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风光无限(1 / 1)

加入書籤

吕长河想来采气,此事卫渊断无可能答应。不要说事关多人的道途,与卫渊的根本信念背道而驰,且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再偷偷地干点啥。万一伤到了青冥根本,卫渊可是要追悔莫及。

至于吕长河高不高兴,卫渊实在是管不了那么多了。自从卫渊逼着太子自杀,双方这梁子结得可就大了。

但卫渊也有些不解,不过就是一些天生灵性,怎地能让吕长河放下身段,派人来青冥交涉?于是卫渊去找宝芸,仔细问过,方知在世家当中,采气换骨是相当常见之事。

世家祖地其实都是洞天洞天吞吐天地元气,会生出一些天生灵性,无论数量和品质都比此刻的青冥要多。

这些灵性大部分都被仙人用掉了,留下少许会炼成类似于三仙丹一样的洗炼根基的丹药,帮助族中后辈提升资质。若是丹品上佳,则有一线可能令天基晋为仙基。

可想而知,这一类丹药有多珍贵,往往二三十年才能凑足灵性,开上一炉,一炉少则一颗,多则五颗。

以宝家之豪富,库中此类丹药也只剩下四颗库存了。宝芸当年就是接近仙基顶点,根骨气运俱佳,倒是用不着此类丹药。

这在世家中是常见之事,宝芸说得也十分轻松。

卫渊默默听罢,道:“如若不炼这些丹药,让灵性自择主人,岂不是每年都能增添几百名道基?”

宝芸轻叹一声,道:“且不说仙祖首先要用去大半,灵性自择主人的话,出现的道基基本都是地阶,天阶都是极为罕见。在长老们眼中,一百个一千个地阶人阶,也比不过一个仙基。”

卫渊也就明白了,世家眼中,若是能拿一百个地阶道基去换取一个天基晋升仙基的机会,就是大赚。

宝芸柔声道:“世家仙祖即是一切,若是没有仙祖,或是仙祖不够强横,护庇不了许多利益,那世家就会变成强敌眼中的一块肥肉。所以举阖家之力侍奉仙祖一人,乃是天经地义。

这和青冥不同,我们这里模板道基都有大用,所以多些道基自然是好的。”

“我们……”卫渊听到这个词,就是心生欢喜。

宝芸白了他一眼,道:“不是我们,还能是什么?”

卫渊想去拉宝芸的手,却被宝芸轻轻拨到一边,道:“现在还是白天呢,这里又是书房,怎么可以?”

卫渊愕然,想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可解释的话,似乎也不太对。

宝芸轻轻一笑,道:“我马上要开个会,今天下午全是会,防线的,军需物资的,动员征兵,战时道路,车辆征调……估计要忙到晚上了。会议之间有些间隔,但时间不多。你要是实在忍不了,也可以小酌。”

卫渊大为尴尬,只好告辞离开。

这时有人来报,言道西晋派来的援兵到了,同时赵国四王子李澄风到访。卫渊看看来援助的禁军清单,发现居然又是禁军第一军,而且数量达到了三万人。

他随即要来名单那是厚厚的一本册子。卫渊随手一翻,就在上面看到了许多有印象的名字,这说明原本在第一军中当差的纨绔们基本都到了。

卫渊就有些好奇,不明白晋王此举又是为了什么。把这些纨绔送到自己手上,是当人质?卫渊就命人去安顿这三万禁军,自己则是飞往边界,去见李澄风。

多日不见,李澄风留起了短须,气度上少了几分犀利,多了一分圆润。见卫渊到来,李澄风就起身迎了上来,竟与卫渊拥抱了一下。

如此热情,倒是弄得卫渊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澄风笑道:“有几件好事,特意来通知贤弟。”

“几件好事?”

李澄风点头:“首先一件,就是父王终于准了在碧水与赵国之间修一条驰道,费用从国库出一半,另一半需要我自筹。”

这事卫渊提了一年多了,赵王总算批复了,不过这在九国中确实算是快的。

“还有何好事?”

李澄风道:“父王认为你和青冥抵挡住了巫族大军,居功至伟,因此已经上奏汤室为你请封赏。同时父王还特意拨出两艘可载十万石的飞舟,无偿借你使用,直到巫族退兵为止。”

卫渊自是大喜,飞舟可是绝对的战略物资。直到现在青冥都还没有自己的飞舟,需要用的时候还要向各个商行以及崔家租借。

两艘飞舟虽然不是送的,但也是雪中送炭。卫渊郑重谢过,然后方问:“大王怎么突然转性了?”

双方前不久还打过几仗,为此赵王还封锁了两地间的贸易,现在又是修路,又是送飞舟,转变之快,让卫渊有些不适应。

李澄风只是道:“听说这是仙祖的意思,其它的我就都不知道了。你需不需要士卒?我的部队也可以供你调遣。”

卫渊笑道:“你攒点家底不容易,现在我这边局面很被动,伤亡很大,你还是不要来参与了。想给我帮忙的话,多送点流民过来吧。”

李澄风奇道:“你还要人?”

“当然,越多越好。”李澄风思索了一下,道:“左近一带的流民基本上都搜罗光了,需要从赵境里面转运。数量上可能不太多。”

卫渊也知道情况,便提议让李澄风组建一支商队,效仿卫渊在西晋的做法,沿途设置大小驿站,这样可以将收拢流民的范围从千里以内扩展到最远五千里。

和李澄风议定了流民的价格后,卫渊就将这位心满意足的四王子送走。两艘飞舟则是已经驶进了青冥,停放在边境,等候青冥的人过来交接。

来自赵国的支援不多,却相当实用。卫渊不缺金银粮草,现在也不缺战士壮丁,就缺能够大量快速转运物资的飞舟。青冥现在工矿业产能巨大,运输量比同等面积的州郡大了上百倍,运输工具就成了主要瓶颈。

这两艘飞舟出动一次,就能令十万人的军团持续战斗数日,十分关键。

李澄风刚走,清河宋崔的使者又到了。

此次崔家带过来一张清单,上面列明了崔家手中的数块界石,供卫渊挑选。

同时崔家开始履行承诺派来了一艘巨型飞舟,一口气运过来十名法相和三百道基,以及三千人的精锐部队。

这几千人就是崔家将要建城的核心。而在建城之前,他们将会编成一支军团,受卫渊指挥,与巫族作战。

崔家此次的使者是一位白发苍苍的修士,已是法相圆满。此人颇为直率豪爽,直言崔家可以接受一成的阵亡,三成的受伤。

同时这些人已经备齐了自用的军需物资。这只是先导部队,后续宋崔还将陆续派人过来,合计二十万的部队,七十万随军家属以及工匠。

清河宋崔果然是大手笔,一口气就派了上百万人过来建城,显然这些年憋得狠了,说什么也要抓住这块飞地。

卫渊准备让宋崔建城的地方在青冥西部偏南,计一万两里以外。那里和李治的镇山界域比较近,双方也可以守望相助。同时崔家往南可以攻打山民,向西向北可以征讨巫族正是用兵之地。

崔家对于这个距离显得有些吃惊,这位法相老修显然很有见识城府,当下只是深深地看了卫渊一眼,并未多言,但多半已经猜到了青冥未来潜在的覆盖范围。

卫渊也不说破,商定了将来会给崔家此城全方位的支持,而作为回报,崔家会将新城三成的利益归属于卫渊。同时卫渊也可以在城中驻军。

老实说,崔家提出的这些优厚条件卫渊都有些没有想到。此事一旦议定,青冥相当于与宋崔实质结盟,得一强力外援。

当下双方开始商议细节,进展十分顺利,一个下午就将细节讨论得七七八八,然后草拟协约,就可以签署了。

崔家将会以仙祖的名义直接签署,青冥则是由卫渊亲签,但崔家特别要求下,加上了张生、玄月真君作保。

清河宋崔一动,各个原本还在观望的世家也全都动了。徐家、纪赵崔家率先抵达,送来了私军若干,且各赠飞舟一艘。

宝家距离遥远,来得晚了些,但直接送了艘可装五百万石的大型飞舟。宝家来的是宝树,他并未多言,只是拍拍卫渊的肩。

宝树虽未明说,但言外之意十分明显,这是宝芸的嫁妆,你小子看着办。

各家合计还派了三十万私军过来支援,力度相当到位。

没过多久,汤使钦差又至,认为卫渊抵御异族有功,理应加封。

那日钦差到来阵势浩大。奢华飞舟上朱红豁然洞开,烟雾缭绕当中,走出几名华服内监。一位身着绯红蟒袍的钦差从中而出,手捧黄绫卷轴,疾步踏过玉阶,来到众人面前。

“圣旨到——”

人群如浪般分开,卫渊居于其中,端正神色,微微躬身。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节度使卫渊,公忠体国,夙夜匪懈,抵御外族,功勋卓著……特晋封尔为正二品青阳节度使,加封镇西将军,加封定远伯。”

此言一出,顿时哗然。

这一系列封赏虽然没什么实质内容,但却让卫渊从此变成大汤名正言顺的封疆重臣,有了大义名份。

从各方反应看,几大世家的鼎力支持,还不如大汤一纸空头封赏来得轰动。

“臣接旨——”

卫渊躬身接过,手捧圣旨,满眼俱是灿烂阳光,锦绣山河。

周边诸国支持,多个豪门世家来援,上又有汤室封赏,一时之间,卫渊风光无限。

此时的青冥,恰如繁华着锦,烈火烹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