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扶苏,魏单该出发了。他们从东门出发,这天送行的有文武大臣、蒙武夫妇、若云、英巾等人。平日里若云天真无邪有说有笑的,到离别时要哭鼻子了,她拉着魏单千叮咛万嘱咐,生怕这快到手的鸽子飞出去再也不回来一样。内心最痛苦的要属英巾,若云占据了他的心,到离别时也不能跟魏单说上一句话,只是轻轻挥手告别,看着若云哭自己的鼻子早就酸酸的了,只是觉得喉咙僵硬,她干瘪瘪的哽咽了几声,在心里充满了失落与绝望,她望着他们一行的背影直至极目。
此次出行轻车简从,所以一路行程较快,他们的行进路线为出咸阳经魏地,由魏地到赵地,由赵地转入齐鲁。他们出行半个月后的下午就赶到魏地,这一路还算太平。应魏单的请求当日在他出生地燕城落脚。
消息不胫而走,燕城府已率众官在城外五里恭候着。燕城百姓也闻风而至,一下不知从哪里集中了几千男女,他们前来的目的是想一睹当年燕城英雄的风采。虽然扶苏一再交待来迎接他们的官吏不要大张声势,但百姓所为的确出乎燕城府官意料之外。这不,有的是魏单的崇拜者,有的纯属看热闹的,有些大家闺秀也不惜被爹娘痛骂的危险来看魏单,场面比赶集还热闹。出于安全着想燕城府特地派兵马开道。魏单陪同扶苏坐在一大马车内,他不时掀开车帘向外观望,能故地重游心里特别爽快,每一次开帘那些人群便拼命的往前挤,站在后面的人恨不得要向前面的人大打出手。车行至燕城府中,天色已是深时。燕城府官周齐才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可是外面的人群还不愿离去,甚至有人闯进府衙。“我们要见魏大人!……”有人大声喊道。府吏实在没有办法控制局面,于是请府官周齐才出府调解。
府吏搬来一张案几周齐才站了上去,他对众人高声说道:“魏大人远道而来,人马已经疲惫不堪,若要见魏大人待日后本府再作安排,你们都回去吧!回去吧!”
“不见到魏大人我们是不会走的,周府官您就通容一下吧!”有人大喊道。
这时人群呼号之声越来越大。“不要喧哗!不要喧哗!凡事有个商量的余地吧,今天要见魏大人是不行的,至少也得等到明天……”
周齐才好说歹说,但始终僵持不下。
扶苏不喜欢众官阿谀的场面,便要侍者委婉的将他们请了出去。
府外人声鼎沸,要求见魏单的声音不绝于耳,扶苏笑着对魏单说道:“卫尉大人声名显赫,看情形他日你卸甲归田燕城人非把你当真神供起来不可!”
“人生百变,世事难料,当年离开燕城时谁又会想到有今日,公子见笑了。”魏单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公子也不将是众望所归吗?”
“你这话就说错了,我虽身为父皇长子,但实无君临天下之大才,未敢想过立为太子继承皇位。此次代父皇巡狩,只是探访民情,接触民众,为日后父皇治理天下作参考罢了。”扶苏说道。
“圣上英明睿智,公子宅心仁厚,礼贤下士,天下大业除公子外谁能当此大任呢?”魏单问道。
“我父皇有公子二十多人,能当此重任者大有人在,只希望卫尉大人不管谁为太子都能一如既往助其治理天下。”扶苏答道。
“公子此话有理,但依在下愚见古往今来明君亲贤臣,国可大治。如若不然,宦官当道,奸臣横行,忠贞之士流放于野,误国怏民,岂不毁了圣上的千秋大业。所以在下认为,圣上若立公子为太子,公子应当仁不让!”魏单直言道。
“能让天下人过上好日子是我平生最大的幸福,但天下还是父皇的天下,谁能承此大业相信父皇定有主张,眼下谁为太子还不是我们此行的考虑之列。”扶苏说道。
“是,是!”魏单答道。
外面的喧闹声越来越大,扶苏和魏单两人的谈话几乎要侧耳倾听。
“来人!”扶苏叫道。
“公子有何吩咐?”一侍者问道。
“传令下去,除燕城府外,沿途各郡、县、府一律免去接送这等繁文絮节,违者一律加以处罚,不然何日才能返朝!”扶苏说道。
“是!”侍卫应声退下。
魏单忙跪地请罪道:“在下实在不知会有如此情况发生,误了公子行程,请公子恕罪!”
“既来此地,路过故土,看看故土风貌乃人之常情,要我如何治你的罪,快快请起!”扶苏扶起魏单,“早闻卫尉大人身世凄凉,且令路人落泪,我怎会为此区区小事在意呢!不知者不为罪,你不必生疑。”
“多谢公子体谅!”魏单又拜道。
这时燕城府周齐才匆匆赶到,看样子事情紧急,他拱手向扶苏和魏单行了个礼说道:“公子、魏大人,外面民众纷纷要求见魏大人,下官已无法控制局面,下官抖胆请求魏大人出面安抚!”
魏单看了看扶苏,扶苏知道他的意思于是说道:“你就允了他们吧!”
“是!”他又对侍卫说道:“你们多加小心,以防有人别有用心。”
“是!”几名侍卫齐声答道。
“烦请周府官带路!”魏单说道。
“请!”周齐才恭敬的在前面带路。
“魏大人出来了!”周齐才高声说道。
魏单站在案几之上俯视人群,人群顿时一片欢呼,他们也顾不得男女授受不亲了,你挨我,我挤你。
“肃静,肃静!”周齐才大声喊道。
这一声喊起了一点作用,人声小了许多。魏单对人群拱了拱手说道:“久违了各位乡亲父老!在下魏单承蒙各位抬爱,在下感激之至,魏单有礼啦!”
“在下此次路过故土是协同公子扶苏巡狩而来,只因公务繁忙,不能与各位一一相见,他日若有暇重游故地,魏单愿与各位把酒言欢!”
“魏大人可谓一飞冲天, 一鸣惊人,是我们的榜样,也是燕城人的自豪。请问魏大人是怎样从一个一闻不名的小人物到今天大秦国卫尉一职的?”一位站在前排的中年男子问道。
“这位兄台,在下成为当朝卫尉说来的确惭愧。当年,在下从齐地至燕城,本意是为寻根而来,不想往事惨淡,不堪回首。但正值我大秦招兵至此,于是在下便走上军旅生涯,当时,在下分配到北部边关,一心只想着保家卫国,只因立下寸功,恰逢圣上巡狩边关,圣上仁德,不弃魏单身份微卑才有今日。”他大声号召道:“当前圣上大兴焚书之即,望各位年壮之士投笔从戎,大秦太平盛世还需大家共同努力!”
众人一片欢呼,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这时一位老者一瘸一拐的挤到前面来,他口里还喊着:“让一下,让一下!”
终于看到了魏单,“请问这位官大人可曾记得老朽?”
魏单仔细打量了老者一遍说道:“这不是当年的铁匠师傅吗?幸会,幸会啊!”魏单拱手说道。
老铁匠连连点头说道:“大人居庙堂之高还记得老朽,真是有情有义,实在难得,请问大人尊父母可曾找到?”
魏单摇了摇头。“大人身世凋零令人感叹,但大人而今高高在上,尊父母在天有灵也会倍感安慰!”老铁匠说道。
“多谢师傅关心,下次来燕城晚辈一定登门拜访!”魏单朝他拱了拱手。
“不敢,不敢!”铁匠忙还礼说道。
魏单观望了一下人群高声喊道:“各位乡亲父老请回吧!你们的盛情我魏单心领了,但今日公事在身,还需各位体谅,望各位奋发图强,他日共为朝廷效力,请吧!”魏单再次拱手说道:“后会有期!”
周齐才忙把魏单从案几上扶下来,之后众府吏疏导人群离去,人群中只有两人一直站在不远处观察着燕城府地,他们中一人手持铁枪,一人腰间别着一双铁手。
打发走这些拥戴魏单的人群后燕城府也松了一口气,周齐才安排好有关事宜后他回到府中。
“燕城府,你们这里禁书的情况如何?”扶苏问道。
“回公子话,自魏大人被圣上委以重任以来,燕城子民受魏大人的影响,从此便有重武轻文之风,四书五经只有少数几个人研究,所以焚书令到此,本地儒生虽有怨言,但没有跟官府添什么乱子。”周齐才答道。
扶苏听了很高兴,他鼓励道:“燕城民风治理得如此顺畅周府官可以说下了不少功夫,如今虽北疆以定,但南蛮也有不安动向,重武轻文为大秦固然是好,但一年之中二十四节气的农作之书不能丢掉,以免误了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