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昕本来打算将募兵制的服役年限改为五年,但古代毕竟同现代不一样,若只是五年的话,时间太短了,要知道新军光是训练就得花上很长的时间。
赵昕是个实干派,言必行,行必果,士兵服役制度很快就推行下去了,赵昕起初已经同兵部做好了预算,卸甲归田士卒的赏赐也都准备好了,但是大宋六十五万正规军,选择退役的不足三万人。
最主要的是大宋目前正规军的待遇很是优厚,不但自己有丰厚的饷银,而且连带着家里的税收也有所减免,虽然训练程度比以往要重的多,但士兵们都知道那是为了让他们在战场上的存活几率更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只要通过了正规军的考核,就会有先生教读书识字,考战场上搏命获取军功改变出身不是不可以,但难度很大,但他们若一直在军中读书识字,若以后退役了起码还能教教自家的儿孙,说不一定山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来。
愿意退役的士卒很少,但是愿意当兵的却很多,军队只需要三万士卒,结果前来应征的有二三十万人。从十万人中选出三万强壮之士自然是极为简单的,但既然能主动报名参军的,无一不是热血男儿,所以赵昕同兵部众人商量一番后,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一次性,裁撤了二十万厢军。
宋朝目前大约有四十万厢军,但其中能打仗的不过两三万人而已,更多的则是承担着粮草运输。
赵昕对厢军的期望远不止只是运输粮草这么简单,他希望厢军能够守卫城池,如此一来,他进攻西夏能动用的军队将便多,快速的灭亡西夏也将成为可能。所以整编厢军,提高厢军的战斗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厢军乃宋代驻州之镇兵。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兵。主要来自招募,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三衙,即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侍卫亲军马军司。
厢兵从事劳役大概包括:京城的东西八作司、牛羊司、御辇院、军器库、后苑造作所、后苑工匠、南北作坊、绫锦院、弓弩院、东西水磨务、东西窑务、御厨、御膳厨、法酒库、油库、醋库、布库等,以及开封府的步驿、马递铺(骑马递送文件)等。
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官员的侍卫、迎送等。一般无训练、作战任务。有步军和马军两个兵种,编制分军、指挥、都3级,统兵官与禁军同,但地位,待遇较禁军为低。
裁撤厢军后,赵昕从前来应征的青壮中,选出五万精壮编练成军,他们将在京中接受集中训练,待训练完毕后,在派到各地担任守卫部队。
厢军整编就很难,大宋厢军中,特别是边境的厢军,战斗力是可以的,但不服从朝廷诏令也是常有的,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大宋军队,实际上是边境各豪强的私人武装。
想要一方土皇帝乖乖地交出兵权是有难度的,最终赵昕不得不动用了军队,在强大武力威胁下,即便是地头蛇也得乖乖趴着。
因为他们没了选择,以往宋军弱,若是宋朝敢不善待他们,大不了一转身投靠西夏或者辽国,但眼下,宋辽关系密切,亲如兄弟,而西夏已经被大宋打的失去了狼威。至于造反,更没人敢了,每天大宋军队都会下去剿匪,敢占山为王的基本上都成了刀下魂。
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是赵昕想要整编厢军的重要原因。解决了边境的厢军,赵昕就开始着手解决内地的厢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