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是在衡店拍的,但这段骑马其实不是骑术,这是吴岳跟祖锋设计出来的动作,为的是好看,帅,把卫青这个人物给突出出来。
“有两下子!”汉武帝眼见着卫青身手不凡,心里就起了招纳之意,要知道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人,“你有如此身手,干嘛要在这公主府上做个骑奴啊?为什么不去参军,报效国家?”
汉武帝这先试探一下,看看眼前的这个家伙有没有胆量。
“报效国家?那我不是嫌命长吗?我还没那么傻呢!”卫青这话可够直白的。
这让汉武帝这个气啊,“报效国家怎么能说是嫌命长?你这个家伙是不是个胆小鬼?”
“屁!”确实不够文雅,“就现在,我们去跟匈奴人作战,我告诉你,去十个,能回来一个,就算是不错了!”
“怎么可能?!”汉武帝如何都不会相信的,因为汉卒的装备明显是比匈奴兵强的多,“我大汉出产的铁器是匈奴的数十倍,我大汉兵卒的数量也是匈奴的数倍,我大汉的兵甲,我大汉的弓弩,我大汉……”
“你说那么多,都没有用啊!”卫青很不给面子的打断了眼前这个年轻人,“要想真的打败匈奴,那就要深入草原,我们现在这里是平(和)阳,离草原还有一段路程,可也不远了。我见过匈奴兵,他们的骑术好的不得了,这帮家伙从小就是生在马背上的。别看我们铁器多,我们的刀子锋利,可你砍不到对手,那又有什么用?他们骑马跟你打,想跟你打,就跟你打,不想跟你打,他们走了就好,你能如何?”
这就是所有问题的关键,马在当时的战争中关键作用。
“那我们也是有骑兵的!”汉武帝如何能认输?
“我们的骑兵太少了,马都不够。养一匹马要多少钱?那牲口比我都能吃,比养我都值钱!”
哈哈哈……看到这里,这观影的都笑了,不得不说比喻太形象了。
卫青继续说下去,“而一个骑卒,可不止一匹马,匈奴兵一个人可以有两三匹马,甚至有**匹的。他们不断的换马,马力一直保持着充沛,我们一匹马能敌得过他们?”
“他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马?”汉武帝不相信自己的国家如此富有,却在马这个方面比不过对手。
“他们养马又不花钱,当然多了。”卫青现在的表情就好像是在看白痴一样。
对啊,人家是在大草原上啊,那是天然的良马饲养场。
“……”原因终于找到了,汉武帝的表情凝固了一会儿,说的白了,就是自己的实力还不行,比不过对手,“那如果现在开始,我们大力养马,积攒力量,那需要多久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平灭匈奴?”
“这事儿难办,光有了马还不行,还要训练骑兵,骑术哪是那么容易的?……哎,对了,你问这个干吗?”卫青这个时候才感觉眼前的这个人似乎有些问题啊。
“我这是为了我们的家国着急啊,眼看着北方匈奴入侵,残害我百姓,我如何能忍受的了?”汉武帝这没说的那么明白,但也是说了他的心声。
“你这人真有意思,你又不是皇帝老儿,你着什么急啊?咸吃萝卜淡操心!”卫青直接一个吐槽。
“你这厮!”汉武帝就想发怒啊,他就是皇帝老儿啊!可很快,他就忍住了,他感觉眼前的这个人有点儿能耐,能帮他。
正着问不行,那就反过来问吧,“你是不是不知道啊?在这里跟我吹牛?”
“谁说我不知道?”卫青其实是不知道准确的时间,“我当年瞎混的时候,有个异人教我兵书站策,武功学问,那家伙告诉我了,我以后会当大将军。”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那谁也不知道啊,不过,卫青继续说了下去,“要是从现在开始,皇帝老儿隐忍不出,积攒实力,十年,差不多吧,十年之后就可以北伐匈奴!”
其实,从表情上,这段戏可以判断出来邓趠演的卫青是在吹牛,但又不一定,有点儿模棱两可的意思。
“十年……”可这个数字听到汉武帝的耳朵里,那就不一样了,他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利用这十年,让他能击败自己所有的对手。
这段戏,其实就是吴祥的个人创造,他根据所有的历史资料,根据一切能产生的可能性,将这段历史给‘演义化’了。
汉武帝到底有没有在见到卫子夫之后,又见到了卫青,有没有是因为欣赏卫青而才对卫子夫宠信有加,这历史上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而且卫青的吹牛遇到什么异人,那也不见得是吹牛,从历史上来看,这个家伙年纪轻轻的就位居高位,而且逢战必胜,难道说一点儿奇遇都没有吗?天生的猛将?
不见得,不见得啊。所以,吴祥把这段戏变成了一个演义故事,完全能让人产生足够的代入感,让人心里充满探求的**,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历史上是不是真的这样呢?
反正你不能说我错,史料上没有记载过的东西多着呢,我这是合理的推断!
银幕上的画面渐渐的变黑,等再度亮起来的时候,便是一张床榻,上面躺着两个人,一男一女,那男人是个长的非常难看的大胖子,而那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兵兵!
不但是李兵兵,还是酥胸半露的李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