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人皇习武(1 / 1)
经过挑选,自愿报名的大夏天君也就成为了前往武宗的最佳人选。
作为人族最强皇朝之主,历经多年的人族气运和龙气滋养,
大夏天君的实力毋庸置疑,乃是半步道君!
比起诸多皇者而言,他的实力还要胜出不少,其前往武宗,也是更安全一些。
但由于接连两次败于大梦天君之手,大夏天君也不再将心思放在皇位之上,而是全心全意地专注于自我提升。
离开之际,禹皇也是取出了一枚刻有人皇印的玉简,并将一道龙气注入其中。
他将这枚玉简交给了大夏天君,郑重地说道:“此玉简可随时传讯,若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你务必立刻召回。”
大夏天君接过玉简,点了点头。
随后他化作一道流光,径直朝着南瞻部洲疾驰而去。
当大夏天君的脚踏入南瞻部洲的那一刹那,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失望之情。
他暗自叹息道:“这里的灵气浓度,竟然连东胜神州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如此贫瘠之地,又怎能孕育出强大的势力呢?”
大夏天君虽然是第一次来到这片陌生之地,但他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敏锐感知,很快就确定了武宗的山门位置。
毕武宗作为南瞻部洲内的庞然大物,其山门自然不会太过隐蔽,自然是占据了灵机最为旺盛之地
然而,就在大夏天君刚刚靠近武宗山门时,突然间,一阵如同惊雷般的巨响在他耳边炸响。
这数千万声震耳欲聋的呼喝声,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撕裂开来。
只见三万余名赤膊弟子正整齐地站在校场之中,他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神情专注,口中不断发出一声声怒吼。
这些弟子们的周身,蒸腾着一股炽热的血气,宛如一座巨大的熔炉一般,熊熊燃烧。
大夏天君看着这些弟子们演练着开山拳,心中不禁对武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他原本以为,在如此贫瘠的南瞻部洲,武宗的实力或许会大打折扣。
但现在看来,武宗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壮大,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然令人感到诡异的是,在如此刚猛的气势之中,竟然丝毫感受不到半点神魂运转的道法波动。
大夏天君微微眯起眼,神识如蛛网状铺展开来,却只捕捉到寻常的灵气波动。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心中暗自思量:
“如此普通的灵气流转,怎可能……”
随即其目光扫过山门匾额上“武宗”二字,那字迹虽古朴苍劲,却未透出半点超凡脱俗的气息。
他想象不到,这样一个位置是怎么样才能汲取整个人族大运的。
随即他的神魂又扫过整个山门,发现最强者的气息不过与造化神君相当,
尽管气血炽烈,可在身为半步道君的他眼中,不过是萤火之于皓月。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大夏天君的眼神中突然闪过一丝决绝。
他毫不犹豫地用手指轻轻一捻,一个面容平凡、身穿粗布麻衣的青年如同变戏法一般出现在原地。
这个青年便是大夏天君所化,其化名为“夏启”。
随即夏启经过一番入宗考核,夏启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武宗的一员。
然当他踏入武宗的那一刻,他立刻感受到了一种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氛围。
这里的弟子们,似乎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决心。
夏启看到,有的弟子赤手空拳地与巨大的石头相撞,
他们的皮肤被擦得血肉模糊,但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依旧咬紧牙关坚持着。
还有的弟子背负着千斤重的巨鼎,在满是荆棘的山道上艰难前行,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
在这里,武宗并不看重神魂和天地之道,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肉身的打熬、气血的搬运以及意志的锤炼上。
这种修炼方式让夏启大开眼界,同时也让他对武宗的真正实力充满了好奇。
然夏启毕竟是半步道君,其眼界和见识自然非同一般。
他所修炼的“武经”,虽然只是所有武宗弟子都必须修习的入门级功法,但他却能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玄妙之处。
据他的感受,这部“武经”不仅仅是对于寻常凡人,对于任何才入门的修士而言,都可以称得上就是一部绝世秘籍。
修炼此功时,体内丹田就如同一个熊熊燃烧的熔炉一般,将体内原本杂乱无章的五行之气重新熔炼、淬炼。
这种淬炼的过程,不仅能够去除五行之气中的杂质,还能使其变得更加纯粹、精炼。
而经过这样的淬炼之后,一般的凡人在修炼此功法时,便可以借助这股纯净的五行之力,来改善自身的根骨,使其变得更加优秀,更适合修道。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修炼“武经”还能够平衡自身的阴阳五行,使其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这对于夏启来说,无疑是一种颠覆认知的发现。
他意识到,这部看似普通的“武经”,实际上蕴含着足以颠覆整个修行界的巨大潜能,也难怪武宗可以聚起这般庞大的气运!
要知道,即便是那些源自上古时期的顶尖心法,它们所能起到的最大作用也仅仅是辅助修行而已,从来没有出现过能够直接重塑根基的先例。
毕竟,重塑根基这样的事情太过逆天,绝非一般的功法所能做到。
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拥有通天彻地之能的大能亲自出手,才有可能完成这样的壮举。
然而,武道却完全不同。
它竟然能够让所有的弟子在根骨这一方面,直接站到了同一起点上!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作为一名半步道君,他对于武道的了解自然比其他人要深刻得多。
如果说这仅仅只是入门功法,那么武宗深处必然隐藏着足以撼动天地的至宝。
这样的至宝级功法,恐怕是无数修士梦寐以求的存在。
想到这里,夏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
若是大夏能够有此神功,日后何尝大业不成?不过,他并没有被这股渴望冲昏头脑。
相反,他决定忍耐住内心的冲动,继续深入学习武道。
毕竟是才入门的功法都是如此逆天了,那么再深入一些的,该是如何强大啊?
也难怪人族气运,如今也都集合在了武宗一边。
单单是这一则入门功法,就已经是很逆天了。
此刻的夏启心里跟明镜儿似的非常清楚,如果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核心弟子,那么才有可能在武宗里,接触到真正的顶尖功法。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三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这三年对于八皇来说,无疑是一段漫长而焦急的等待。
然与八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启却完全沉浸在了对武道的深入钻研之中,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在这三年里,夏启展现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天赋!他的进步速度之快,简直可以用“逆天”来形容。
即便是那些巫族的大能们重新修炼,恐怕也难以与之相比!
毕竟,夏启所拥有的底蕴可是半步道君级别的,这可是连大烛天君都望尘莫及的高度!正因为如此,他对于法则的理解以及对力量的掌控,
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般,高瞻远瞩,远超常人。
仅仅过去了短短三年时间,夏启在所有的试炼和比武中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
他的表现堪称断层式领先。这样的惊才绝艳,终于引起了风尧的关注。
夏启的潜力让风尧为之倾倒,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向夏启发出了成为自己弟子的邀请。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整个武宗引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人都对夏启表现出来的都感到震惊,毕竟被风尧收为弟子,便是等于成为了宗主一脉。
然对于这一切,谢缺却显得十分淡定。
他对夏启的天赋早有耳闻,也早就探究出了其身份乃是一尊资深天君,但他并不在意。
在谢缺看来,修行武道的人越多,境界越高,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因为在谢缺的眼中,夏启学习武道之后并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他未来证道的助力。
他相信,随着越来越多高阶武者的出现,自己定然是可以证道的!在拜师之后,夏启终于有机会接触到《武典》。
他凝视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开辟三百六十五处主窍穴,以气血为引,联缀成周天星斗之象……”
读到这里,夏启的脑海中突然像被一道闪电击中,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此刻,他忽地想起了妖庭的周天星辰大阵运转。
而此刻,《武典》中所描述的修行之法,竟然与他曾经目睹的周天星辰大阵如此相似!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夏启的脑子突突直跳,他感觉到了一丝熟悉的气息,仿佛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他不禁喃喃自语道:“武宗……竟然玩的这么大吗?”
他的喉结剧烈地滚动着,显示出他内心的波澜起伏。
作为半步道君,他历经无数岁月,见识过无数惊世骇俗的功法。
然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人胆敢将上古大阵的运转原理融入修士的肉身修炼之中!
这种前所未有的尝试,让夏启的世界观瞬间崩塌。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武典》,仿佛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这哪里是普通的武道修行?
这分明是在武者体内,铸就一座活生生的周天星斗大阵啊!
夏启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涌起,他觉得自己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了。
“我不过刚刚踏入人仙境界……”
他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震惊和疑惑。
以他目前的修为,竟然能够触及到如此禁忌的领域,这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原本以为,自己在武道之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现在看来,这《武典》中的内容似乎已经超越了他的理解范围,让他对武道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然此时此刻,在武道洞天的深处,谢缺正默默地凝视着夏启的修炼画面。
他的瞳孔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满意之色,仿佛对夏启的表现颇为赞赏。
“周天星斗大阵与肉身共鸣……这种事情,即便是用脑子去想,也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人仙境界吧?!”
“毕竟这等逆天的法门,又岂是寻常人能够承受得了的呢?”
谢缺不禁喃喃自语道。
这其中的内容,自然是谢缺早就给夏启提前准备好的,毕竟一位半步道君,谢缺不可能让其按部就班地去修行武道。
这样,太过于浪费了!也只有让其给自己当当小白鼠,去尝试一下这些自己没有试过的东西,方才划得来!
他深知这其中的风险和困难,但同时也明白,这正是专门为夏启所准备的。
由于谢缺的暗中篡改,夏启修行的难度已然飙升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程度。
然时间对于如夏启这般的顶尖修行者来说,往往只是弹指一瞬。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在常人眼中或许漫长无比,但在修行者的岁月里,却不过是转瞬即逝。
终于,当夏启缓缓睁开双眼时,他周身窍穴连成的星斗大阵猛然间轰然运转起来。
刹那间,整个天空中的星光似乎都被这大阵所接引而下,如同一股洪流般倾泻而至。
谢缺潜藏在暗处,目睹着这一切,不禁抚掌大笑起来:
“妙啊!实在是妙!这便是半步道君的底蕴所在啊!”
与此同时,夏启正安然地盘坐在洞府之中,
他周身的窍穴相互连接,构成了一座庞大而复杂的星斗大阵。
这座大阵宛如真正的天穹一般,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压。
就在夏启运转武道意志的瞬间,一股强大的力量如汹涌的波涛般席卷而出。
这股力量所过之处,方圆千里的灵机都像是被惊扰的蜂群一般,剧烈地颤抖起来。
天空中的乌云也像是感受到了这股力量的恐怖,开始疯狂地翻涌。
然这些乌云并非被夏启所驾驭,而是出于本能地想要避开这股勃发的力量。
它们就如同臣子在帝王驾前一般,俯首帖耳,不敢有丝毫的违抗。
夏启喃喃自语道:“竟然能够以肉身引动天象,这可真是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