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真君在吃人(1 / 1)

加入書籤

红云落二楼。

李林坐在一间屋子内,对面是个挺漂亮的女子。

对方虽然是小姐儿,却穿得很正经,身上包裹得严严实实,除了脸和手,没有露出其他的一丁点皮肤。

她给李林倒了清茶,正色说道:“多谢县尉大人屈尊前来,采荷深感欢喜。”

李林摆摆手:“有话就直说吧,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帮画出那个书生的模样。”

采荷点头,说道:“我希望县尉大人,能给我作个见证?”

“什么见证?”

“我想从青楼离开,也存够了赎金。”采荷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李林:“但我怕将这笔钱拿出来的话,不但赎买不了身,反而会更加身陷囚笼。”

李林笑道:“这青楼都已经被我们县衙查过一次了,还有谁敢如此猖狂。”

采荷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李林。

但有些话是不用说的。

李林顿时明白,现在接手了这青楼的,肯定是县衙中的某人。

李林自己不会接手,县丞蒋季礼出身贵胄,也不太看得上青楼的皮肉钱。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了。

现在接手这座青楼的,是县令温愎。

因为除了他,李林不相信其它人敢在这种情况下,接手了查封的青楼。

“我明白了。”李林点点头:“我可以作见证。”

采荷松了口气,俯身说道:“多谢县尉。”

说罢,她起身出了外面,不一会又回来,身后多了个老鸨。

但不是之前的老鸨了,换了个人。

对方看到李林,立刻赔笑道:“县尉大人,小的给你行礼了。”

“免礼。”李林摆摆手:“做事吧。”

“是,是!”

采荷从床底下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有一些银票,交给了老鸨。

而老鸨数了会,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契递过去:“采荷,从此之后你便不再是我们红云落的人了。”

采荷拿着这张纸契,双手都在发抖,声音也是带着哭意的:“我真正的名字是莫容容。”

然后她对着李林躬身:“县尉请稍等,我这就帮你将那男人画出来。”

李林点头。

约半个时辰后,李林拿着一张画卷离开。

那位采荷,也提着一个包袱,穿着严实的布衣,头戴木钗,也离开了红云落青楼。

李林来到县衙,将画卷交给了蒋季礼,说道:“以青楼杀人案之事全县通缉此人,再将其发放着津郡府衙,请知府帮忙全郡通缉。”

“此事简单。”蒋季礼将画卷收下了。

李林正想离开,但此时蒋季礼叫住了他。

“青楼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吧。”

李林点点头。

蒋季礼说道:“我们官员不能碰这些东西,太脏。但县令却碰了,虽然他请了人帮他管理,但这事不经查的,万一出真什么事情,我们也会被牵连。”

李林点头:“确实如此。”

“赃款我们可以收下一部分,这是向来的惯例,只要分润适合,上下打点,没有人会说什么。”蒋季礼闷声说道:“可将查封的产业弄到自己名下,还是青楼,县令过份了。”

李林想了会,说道:“你打算怎么办?”

“明天我请你们两人到家中一叙,你定要过来。”

“好。”

李林离开县衙,回到家中。

红鸾立刻就上前来,帮他清理身上的灰尘,再帮他擦脸洗手。

李林问道:“磬儿呢?”

“她在煮着绿豆汤,现在天热,想着帮你降降火气。”

李林无奈地摇头:“这些事情,让厨子做不就行了?”

“夫君……”红鸾突然欲言又止。“怎么了?”

红鸾神情有些犹豫,但她还是说道:“我想回家两天,看看家里的情况。”

“当然可以啊。”李林理所当然地说道:“什么时候出发,到时候我派一队乡军护你回去。”

“明日可以吗?”

“当然可以。”

红鸾感激地看向李林。

李林问道:“你有多少年没有回去了?”

“有八年了。”

“那确实很久。”

李林是知道的,红鸾的家在附近的平政村,不算远,但八年才能回去一次,看来卖身给别家作仆人,果然是没有多少人权啊。

“可惜明日我答应了县丞,要与他去县令家一趟,有正事,否则就和你一起回去了。”

“夫君,不用的。”红鸾连连摆手:“我只是回去看看父母。”

“行。你自己小心些便可以了。”

红鸾舒了口气,她还真有些害怕李林不答应。

毕竟她只是妾,不是妻。

在大齐,‘妾’的地位并不高,只比仆人强出一点点罢了。

没过多久,黄磬便端了个托盘出来。

上面放着四碗绿豆汤。

她将托盘放下,对着祭坛笑道:“胭景,出来喝汤了。”

一会后,李胭景也出来了。

四人喝着绿豆汤。

这用温火熬出来的绿豆汤,再加上蜂蜜的味道确实不错。

黄磬抿了口汤,说道:“听说城里多了不少的流民。”

李林愣了下:“流民?这事我怎么没有听说。”

他可是县尉,居然都不知道这事。

黄磬说道:“你不知道?”

李林愣了下,随后两口喝完绿豆水,说道:“我去县衙看看。”

说罢便离开了。

也不怪他着急。

历来流民突然增加,只有一种可能。

大灾大祸。

他来到县衙,没有见到县丞和县令。

这两人已经下班了。

李林就去了兵房,找到一名方姓捕头,说道:“我听说最近城里多了些流民,是不是有这回事。”

“是有这回事。”这位捕头拱手说道:“我们正在追查来源,正要在明日禀报。”

李林说道:“那你们查到了什么?”

“这些流民来自越郡。”

越郡与津郡接壤,那边的百姓要过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谋反的是秦佗,又不是普通人。

他们愿意过来,也是件好事,算是变相削弱秦佗的实力。

没有人……根本不可能造反的。

李林思索了会,问道:“你们查问过这些流民吗?”

“问过了。”方捕头低声说道:“跑过来的流民都说,越城那边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

“越城的真君在吃人。”方捕头小声说道:“但这是那些流民说的,我们也不敢确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