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噌的一下站起身子,大踏步的冲到书房门口。
就见一个浑身沾满尘土,双眼赤红的军士跪在那里。军士手持一枚小竹筒,向李世民呈上。
等了整整五日,不就是为了今天这个时候吗?
李世民不假思索,一把将竹筒打开,拿出了里面的一张绢帛。
仅仅扫了一眼,李世民的双手就忍不住颤抖起来,手中的绢帛顿时落在了地上。
房玄龄将地上的绢帛捡起,扫视一眼后,同样露出骇然的神色。
“突厥金帐王庭金州,提前步入冬季,大雪漫天,颉利部已无法长途迁徙,但仍在整顿马匹,不知所为何事。另幽州军部情报,近日边关地区出现大量突厥斥候,行为实属可疑。”
房玄龄拿着绢帛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才确定事情是真的。
这回轮到他大惊失色了。
还是李世民率先恢复平静,十分严肃的询问眼前这从边关送急报回来的军士。
“这上面的消息,可否属实?”
“回禀陛下,此消息乃幽州军部统一确认,且传回途中前后经过数十个大小驿站从未解封过,小人可用性命担保消息无误。”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一挥手,让人带领这名军士下去歇息。
待军士叩首谢恩离开后,李世民重新回到御书房中,对一旁还在震撼中的房玄龄说道:“玄龄,现在你对这事有几成把握?”
“回避下,臣有九成。”房玄龄拱手回答道。
听到对方也是这个回答,李世民眼神闪烁。
“玄龄,你速代朕口谕,即刻让兵部尚书杜如晦和鄂国公尉迟敬德前来御书房见我,不得延误。”
“是,陛下。”
房玄龄也不拖泥带水,一拱手,转身便径直走出了御书房。
……
两个时辰之后,御书房外就有侍卫的声音响起。
“陛下,杜大人和鄂国公求见!”
李世民一听,顿时走到房门外,将两人请了进来。
侍卫口中的杜大人,就是有着房谋杜断之称的杜如晦,他现任兵部尚书,手握大唐各地的兵马军政。
而鄂国公自然就是尉迟恭那个门神,有着超凡的武艺,是全大唐一流的武将。
两人进门后,同时拱手向李世民行礼。
随后杜如晦先开口道:“不知陛下召见我二人是为何事?”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如晦,敬德,我要你二人率领十万兵马,即刻赶赴幽州城。”
“什么?幽州那边出事了?”
不仅是杜如晦,就连尉迟恭的那张黑炭脸上,也是写满了震惊。
要知道排除那些正在驻防的军士,现在大唐境内所能调动的兵马,也不过才二十万。
等于说李世民这一抽,就抽调了一半的兵马。
这也意味着即将有强敌来犯。然而
“幽州城暂时没有危险。”
当李世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杜如晦和尉迟恭都用一副难以置信的眼神盯着他。
开什么玩笑,没有危险干嘛要调动十万兵马?陛下这是脑子秀逗了?
见两人用这副表情看着自己,李世民方才意识到自己没讲清楚。
于是便把江枫的原话,稍加改动的传达给了二人,并将书案上的那张绢帛交予两人浏览。
尉迟恭作为一名粗人,当看完绢帛上的内容后,瞬间握紧拳头,恨不得手刃突厥蛮子。
只是杜如晦看完绢帛上的内容后,却是叹了口气道:“陛下,虽说您的推断极为合理,可这毕竟是军国大事,怎能仅凭您一人的臆想,就调动三军啊。”
“十万兵马赶赴北境,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望陛下三思啊!”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杜如晦明显加重了语气,目的就是希望李世民能收回成命。
对此,李世民也是陷入了沉思。
的确如杜如晦所说,仅凭自己单方面的臆想,就调动十万兵马去幽州防守。
可万一突厥人不来怎么办?那岂不是要闹天大的笑话?
那些文臣还不得把自己写成一个不懂用兵之道的昏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