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观看(1 / 1)

加入書籤

饭桌上傅书砚也很殷勤,但小钰不需要别人照顾她:“红红,你快吃饭吧,你比我大,但待会我长得要比你高了,来,我给你夹菜,你多吃点。”

傅书砚脸蛋红扑扑。

小钰猛猛给他夹菜,看他乖乖吃饭,欣慰道:“对,就是这样,多吃就能长高了。”

傅安华觉得今天他们家人在陈清家人面前转着圈的丢人。

一大家子人。

没一个好东西。

这惨痛的认知不该发生在大年初一,于是傅安华想把贺远灌醉。

“来来来,贺远,咱们两个是好兄弟,喝一个。”

贺远发挥出他超绝冷脸:“我还要带孩子,不喝酒。”

陈清淡笑不语。

傅安华尬笑,“怪我,怪我,怪我没有眼力见,我自罚一杯。”

李政委瞧着这家人,跟贺远说:“你眼光挺好。”

小钰和贺羽翔这两个孩子虽然都是陈清娘家人的,但长得好看,性格也是落落大方的,一看就是被养得很好。

这家人家风正。

贺远认可他的话:“是的。”

其他事情谦虚就算了,这件事还是老老实实承认吧。

李政委默默喝一杯酒,有时候他在官场上久了,也琢磨不透小年轻的想法。

大家吃饱后,就要开启大家最期待的活动了。

小钰欢呼:“去看飞机坦克喽!”

路上傅书砚叭叭叭的在小钰耳边说:“小钰,我还坐过飞机呢,超有意思的,你想坐飞机吗?你要是想的话,我帮你弄飞到首都的飞机票好不好?”

听到傅书砚这段话的大人们都佩服了,小小年纪,花活挺多啊。

小钰没直接答应:“飞机票贵吗?”

傅书砚摇头:“不贵,我爸爸会能弄来免费的机票。”

傅安华听得额角直跳。

小钰想了想,说道:“那等我成年以后想去首都玩再找你吧,因为我现在还小,不能随便出远门的。”

傅书砚:“好的,好的。”

傅安慧憋笑。

她以前都没发现,小侄子挺可爱的。

路上有人见到他们一大家子,都向李政委敬礼。

李政委和傅安华回礼。

第一次小钰偷瞄。

第二次小钰躲在傅安华身后做对比。

第三次被傅安华拉去和部队的军人们敬礼。

小钰得到回礼的时候,差点一蹦三尺高。

部队的军人们看着眼中迸出光芒的小同志,也油然而生一股骄傲。

众人被李政委领着,沿着营区内部的道路散步,走了好一阵,路过一个用矮墙围起来的巨大训练场。

场边,几个深绿色、造型威猛、有着粗长炮管的庞然大物,正静静地停在那里,履带上还沾着些许泥土。

小钰在书上看到过坦克,兴奋的语无伦次:“好大的坦克!”

贺羽翔也一样被这景象震撼了,深深的凝望着眼前的坦克。

李政委又带他们往前走,“小同志,你们看那。”

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远处宽阔的停机坪上,几架草绿色的直升机如同休憩的巨鹰,在冬日阳光下闪烁着威严而迷人的光泽。

小孩们很兴奋。

陈清却有些沉默。

贺远问:“怎么了?”

陈清轻轻摇头,内心却在经历着一场无声的海啸。

她的目光掠过那几架静静停放的直升机,数量两只手就数得过来。

而在她的记忆里,是大阅兵时空中梯队那遮天蔽日的阵势——

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侦察直升机等等。

这些直升机编制完整、型号繁多。

陈清轻叹,如今的数量太少了啊。

她的叹息里没有轻视,只有一种深切的心疼和恍然。

从现在的模样到傲视群雄,陈清都不知道这个‘从无到有’需要经历什么。

此时此刻,真的有一种巨大的历史参与感包裹了她。

原来,未来的辉煌,是从如此薄弱的基础上,一点一滴艰难地积累起来的。

她作为穿越人士,有着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但陈清很难以想象,现在为国家奋斗的人们,是靠着怎么样的信仰去拼搏的,这或许真的是一场奇迹,才会让这个民族焕发出蓬勃生机,重新耀眼于世界。

陈清偏头看向贺远,轻声说:“我们的飞机一定会越来越多,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的。”

贺远不太懂陈清情绪,但能真切的感受到她话语中的笃定,便跟着她点头。

随着点头的东西,他脑海里也蓦地产生一些别样的灵感。

大年初一,阳光暖暖的照着地面上,小钰和贺羽翔对着飞机坦克兴奋好久,才依依不舍的回家。

傅书砚也跟着来了,他路上跟小钰叽叽喳喳的聊天。

贺羽翔则是探头问前排的小姨:“我们可以做飞机、坦克的玩具吗?”

陈清瞬间警惕起来;“干嘛?”

贺羽翔:“我觉得会很好卖!”

“估计是很好卖。”陈清记得五十年后逛精品店,玩具区域都会摆着此类玩具,“但是我们国家很多材料都没有,不一定能制造出来飞机、坦克。”

飞机坦克需要塑料制造,现在塑料品非常昂贵。

贺羽翔皱了皱眉:“哦!”

他双手抱臂坐着,开启闷闷不乐模式。

没一会儿,贺羽翔又探头问小叔:“小叔,你能制造塑料吗?”

贺远:“没仔细研究过,但我可以给你找资料,你好好研究研究。”

贺羽翔:“行!”

他日常生活除了用打字机打一会儿资料,就是学外语,他英语水平都能够跟毛毛媲美了,不需要再深造,打字机的话,小叔严格规定一个月只能赚三十块,他一天只需要工作一两个小时,太轻松了,正好找点活干。

陈清觉得他大概率没法成功,因为塑料用品是在九十年代才开始普及的。

但他有学习的欲望,愿意去学习新知识也挺好的。

一家人到家后也变得很疲惫,大年初二又迎接了一大波客人,等到大年初三开工,陈清都感觉跟没放假一样。

她骑着自行车刚把自行车停到自行车蓬,就看到吴长江急匆匆走过来汇报:“厂长,有人来了,正在你的办公室等你,你快去看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