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大致能够猜到孙咏森的意思,他同时身兼浙省能源和国信控股的董事长,分身乏术是正常的。
省能源那边意味着地位,国信控股这边才是财富,以他的资历,再近一步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从国企迈到正府序列这一步,若非有强有力的关系,也是难上加难。
如何抉择他看得很清楚。
所以,在吴良收购国信这件事情上,他扮演的是一个爽利的卖家角色,事实证明,吴良所谓的上层工作已经做通绝非虚言,细思极恐。
以中小企业为例,融资难的问题众所周知,那么,浙省商行这样的企业出现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用一句发展地方经济的基础来形容也不为过。
国信控股此前可是浙省商行的控股股东,其位置在浙省来说可见一斑。
对孙咏森而言,套用一句“这或许是我的机缘”或许更能说明他此时的状态。
他也更为清楚的是,吴良需要一个人来帮助他收拾烂摊子稳定军心,而他身兼数职,像推荐一个接班人一样推荐一人给他,想必吴良也不会拒绝。
韦大新就是这样的存在。
“大新呢,之前是能源公司资产管理部的部长,也是厦大金融专业的博士,很有思想的一个人。”孙咏森如此评价,“要不,我给人喊进来你俩聊一聊?”
吴良没有拒绝,“你倒是准备的充分,我问几个问题?”
孙咏森出门,朗昆雨在一旁介绍,“国信控股没有被您收购的话,韦大新的职位就是接替总裁职务,按理说,能力应该是可以的。”
吴良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这也算无意之中当了对方的绊脚石。
如同李斌,原本的国企待得好好的,因为洛柴位列农机厂的大格局之下无法进一步发展,一门心思的要跳出农机厂的框架,从企业的发展角度上是再正确不过的。
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了处级的身份,换回的是白花花的银子,如何选择,或许李斌也会在某个熬人的夜晚会思索当年的决定是否正确?
韦大新自然也是如此,不过,孙咏森既然还是推荐他过来,看得出来,韦大新应该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他进来的时候,吴良面试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此,“资产管理部的金饭碗不香么?怎么会想来我这里?”
韦大新看了眼孙咏森,斟酌再三,还是回答了一句,“我是厦大的金融博士,干的是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能够来国信干老本行,是我的荣幸。”
吴良大笑一声,埋汰孙咏森,“国企果然是拿豆包不当干粮,这样的金融博士干个资产管理部的部长屈才了啊。”
“要不,我给你推荐过来了?”
吴良笑笑,“天朝的金融专业当中,以厦大的金融专业最强,有能力的起步都是百万年薪,不知道,韦部长在资产管理部的年薪是多少?”
“18”
18万在这个年代,真的不算低了,但是,那得看和谁比较,同样是厦大的博士,到投行那样的外资,拿到百万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