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279洞玄真经,儒门秘技(1 / 1)

加入書籤

三洞者,洞言通也。

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

三洞真经,乃是道门至高经典。

在太乙真人的口中,其几乎是大道法则的具现化,是真正的天书——修习者因兹入悟,研习者得以还源。

《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滞,故得名玄。

乃是丹道之至要,生天立地之妙法,造化阴阳之枢机,世间丹鼎道人苦苦追寻之物。

李存孝虽然之前就见过龙舟的核心,知道其中是这件天书,但并不认为自己短时间内有接触的可能。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伴随着修为逼近玄关,器灵似乎对他越发亲近,二者之间的联系逐渐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难道现在就可以尝试认主了不成?

饶是平时再怎么镇静自若,此时一颗心却也不由得加速了跳动。

李存孝屏息凝神,尝试着与器灵沟通,乃至于划开手掌,挤出精血——但是通通没有反应。

无数线条交织所化的洞玄经安静地悬浮在那里,不因为外界的动作而有丝毫变化。

李存孝忍不住叹了口气。

正准备离开,但是脚才提起来,又忍不住放了下去。

双眼之中,无数玄奥的线条交织,似乎勾勒出种种符箓文字,隐藏着天地之间最本源的奥秘。

李存孝放空心神,扫除杂念,尝试着将这一切烙印在脑海中。

如此一眨不眨地看了半刻钟,他感觉自己似乎隐隐约约有所领悟,只是心中才生出几分喜悦,这种模糊的感悟便好似风吹黄沙散去了。

他能感觉到,自己和灵宝之间,始终还是存在一层隔阂。

这层隔阂,不仅是让他无法掌控龙舟的一切,同样也让龙舟的核心蒙上了一层雾气。

他看得见,却看不清,也看不懂,更记不住,理解就更不用提起。

李存孝终于死心了。

“只怕还是实力不足。若是打破玄关,能够运用元神之力,情况应该会有所不同。”

“无论是认主,还是要参悟洞玄经,天梯境界的实力都有些不够看。”

“等下只要战胜了文中子的天梯境界分身,立刻便可以用金刚杵打破玄关”

诸多规划想法一闪而过,盘膝而坐片刻,器灵塑造的分身已经出现在了乾阳殿外的广场。

文中子就像一座亘古不变的山峰,每次进来,他都沉默地站在广场的一角,默默仰望着虚空。

听到脚步声,他的脸上才流露出几分情绪,转头道:

“小友又来了,这一次.嗯?天梯圆满了?”

老儒生的脸上流露出几分惊讶,但随即又恢复如常。

之前两人也交流过不止一次,自然知道李存孝的宗门是圣地级别。

天梯境界对于普通武者要蹉跎半生,但对于背靠灵宝的圣地天骄来说,却不是大问题。

何况,楼观道在大周王朝末年时,就已经起势。其灵宝两仪幡,文中子也有所耳闻。

“既然小友已经天梯圆满,看来这一次的胜负,会有所变化了。”

话音未落,平顶幞头、黑缘襕衫的化身已经从文中子的影子当中凝聚而出,漆黑的双眼中暴虐和死寂交织。

只是如今再面对这三教合一的化身,李存孝虽然依旧感觉到压力,但相比起之前那种芒刺在背的感觉,眼下已经淡化了许多。

仍然是劲敌,却已经不是生死大敌。

“现在的我,能赢!”

没有半句废话,一龙三凤在真元的激流中吟啸而出,化作甲胄、飞轮和绳索。

交手了这么多次,李存孝早就摸清楚,天梯境界的文中子分身,其“道场”最多只能笼罩以其自身为圆心,半径十米的领域。

而以他如今对囚龙索的操控,轻松便能在这个距离之外发动攻击,并且保证不被近身。

“九龙神火罩,落!”

三十丈赤龙的身躯上燃烧着淡金色的火焰,好似漫天彤云,巨大的攻击范围,直接将文中子的分身完全笼罩。

彤云之中,百米赤龙似乎化作千百头火龙,齐齐长啸,又像是千百罗网。

罗网的尾端,八辐金轮转动,似乎有无穷浩大的禅唱响彻虚空。

一时间天罗地网从天而降,挤压得空气褶皱波动,好像真有狂龙搅动汪洋,惊起波涛。

而文中子的分身就是那波涛中的小舟,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好强的魔宝,尤其是与施展的武学无比契合,发挥出来的威力,几乎赶得上神兵。”

“是李存孝的师父量身定制,或者说,是他自己亲手.”

旁观的文中子眼中异彩连连,心中不由得再度生出几分唏嘘。

他自从创造出三教合一之法后,自诩同级之中,并无对手,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没想到受困龙舟数百年后,却是遇到了更为惊才绝艳的后辈。

只靠佛道双本尊,就对他的化身形成了压制。

要知道,这具化身虽然境界只有天梯,但是其战斗的经验和本能,却和他一般无二。

甚至因为魔性深重的缘故,某种程度上杀伐还要更加厉害。

但此时,面对李存孝泰山压顶一般的攻势,三教魔身只能维持防御,暂时不落败而已。

在那庞大的天罗地网之下,魔神好似浑身都被拷上了枷锁,神色越发狰狞。

甚至于,连太上玄元皇帝和伽蓝帝君的脑袋,都从老儒生的肩膀两侧长了出来。

双手狂舞好似疯癫,剑气刀光连成一片,在九龙神火罩上斩出一阵阵的火光暴烈。

但这一回,他的攻击甚至都无法创造一个短暂的缺口,龙鳞上燃烧的金色火焰便像活物一般涌动靠拢,修复如初。

在九龙神火罩的困锁之下,原本无形、悬浮于文中子分身的头顶三尺的半透明罩子在不断压缩。

陆地神仙的道场,是自身武学、法理的具现。

大宗师居于自身道场,如同仙神居于洞府,掌控一切,只有同为陆地神仙,才能打破这绝对的领域。而文中子这具天梯境界的化身,只是靠着宗师境界的经验,以及对真元的高超控制,将真元密布在这方圆十米的空间中,造就的“伪道场”。

只要外界的攻击足够猛烈,魔神所塑造的领域就会受到冲击。

而当囚龙索完全封锁了整片战场,这个“伪道场”便再也无法与天地之中的灵气交互,出现了破绽。

李存孝敏锐地察觉到了机会,不遗余力地输出真元。

赤帝流汞混合着焰摩宝珠,好似被血晕染的碧玉。

炽热的龙火不断搅动着仅存的净土,在风火轮所化的朱雀和风伯加入后,战场的天平更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偏斜。

文中子的魔身,那三颗狰狞的头颅终于在怒吼声中,被火焰的龙卷烧成了灰烬。

风伯和朱雀在天空中欢畅和鸣,最终落在了赤龙的龙角上。

“半年时间,总算,赢了一次。”

李存孝长舒一口气,哪怕交手使用的只是龙舟塑造的分身,此时他也感觉丹田里传来强烈的空虚之感。

这一场看上去他全程压制,赢得摧枯拉朽,其实他心里清楚,若是整个过程中有一个片刻没有压制住,让文中子的分身脱困。

那在对方的“道场”范围之中,自己也只能抱紧青鸾甲,祈祷能硬抗到出现转机。

‘好快的成长速度。这样妖孽.简直是闻所未闻。’

文中子趁着李存孝化身消散,本体还未走出乾阳殿的空隙,不着痕迹地举手观瞧。

只见其手背上,赫然多出了一条鲜红的血痕,血肉之中,隐约见到白骨。

“小友今年多少春秋?”

李存孝从乾阳殿走出,闻言想了想:“今年刚刚及冠。”

“才弱冠之龄吗”,文中子陷入了沉默。

先前的他,心中已经将李存孝的天赋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并且预言对方能在四十岁之前成就宗师。

可是如今,他却不得不推翻自己之前的想法。

二十岁的天梯圆满,而且只用了半年多,甚至还兼有炼器和炼丹的手段三十岁的宗师?

文中子自己都被自己的设想吓了一跳,但现实的情况,又让他不得不相信,这件事真的有可能发生。

原本的一些想法悄然中发生了改变,李存孝只看到这老儒生神情复杂地看了眼自己,又看了眼乾阳殿,随即掏出一册竹简。

“这是之前说好的《玉光剑气集》”

“这门武学本身只是绝学,但是后来经过我增删改良,融入了《中道》的总纲,可以说是三教合一秘法的入门篇。”

“另外这两门武学,也给你一并参详。”

文中子说着,又递过来两本书册,封皮上分别写着《雷音伽蓝》和《七元六纪飞步天纲》。

“前辈,这两门不是您的绝技吗?”

想到太乙真人曾经说过的话,李存孝吃了一惊。

《雷音伽蓝》是开发元神,运用精神之力的秘传武学。

而《七元六纪飞步天纲》则是道门罡斗,真元化形的技艺极致。

再加上作为《中道》总纲的《玉光剑气集》,李存孝都有七成把握,能够将对方的“道场”手段自己琢磨出来了。

不客气地说,文中子这一送,基本是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都掏了一半。

为什么他忽然变得这么慷慨,亦或者说,急切?

“小友,你知道为什么我能以宗师之力,掌握陆地神仙才有的道场手段吗?”

文中子忽然开口,也不等李存孝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是元神。”

“第八境元胎者,精气神三宝合一,逆反先天,武者从后天化育,转为先天之躯,与天地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可同日而语。”

“这时候,可以说武者是用‘精’在驾驭灵气,也可以说是以‘气’驾驭灵气,但最重要的,还是‘神’。”

话语顿了一顿,李存孝立刻会意:“前辈的意思是,您的元神,远比同级的宗师要强?”

“而这份强大的来源三教合一?!”

文中子露出一个孺子可教的笑容,颔首赞同:“前人常说玄关无悔,便是在说本尊修持对于泥丸宫和元神的影响,只有这一次机会,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打破玄关的步骤,是以本尊起自下丹田气海,登天梯而贯通中丹田膻中,最后入主上丹田泥丸。”

“泥丸宫乃人神之居所,本尊与元神相合,便成灵相。”

“普通的宗师,当然是只有一个本尊,一个灵相。”

“所以常人并不知道,每多一个本尊,泥丸宫洞开之时,便能大出一倍,觉醒的元神之力,也要比普通武者多出一倍。”

还能这么玩?李存孝心头先是一震,随即快速反应过来。

武道修行越是往后,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就越是紧密,越是考验武者对天地之力的驾驭和运用。

而灵相和法相,作为武者精、气、神的精华,在这个过程中就相当于发动机,或者说一个天地灵气的转化器。

而泥丸宫既是这个机器的开关,又决定了这台机器的功率。

而一旦李存孝能够以三台本尊打破玄关,那晋升第七境之后,他的元神之力就会是一般武者的三倍。

而等到以后突破宗师,这个差距还会再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

这样的话,有了三具本尊作为“核心处理器”,以后无论是修炼还是与人搏杀,他都将会遥遥领先!‘原来如此,怪不得文中子前辈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原来是因为境界已经到这,再迟就失去了扩充泥丸宫的时机,必须要早点给我三教合一做参考。’

‘这样的话,原本急着将道门本尊突破玄关的打算反而要暂时搁置’

‘要想没有风险地实现三教合一,借助金刚杵推演功法不必多说,七宝莲的化身是一定少不了的。’

‘只是现在,第二具化身的火候还差得有些远啊。’

李存孝无意识地皱起眉头,丹田龙华树本尊中,最大的那个莲藕小人,俨然已经初具形态,四肢具备,但五官和手指细节还很模糊。

要到哪里去搞大量的灵气精粹,把这化身给催熟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