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期待地接过。
实在是这位小老爷每次画出来的图纸都能够做出改善民生的好东西,让大家对他的图纸看中期待不已。
张诚以为自家师弟诸葛亮天纵奇才,这样的人天下间只怕只有这么一个。
但现在他知道了,天下之大,厉害聪明的人不知凡几,他倒是狭隘了。
小师叔将图纸画得很详细,旁边也做了注解,张诚看得明白,自然是惊喜无比。
这冬天一到,冻死人可不会少。
小师叔拿起毛笔,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小师叔看重他并非因为他与孔明先生的这层关系,主要是这人是真的有能力,特别是管理内政方面。
张诚来了后,很是恭敬地拱手给小师叔行礼。
一会儿后,两张图纸完成,小师叔让健仆叫来他另外看重的一个手下。
这人叫做张诚,是琅琊县本地人,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诸葛亮的师兄,是其父的学生。
棉花还没有传到中原,羽绒的使用更是没有人知道。富贵人家有着动物毛皮做衣服御寒,贫穷人家除了围着火堆取暖,再没有任何办法。
小师叔虽然年纪小,却靠着自己的真实本领和才学让张诚折服。
因为黄巾军作乱又因为家中贫苦,孤儿不要太少,好些沦落为乞丐,还没有长成就死掉了。
小师叔置办了慈善堂后,整个拉琅琊县的小乞儿们都有了活路。便是那些成年了的乞丐,也被小师叔收编去做活了。做活给饭吃给衣服穿,每天能够吃一顿饱饭,虽然辛苦,但比做乞丐强多了。至少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就死掉了。
“若是家家都砌了这火炕,还有这烟道,那冬天就不惧怕寒冷了。”
小师叔笑道:“这件事情就麻烦子训了。”
张诚忙道:“大人是在帮助诚,将功劳送到诚手中,诚感激不尽,何谈麻烦?”
小师叔给他这样一个机会,他如何不感激?
张诚拿着图纸离开了,他着急了一些泥瓦匠,组成了一个施工队,先给县里的慈善堂砌了火炕。
慈善堂是小师叔来了以后让开的。做事的都是一些孤寡老人,收留的是各年龄段的孤儿们。
辛苦怕什么?谁不是辛苦过来的?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谁愿意做乞丐?
他们更愿意辛苦做活儿,好伐?
慈善堂的火炕一砌好,附近的许多人家就跑来看了,亲眼感受了火炕的保暖。
火炕加上烟道,一整个屋子都是暖和的。
那些人家纷纷向张诚打探砌火炕的价钱。
张诚让这些人家自备材料,工钱收得很低——泥瓦匠的报酬,都是“劫富济贫”来的,他们给富贵人家砌火炕,那工钱绝对不会少——若是这些人想要学习如何砌火炕,张诚还会让泥瓦匠们教授那些人。
泥瓦匠也不藏私,本来嘛,这本就不是他们的本事,而是大人教他们的。他们靠着这一手,从富贵人家赚了不少了,应该满足了。
这种火炕对贫穷人家来说可是救命的东西,就应该在贫苦人家中推广开,让所有人都能够在温暖中度过寒冬。
冬天到来前,琅琊县的家家户户都有了火炕。
小师叔又画了一份图纸寄给了陶谦,之后,整个徐州的老百姓家中都砌起了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