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找上门的生意(1 / 1)
“宋同志,我想和你谈一笔生意。”
姚志行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谈生意?
宋知夏打量起这个面容稍显稚嫩的男人。
姚志行站得笔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却浆洗得干净的破棉衣,眼神清亮,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
“你说来听听!”
宋知夏倒想知道姚志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之前尝过您卖的窝头,咸菜的味道简直是绝了。”
姚志行声音依旧平稳,没有刻意压低,也没有夸大其词。
“我想试试,用您的咸菜,跑跑销路。”
姚志行目光坦诚,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最终目的。
姚志行本人没什么手艺,刚才的考核也被刷了下来。
但姚志行对自己的销售才能有信心。
宋知夏目光落到姚志行身上,不置可否。
“这是我的盘算,我打算先试十五瓶,扣掉本钱,利润我们三七分。您七,我三。”
姚志行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旧报纸订的破本子,递给宋知夏。
宋知夏翻开一页,上面是工整写好了详细的成本计算和利益分配方案。
显然这个姚志行是早有准备。
“这十五瓶,就是个试水的引子。不成,就算是我买走的。您的手艺和方子,谁也拿不走。”
姚志行给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后,没有催促,也没有恳求。
仿佛只是在提出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值得考虑的合作建议。
宋知夏目光从姚志行平静的脸上,移到手里那本虽然破旧却条理清晰的本子。
有一瞬间,宋知夏似乎在姚志行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做咸菜对于宋知夏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这桩买卖倒或许能帮宋知夏拓宽一条新的道路。
“你明天来机械厂门口拿货吧!”
之前卖窝头,家里还剩一些咸菜。倒是可以直接给姚志行。
“宋同志,真是太谢谢你了!”
姚志行喉咙发紧,胸腔里翻滚的狂喜几乎要冲破喉咙。
压制住要想大叫的冲动,姚志行深深地给宋知夏鞠了一躬。
在这之前,姚志行其实已经尝试过很多人,无一例外都失败了,没人愿意给穷小子一个开口的机会。
刚才在机械厂的后厨见到田根生,姚志行几乎以为自己又要失败了。
可峰回路转,看到宋知夏的态度,姚志行莫名觉得今天一定会成功。
不出所料,这一次姚志行赌对了!
姚志行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时,门口已经有好几个小脑袋正在翘首以盼。
“哥,你回来了!”
看到姚志行的身影,姚大丫眼前一亮,立刻冲出家门。
其他几个小萝卜头也跟着跑了出来。
“哥,机械厂的后厨你应聘上了没?”
姚大丫眼睛像是蒙着薄雾的星星,声音很放得极轻,却又带着按捺不住的期待。
其他也围了上来抱住了姚志行的大腿。
“我没有应聘上。”
姚志行垂着眼,语气有些失落。
“没关系的,还有别的机会,下次一定可以成功的!”
姚大丫眼睛黯淡了一瞬,但随后立刻打起了精神安慰姚志行。
“在我们心里,哥哥永远是最棒的!”
抱大腿的小孩们也大声附和着。
姚志行决定不逗几个小孩子,大声宣布道:“不过,我今天谈成了一笔生意!”
“太好了!”
一群小孩子立刻蹦蹦跳跳地欢呼起来。
“我就知道,哥哥你一定行的!”姚大丫的眼泪夺眶而出。
姚志行这些时间的努力,姚大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有人里,姚大丫是最希望姚志行成功的那个。
“我买了骨头,今天我们炖骨头汤!”
“好耶!吃肉咯!”
孩子们看着沾着一点肉星的大骨头,眼睛都要冒绿光。
听到姚家传来的笑声,隔壁的领居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去年姚家的父母相继得了重病,不仅花光了家里微薄的积蓄,还借不少外债。
只可惜病没治好,钱也花完了。
姚家读书那么聪明的大儿子姚志行也不得不辍学,照顾家里年幼的弟妹。
隔壁的邻居们平时会接济一些,但也并非长远之计。
今天姚家这般高兴,想必是姚志行找到工作了,邻居们总算能放下心。
宋知夏刚到家,便得知了田招娣已经收拾东西离开的消息。
晚饭的饭桌上,大家都默契地没有提起这件事。
胡桂芬回到空了一半的房间,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宋知夏对两人很好,这段时间田招娣也攒下了一些钱,只希望她以后不要那么糊涂了。
机械厂后厨的人招齐后,食堂的工作也步入了正轨。
就在宋知夏思考着其他的赚钱门道时,姚志行敲响了宋家的门。
“宋同志,你快看看这个!”
姚志行从怀里掏出用油纸裹得严实的纸包,递给宋知夏。
姚志行眉眼飞扬,恨不得把\"高兴\"二字刻在脸上,全然没了第一次见面的沉稳。
宋知夏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勾了起来。
打开纸包,宋知夏的手指也不禁有些微微颤抖。
“呀!是和供销社的供销合同!”
胡桂芬在一旁惊呼出声。
“县供销社的张主任拍板了!首批五百瓶,腊月前就要送到。”
姚志行眼睛亮得惊人,喉结随着急促的呼吸上下滚动:
“张主任说要是这批货销量好,以后每个月稳定供货一千百瓶。”
“每个月一千百瓶!”
胡桂芬又是一声惊呼,突然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有些不顺畅了。
“宋同志,这还多亏了你的手艺,我都没多费口舌,张主任刚一试吃就立马拍板决定了。”
姚志行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可是没有宋知夏的手艺,事情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这个姚志行倒是一个有野心的!
宋知夏本以为姚志行是想当挑货郎沿街售卖,没想到他居然直接谈来了一个大订单。
“不仅如此,下个月温市会举行农副产品展销会。”
“只要我们能争取到一个好位置,一定能从全国各地拉来订单。”
姚志行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的生意经,仿佛一块美好的蓝图已经在自己的眼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