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变局(1 / 1)
时光如梭,大战终起。
五月中旬,明宋国魁王正式登基称帝。
取《天合经》中‘名隆山岳,秩映泰阳’一句,立年号‘隆泰’。
次日将叛国谋逆的珍王‘行在’,诸多早已死掉的乱臣贼子,满门抄斩,用来祭旗。御驾亲征去着。
而其中诛灭的门第最贵,族人最多者便是平阳张家。
除了先帝亲许的‘国之干才’张九庆幸免于难,几乎没什么漏网之鱼。
族产平阳镇都收归了公有。
但明宋番邦石尸国世子,龙虎幕府将军,就食东内海天工九城以养兵丁的倸央世忠,却始终没人提及。
还是因为魁王登基后,珍王马上回以颜色的自领了明宋‘摄政王’的名位。
下旨石尸国世子即位石尸国主,并恢复了石尸国荒山野岭的‘玄芝山脉’故旧疆土。
才有人想起来,这倸央世忠从父辈算不也是平阳张家的子孙吗?之后紧接着真龙国几支舰队,在东粤海行省沿海频频巡游。
‘隆泰帝’也下了道旨意,不情不愿的说,
‘倸央世忠得先帝青睐,可承番国社稷,固守旧土…’。
也给了他巨尸国主之位,玄芝山脉故土。
并且还‘加注’的将平阳镇封给了他作为私人采邑。
但比起‘摄政王’却不爽利的加了许多条件,
‘朕恭承天命,君临明宋,自封以后,尔其恪奉永肩一心…
既于海夷交好,毋令其生事,加意抚绥,是尔所以仰体朕意…
风涛出没,玉石难分,效顺既坚,一切免行,俾绝后衅…”
可无论如何,某人明宋番邦国主之位是切切实实的坐实了……
转眼间鸦风退去,猿风兴起。
夏日蒸腾的暑气,笼罩了整个元滦洋的上空。
东陆明宋南国玄芝山脉正打算,由‘镇’改名‘新京’的芝海镇,虽然名头看似兴盛了不知几何。
实际情况却是日益的民生凋敝,天天只见走的,不见来的。
码头区,烈日高悬天上,晒的人嗓子眼冒火。
可刚就任石尸国三品京兆尹的丁成器,却觉得心里边,凉的厉害。
可站在他身旁的石尸国主张贵却神色自若,一脸的从容。
远望着碧波荡漾的大海,心中暗暗想到:
“经过二十多天的自我调整,总算恢复了稳定的心态了。
时间看似不短,但上古孔丘大圣曾留有至理名言,‘食色性也’。
我一个好端端的人,总共‘食、色’两种最根本的需求,一下子‘食’没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讲,潜意识的创伤程度跟没了‘色’的太监,差不了多少。
能这么快回复心理健康已经很了不起了。”
瞥见国主又是一副神游物外的样子,丁成器暗暗叹了口气,
“君上,战事一起,近在眼前。
虽然咱们藏于山里,只海路通途,可也难免受到影响,景气是一日不如一日…”
“成器啊,不用担心。
隆泰帝跟瀛日天皇的这场鏖战,我早就想到了,也有了对策。”
张贵回过神来,笑盈盈的道:
“咱们‘石尸’从今日起昭告天下,‘于山海之间以商为本,偃武休兵,不设军伍,永为和平贸易中枢之国’。
陆地的平阳镇还给明宋国。
海上的天竟、天巧、天慧三岛,送给真龙国。咱们只要谁都看不上的‘玄芝山脉’。
把芝海镇改名为‘八方平安京’,龙虎幕府衙门更名‘永和宫’。
慢慢熬着静观其变吧。”
这番话听的丁成器目瞪口呆。
先是觉得国主别是真疯癫了,可仔细一品却觉得张贵话里蕴含着极深的‘进退之道’。
只是小门小户的小邦小国,再有道理,一次舍去太多,也实在是舍不得啊!
“微臣明白君上‘以进为退’的道理。
可平阳镇实际等于明宋国最最繁华省郡的一座‘中县’。
天竟、天巧、天慧三岛虽在海上,也是三县之地。
把它们舍出去,咱们石尸国就没什么了啊!”
“怎么就没什么了,老丁啊,咱们不是新有了三万哩峻山等待经营,旧日一处天然良港重整旗鼓呢不是吗?”
张贵闻言声音温和的鼓励道:
成器呀,我知道你舍不得,但时也势也。
咱们最近两年间,一味经营海上是因为惧怕东陆的战争。
可现在无意间凭着时局的微妙变化,狐假虎威着真龙国的兵威。
出人意料真就恢复了石尸国明宋番邦的位份,甚至还再次封疆裂土,得到了石尸故土‘玄芝山脉’的治权。
而且因为是隆泰帝跟珍王两方都给了分封,也就暂时的没了‘刀兵’之危。
这般四面‘逢源’看似极妙,实际却太过非分,暗合‘物极必反’之理,有了‘取死’之道!所以不是我们要舍,而是想要长长久久的‘活下’去,不得不舍。
小国寡民,弹丸之邦绝对不要想沾大国的便宜。
即便一时间机缘巧合的占着了,也要记得加倍还回去。
甚至小国小邦有的‘东西’只有大国瞧不上眼,或者不能沾,才能心安理得,从从容容的占着。
如此可懂了?”
“微臣明白了。”丁成器垂头丧气的点点头,
“那天竟、天巧、天慧三岛上咱们的庶黎怎么办呢,君上?”
“愿意回来的就回来,不愿意回来的就留着让真龙国安置。
反正大争之世,最好招募的就是流民。
还有咱们龙虎幕府兵丁、差役的家眷,都不能回来。
毕竟还是海上安全些。
而且把天竟、天巧、天慧三岛平白送给真龙国,它也算欠了咱们个大大的人情,总得给个报答的机会。”
张贵摆摆手道。
丁成器‘是。’了一声,犹豫了一会,突然问道:
“君上,我有一言实在是不吐不快,您到底在真龙国中身居何位啊?”
“位置倒是不低,但只指点江山,不理俗务。”
“那就是史书里,传说中君王身边没有品级的宫中外臣、智囊,”丁成器闻言偷瞧着张贵的脸色,‘或者国师之流…”
张贵淡淡一笑,答非所问的插话说,“我倒是的确常在真龙国贵央宫中行走。
行了,下午就按我的吩咐去做事吧。
千头万缕的事情等着你办呢,就别分心了。”
之后欣慰的拍了拍自己在东陆‘牛马代表’的肩膀。
脸上露出了鼓励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