一万,若有不足再想办法补上。

余晓摇头“一万不行!”

李向晨闻言顿感失望。

“我资助十万。”

什么?李向晨大惊!“我要你广越各地,至少开二十家戒烟馆,一边助人戒烟、一边总结经验,然后编纂成册,建戒烟协会加以传播。”

余晓问:“能办到么?!”

“能!”

李向晨起身一礼:“盟主仁义!”

十万大洋!

何等巨大的财富!余晓只问了几句话,竟眼睛不眨的做出决定,这又是何等的慷慨与豪迈啊!

余晓说:“十万元只是第一批次投入,若戒烟馆取得良好效果,我还会继续加倍追加投资,以向外省开拓助更多人戒烟。”

服了。

不得不服!

余先生用真金白银。

证明了自己的知行合一。

其实对余晓来说,十万元不算很么,九牛之一毛、万鸡之一羽。

若戒烟馆取得效果,光功德方面的增长,就能让他赚个盆满钵满,何必在意这么一点小钱?当然。

虽然李向晨不像是沽名钓誉之辈。

但程序上还是要严谨,银钱支取需受到余府账房的严格监管。

当晚。

回到书房。

查看储备的材料。

三百年到六百年的古药221株,一千年左右的古药6株,两千年古药1株。

接下来一段时间。

余晓把时间投入到了炼丹。

他在大景花了足足十天,先后将221株普通古药炼制成217颗高级灵草丹,炼丹成功率高达97%!

炼丹技术越发娴熟。

基础丹药几乎不会失败。

又将10株千年级的古药炼制出7颗灵参丹。

为什么是10株而不是6株?这些天又收到四株。

灵参丹炼丹成功率70%不是特别理想。余晓手里目前只有一株两千年的古药,他决定先缓一缓,等到更有把握时在炼制。

回到小竹谷。

先消耗灵草丹开始修炼。

为什么不用手中八颗灵参丹?

此丹更适合突破境界,用于炼气前期日常修炼,实在过于浪费了,目前灵参丹也不多。

接下来。

日复一日。

余晓每天都在石殿服丹。

等到身体吸收以后、再到小竹谷炼化。

三个月后。

消耗了六十枚灵草丹。

余晓已达到炼气三层圆满进无可进。

这三个月,他继续精研炼丹,获得了许多新感悟,现在炼制灵参丹把握更大了。

于是。

开炉炼丹。

这回没出现波折直接一次就成功了。

他用两千年大景古参炼出一颗高级灵参丹!

“足够了!”

“终于可以突破了!”

余晓立刻开始了冲击境界。

先后服用两枚普通灵参丹打底,虽然没能突破境界,但也已经趋于临界点!契机已至。

果断服丹。

这次没有任何意外。

当高级灵参丹发挥作用。

一股股精纯无比的灵力注入丹田。

气海灵漩发生了蜕变,第四条漩臂孕育成功。

这也就意味着突破成功,从炼气三层修炼到了炼气四层,从炼气前期修炼到了炼气中期。

水到渠成。

非常顺利!

感受着暴增的法力。

余晓只觉得安全感大增。

毕竟,炼气四层相当于武道炼髓,也就是大景世界里宗师的水平!

当然。

光修为提升还不够。

法术和法器方面有待增强。

目前手里灵石不到两百块,这显然不够买优质的法术秘牍、更别说是法器了。

余晓于是查看石碑之上的个人信息。

——

姓名:余晓。

生理年龄:23岁。

真实年龄:28岁。

声望:6881/12000(名动全国)。

气运增长:每年7点。

气运:97。

功德:1157。

——

余晓发现气运竟是快回到了100点。

若将功德部分也算上,那么早就突破一百点,由此可见小竹谷休闲摸鱼,十分非常有利于气运的恢复。

余晓于是将六枚灵参丹拿到主世界。

【气运-1!】

【气运-1!】

【……】

六枚丹药。

消耗6点气运。

虽然不少但能接受。

在小竹谷已经呆了一年。

与云溪镇各个丹药铺也很熟悉。

余晓接下来花了一个月左右,陆续将6枚灵参丹出手,总共入账1850灵石!

加上200灵石积蓄。

余晓手中灵石竟达到史无前例的2000之巨!

这笔财产,别说炼气中期,哪怕对炼气后期来说也不是小数字!

余晓不禁发出感慨。

“倒腾两界资源赚钱真是太容易了!”

有了巨资。

财大气粗。

无论是飞行法器、法术秘牍,又或是各种珍贵的符箓、丹药,现在想买就买根本不虚!

再次到云溪镇。

将八卦牌拿出来。

【气运-2!】

余晓将法器送到了一家口碑不错的法宝维修铺。

掌柜满脸好奇:“咦,这件法器,竟如此的特别,我从未见过类似的阵盘炼制手法。”

余晓问:“能修嘛?”

掌柜拿起八卦盘研究片刻,“能,这阵盘的阵法核心保存完整,修理起来并不困难,只是费用方便会高些。”

“多少?”

“100灵石。”

“什么?这么贵!”

“看来道友有所不知,此类法器结构极其复杂,不仅难度不高,但十分繁琐,还需消耗许多珍贵材料,老夫给出的修复费用绝对公道。”

信你个鬼。

一番讨价还价。

最终谈妥价格为80灵石。

掌柜承诺七日之内将其修好。

余晓又来到了一个专门卖法术秘牍的店铺。

炼器四层修为。

法术可学范围大多了。

余晓选了四个对自己有用的法术,其中包括:灵缚术、敛息术、牵引术、易形术。

灵缚术,这是一个类似定身术的法术,炼气四层的法力才能施展,实战中非常好用,在大景近乎无解。

敛息术,此术同样要求达到炼气四层的法力,其效果可以完全隐藏气息,包括气味乃至灵力波动,让人看不穿修为。

牵引术,此术相当于隔空摄物。

易形术,顾名思义,可暂时改变外貌,这种改变不仅是五官,甚至也包括骨骼肌肉。

四个法术秘牍花费300灵石。

每个都相当复杂难练。

足够练一年。

余晓发现越高级法术越难练,而修士的寿元有限、时间有限,因此很少有修士会修习这类法术,而余晓却是没有任何顾虑。

别人练的他要练。

别人不练他照练不误。

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多手段、更强底蕴。

余晓手下法术秘牍之后,他又来到一家法器铺子,与其他的法器铺子不同。

这是一家飞行法器专卖铺!

下一章依旧中午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