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哥虽不在江湖,但江湖却流传着哥的传说(1 / 1)

加入書籤

“您过奖了。”

“我只是搞出了台新机床,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

车轮碾过碎石发出清脆的爆裂声。

李小川透过车窗望着远处307厂渐渐缩小的轮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那份被卷起的图纸边缘。

阳光透过车窗斑驳地洒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勾勒出他眼角细密的纹路。

\"怎么,舍不得你那破厂子?\"

张卫国上将的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粗犷。

此刻,他军装笔挺,肩章上的将星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双鹰隼般的眼睛紧盯着李小川。

李小川收回目光,嘴角微微上扬:\"首长,您又说笑了,只是有些工作还没交接完。\"

\"交接?\"

“你小子可别分不清主次……”

张卫国哼了一声,粗糙的手指敲击着膝盖,

\"歼8的发动机叶片问题拖不得,你小子还有心思管那些芝麻绿豆的事?\"

他顿了顿,声音忽然压低,\"你知道现在我龙国空军是什么情况吗?我们的飞行员在天上飞着那些老旧的歼7,对面可是...\"

这下,李小川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

他挺直了腰背:\"我明白。请您放心,其实歼8的图纸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到基地就能开始工作。\"

“真的?”张卫国盯着他看了几秒.

突然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李小川的肩膀:\"好!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李小川嘛!”

“记得五年前你在西北厂解决那个涡轮问题的时候,也是这副表情。\"

车内的气氛缓和了些。

李小川望向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思绪却飘回了307厂那边……

\"到了。\"

张卫国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几辆军车呼啸着驶入军区大门,哨兵持枪敬礼的身影在车窗外一闪而过。

停机坪上,一架军用运输机已经发动引擎,螺旋桨搅动的气流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躁动不安。

张卫国带着李小川登上了飞机……

……

……

金陵。

307厂。

好笑的是,三天前307厂的大部分干部和职工还排斥李小川。

可如今,当他们的新厂长李小川被张上将\"借\"走的那天,307厂的人却好像是被抽走了主心骨一般。

这感觉很奇怪。

几天不到,他们便对那个神奇的年轻院士产生了依赖。

车间里。

老王蹲在那台五轴数控机床旁,粗糙的手指抚过机身斑驳的漆面,这时也不禁叹了口气:

“完蛋了。”

\"小川厂长这一走,咱们这老家伙怕是又要趴窝了。\"

年轻的数控操作员小刘不服气,攥着李小川留下的那叠图纸,纸张边缘已经被翻得卷了边:

\"王师傅,咱厂长不是留了方案吗?”

“咱们按他说的改,肯定行!\"

老王摇摇头,苦笑道:\"你小子懂什么?这机床跟人一样,老了就是老了,不是改几个参数就能起死回生的。\"

可小刘不信邪。

“小川厂长留下的图纸,怎么会没有用?”

那天晚上,车间里就剩下他一个人,头顶的白炽灯滋滋作响,照着他伏案研究图纸的背影。

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加工路径,全是李小川亲手标注的,字迹工整得像刻出来的一样。

\"主轴转速提20%,进给量降5%,刀具路径改用螺旋切入……\"

小刘喃喃自语,手指在键盘上敲打,将新的程序输入控制系统。

机床启动的瞬间,主轴嗡鸣,刀尖划出一道银亮的弧线。

切入钛合金毛坯的刹那,竟没有往常那种刺耳的尖啸,而是流畅得像是削过一块黄油。

\"成了!\"

小刘猛地站起来,差点撞翻凳子。

第二天,整个307厂轰动了。

老王盯着刚加工完的零件,用千分尺反复测量了三遍,还是不敢相信:

\"公差0.005毫米?没想到小川厂长改造过的这台破机床,现在居然能干出这种精度了?\"

小刘咧嘴一笑,指着图纸:

\"小川厂长虽然不在,但他留下了方案啊。”

“虽然他现在不在,但我们也要继续搞好生产,不能让他失望啊。”

“对对对!”

消息像长了翅膀,从车间传到办公楼,再传到整个厂区。

工人们围在机床旁,看着它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精准地切削、铣削、钻孔,加工出的零件光洁如镜,连质检科的老高都啧啧称奇:

\"这哪是咱们厂能干出来的活儿?简直是进口机床的水平!\"

“不,咱小川厂长说了,这水平,碾压进口机床!”

“不是吧?“

“这么厉害?”

“如果是真的话,那咱新厂长的本事可就太强了!”

“不强,不强能让空军上将亲自来请人?”

“他们那哪是请啊,分明是抢!”

“就是,小川厂长可是咱307的人,可不能让他们抢了去。等那个歼8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也派人去把咱厂长抢回来!”

“对对对,就这么干!”

随着生产工艺的突飞猛进,很快,307厂的订单开始激增。

以前需要返工三四次的零件,现在一次成型;

以前不敢接的高精度订单,现在轻松拿下。

厂里的效益肉眼可见地好转,连食堂的饭菜都从白菜炖豆腐升级成了红烧肉。

工人们私下议论,小川厂长虽然人不在,可这厂里到处都是他的传说啊。

307厂的蜕变,很快引起了行业内的注意。

最先听到风声的是隔壁厂子的技术科长赵志强。他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听人提起307厂的五轴机床加工精度突飞猛进,当场就嗤之以鼻:

\"吹牛吧?他们那台老掉牙的机床,能比我厂新进口的德国货还准?\"

可传言越传越真,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307厂现在加工的航空零件,连军工质检处的老专家都挑不出毛病。

赵志强坐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看。

他找了个由头,带着几个技术员\"参观学习\",一进307厂的车间,目光就死死盯在那台正在运转的五轴机床上。

\"这……真是你们原来的那台?\"赵志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王得意地笑了笑:\"如假包换,就是被咱小川厂长加了点小改造。\"

“你管这叫小改造?”赵志强凑近观察,只见刀尖划过金属表面,切屑如丝般滑落,零件的表面光洁度堪比镜面。

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触感冰凉平滑,没有一丝毛刺。

\"这不可能……\"

他喃喃道,\"你们到底怎么做到的?\"

小刘嘿嘿一笑:\"自然是咱307厂新厂长的方案,他优化了刀具路径,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调试……\"

赵志强眼神闪烁,突然压低声音:\"老王,咱们两家厂这么多年交情,李厂长的方案……能不能借我看看?\"

老王还没说话,小刘已经板起脸:

\"赵科长,这可是咱们厂的机密,未经小川厂长的允许,咱们可不能外传。\"

“那是!”

“想要,那得咱小川厂长发话。”

“不然,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这,好吧,好吧……”赵志强讪讪地笑了笑,心里却暗暗记下了。

同时,心里纳闷着,这个李小川,到底是什么来头?

没过多久,整个军工制造圈都开始讨论307厂的\"机床神话\"。

一开始,没人相信。

\"肯定是吹的!\"

某大厂的总工在技术研讨会上拍桌子,\"他们那台机床的型号我清楚,硬件上限摆在那儿,怎么可能干出那种精度?\"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307厂零件流入市场,质疑声渐渐变成了惊叹。

某次高端装备展会上,307厂送展的一批航空发动机叶片引起了轰动。

叶片曲面复杂,公差要求极高,以往全世界只有少数几家顶尖大厂能稳定生产。

可现在,307厂的产品不仅精度达标,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超越了行业标杆。

展会现场,几家外资企业的技术代表围着307厂的展台,反复检查样品,眼神里满是不可思议。

\"这真的是龙国自己生产的?\"一位德国工程师用生硬的中文问道。

老王挺直腰板,自豪地点头:\"千真万确,咱们自己的机床,自己的技术!\"

德国人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掏出名片:\"我们公司愿意高价购买你们的加工方案。\"

老王笑了:\"抱歉,这个,未经我们小川厂长的允许,我们是不能卖的。\"

“小川厂长?”

“他人在哪,我们想请他吃个饭。”

“这你可就别想了,咱小川厂长可没空吃你们的饭。他呀,被大人物请去改造战机了。”

“啊?”

……

此时,李小川本人并不知道。

他的名字已经在行业里传疯了。

有人说他是军工系统的\"隐世高手\"。

有人说他是海外归来的技术大牛,甚至还有人传言,他曾经在国外顶尖实验室工作过,掌握着世界领先的加工技术。

真的是,哥虽暂时不在江湖,但江湖早已传遍了哥的传说……

而此时的李小川,正在千里之外的某军工基地,埋头解决歼8战机的技术难题。

张上将递给他一杯茶,笑道:\"听说你在307厂搞出了不小的动静?现在全行业都在打听你。\"

李小川摇摇头,目光依然盯着桌上的图纸:\"什么?道长,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至于动静不动静的,我可不乎那些没用的虚名。”

张上将拍拍他的肩:\"你小子,走到哪儿,哪儿就不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