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嬴政将六国博学名士(博士)聚到麾下,求取治理天下之道。
但每次开会,几十名博士消极怠工默不作声,不搭理秦始皇的提问,用名士的沉默对抗皇帝的霸权,任凭李斯在旁呼号恐吓也不理睬。
秦始皇到泰山封禅,嫌周礼太麻烦,弃用周礼改用秦礼,遭到名士们暗地讥笑;堂堂始皇帝只能装着没听到,憋了一肚子火!
他们嘲笑的可是秦始皇啊!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那位皇帝!没有之一。
灭六国,统六合,霸天下,竟然被一群书呆子嘲笑还不敢发火。
你信吗?
但这是事实。
秦始皇为什么善待六国名士?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秦国人没文化,不学不行。
名士们为什么不肯辅佐秦始皇?因为他们也知道秦国人没文化,教也教不会,说了也白说;泰山封禅就是例子。
弹高山流水的,和下里巴人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
喝咖啡的,与大葱蘸酱的,肯定聊不到一块去,思想差异太大,强扭的瓜它不甜。
最终,矛盾无法调和,文化融合政策失败,秦始皇也失去了耐心,懒得啰嗦了,改用暴力手段统一文化思想:焚书坑儒!
结论:秦朝为什么十五年而亡?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文化。后世的魏、隋、元,都是同理。
有人不服气,问魏怎么没文化?三曹都是大文豪,写下千古名篇!
只能说有文采和有文化是两个概念;另外就算了解礼数,所作所为(篡逆弑君)皆非礼也,和没文化又有何差别?
知而不行,甚于无知。
周公的建国收尾阶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建设的是周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这是周国真正的建国大业,强国根基!
春秋时期,周国文化由孔子归纳总结,形成儒家文化,统领中华文化三千年。
创建文化,是从零到一的过程,没有东西可以借鉴,可以想见周公当年何其艰难!
向周公致敬!
不过,凡夫俗子认为困难的,在圣贤眼里也许不算什么事儿,所谓会者不难。
收尾阶段第一小项:继续分封诸侯,推行、完善分封制!
周成王四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周王室的同族亲戚建立邦国,以各邦国来保卫周王室。其实就是一个家族企业,下面各个分公司总经理都是自己家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开疆拓土,保姬家的天下。
武王时期分封的诸侯并不多,因为那时周人真正掌控的区域并不大。真正大封天下是在周公时期完成的,我们介绍几个主要的诸侯国。
河南宋国,国君是商王后代微子启,子姓;公爵,管理殷商遗民六部;
山东鲁国,国君是周公长子伯禽,姬姓,侯爵,监管东夷;
山东齐国,国君是太公望吕尚,姜姓,侯爵,监管东夷;齐国是各诸侯国之长!有权征伐其他诸侯国。
河南卫国,国君是康叔,姬姓,侯爵,管理剩下的殷商遗民六部;
卫国殷商人有文化,后世出产了大批人才,如优秀的政治家李悝,吴起,商鞅,吕不韦,每一位都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人称“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可惜后世的卫国国君各个奇葩,没一个像样的,国家治理的极度混乱,让人一言难尽……
河北燕国,首位国君是召公奭,姬姓,镇守北大门抵抗狄人进攻。
召公奭本人因为京畿公务繁忙,派儿子去上任,当时北京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周围都是野蛮的狄人,谁也不愿意去。燕国后来甚至与中央一度断了联系,退化成一个小村镇,在北京地区默默垂泪,暗自神伤。
湖北汉阳诸姬,封了一堆姬姓兄弟在汉水流域,用来监视和牵制南方的不可控因素——南蛮子,史称汉阳诸姬,包括:巴,申,邓,随(曾国),长国,唐,息,蔡,道,应,沈,贰,房,蓼,轸,州,绞,郧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