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事情的证明,老曹知道打奇袭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了,接下来只能是依照常理稳步进兵,那多半就得与蹋顿在这条平原走廊上进行决战。但是如此一来却又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老曹虽然不怕打大仗,甚至是希望直接性的与蹋顿来上一场大决战好直接的解决问题,可是老曹的部队毕竟是以步兵为主,真要是和几乎全是骑兵的蹋顿在平原地区干上不见得就能讨得了好,自身可能会产生的巨大损失足以让老曹肉痛不说,关键之处则是在于难以得到全胜之局。
步兵追骑兵那是扯淡的道理谁都懂,蹋顿见势头不妙就往后退一下,然后打一下再退一点,打一下再退一点,那老曹不就等于是在……用句现代的游戏术语,这不就等于是在被蹋顿放风筝了吗?曹操此行的目的是要把乌丸给打残、打怕,换句话说就是要消灭乌丸足够数量的有生力量,好让乌丸没有多少力量去再惹出什么大乱子。可一但被蹋顿给放了风筝,那还消灭个菊花的有生力量啊?就算曹操把柳城给拿了下来又能怎么样?游牧民族会在意城池吗?
这还不算,老曹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出在后继的军需物资上。因为这次是要突袭抢关,主力部队和奇兵部队都是扔下了运输部队抓紧时间赶赴关下。此时此刻山海关固然是抢了下来,但是后继的运输部队嘛……
大军正在山海关地区进行着休整,曹操则站在关口上遥望着东北的方向。良久过去,曹操忽然向身后的曹仁问道:“子孝,我军的辎重跟继得如何?”
曹仁回应道:“稍有些麻烦,毕竟主公是率领大军远征北境,如此遥远的路程,转运本来就很是艰辛,加之前番主公要抢占此间要地,末将为了不误时日,不得不暂时扔下了大部份的辎重以加快行军。再算算时日与行程,后面的辎重可能还需十日左右方能送达。现在军中的粮草到是可以勉强支撑这十日之需。”
曹操皱了皱眉没再说话。后继的粮草军需不跟上来,曹操现在就算是想向柳城进军也无能为力。最要命的是有这十天左右的时间,蹋顿那边的兵力集结与战斗准备只会更加充份,那么接下来的仗可就愈的不好打了。以至于在这一刻,曹操的心中都萌生了既然拿下了山海关就索性见好就收的想法。毕竟山海关是战略要地,只要留下相应的人马驻守,不出意外的的话蹋顿也应该过不来才对。
再想了想,曹操就召集幕僚开会商议此事。可是也不知道曹操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思,竟然让人把赵雨也请来开会,身份则算作是客卿。赵雨是女孩子啊!被曹操叫去参加这样的军事会议在当时简直是……算了,不说了,反正以老曹的为人也常会有些惊人之举。再说赵雨经过这些时日的事情,到也得到了不少曹军将领的认可。再说了,曹操的想法是或许赵雨那头能冒出点什么新奇的想法也说不定。
于是乎会议召开,赵雨也一脸惊愕的以客卿的身份坐在了曹操的侧手。而在会议上曹操把自己心里的顾虑一说,众人几乎是一面倒的留军驻守山海关一带就行了,并不赞成曹操进一步的去攻袭蹋顿。而在会上只有两个人没有表意见,一个是赵雨,她是根本就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另一个则是一直在苦苦的思索着什么的郭嘉。
会议散去,曹操也还没有作下最后的决定,毕竟曹操也怀着想对蹋顿来一把大的,借此来换取北境方面较长时间的一段平安的想法。另外郭嘉的没有表态,也让曹操还抱着一些希望。
这些人暂且不论,散会之后赵雨是松了口气,小小心心的离开军营准备回自己的船上去休息,可才走出一小段路,郭嘉却唤住了赵雨,先是闲聊了几句,再看看近侧无人,郭嘉就向赵雨悄声问道:“雨丫头,你的舰队能够运送多少军兵?如果是从这里出,几天能抵达柳城南岸?”
“这个嘛……”
赵雨仔细的想了想,大致的向郭嘉回答了一下。这里要说明一下,要赵雨在会议上出谋划策虽然不行,但一方面是赵雨觉得自己在那样的场合不便开口,另一方面是赵雨在大决策方面却实是没什么能力。说简单点,赵雨不具备战略能力,但是战术能力还是有的。
此刻一听到郭嘉的问话,赵雨马上就明白了郭嘉的意图,再仔细的想了想之后,赵雨就向郭嘉连连摇头道:“郭老(彼此熟悉之后赵雨对郭嘉的戏称),小雨明白你的意思,但奉劝你最好不要作这样的打算。小雨现在所辖的舰队虽然能运送万余精兵,但是根据小雨所收集到的情报,蹋顿现在在柳城集结的兵力大概有十万左右。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今日之事的话,曹公率领万余精兵突然在柳城南岸登6是可以打蹋顿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因为今日之事的缘故,蹋顿肯定会在沿海一带设下哨卡,那么奇兵的‘奇’就已然是荡然无存,这万余精兵只能是在给蹋顿送菜而已。”
郭嘉听过之后皱了皱眉……这里可别扯什么让6仁派船进行大规模的海运,然后绕到柳城东南面地区进行登6的鬼话。曹操一共是十万大军,6仁现在就算是把全部的船只都集中起来也运不了十万,再加上物资战马什么的,就算是在现代社会,不调俩航母战斗群恐怕都吃不下来。
当然真要走这样的路线的话,曹操也不可能让十万大军都去走海路,按郭嘉心中的设想,有个三万左右过去应该就差不多了。可是……以6仁目前在北境海域的能力,运个万把人就差不多是极限了。再说了,6仁也不可能会把自家的老底全都给抖出来……(未完待续。)
ps: (之前时间太紧,瓶子忘了说了。三国时代好像还没有山海关,山海关这个称呼好像是从明代才开始出现的。瓶子为了省事也就这么写了。)